吳明華

【策劃人語】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推進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提高經濟質量效益和核心競爭力。”《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就“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做出了專門部署。
黨中央審時度勢,把產業鏈現代化建設上升到了國家戰略層面,其背后蘊含著深刻的時代背景和戰略考量。
從全球來看,產業發展已經從單個企業的競爭逐步上升為產業鏈之間的競爭。正是這種更高維度的競爭,引發全球產業鏈重構,給中國帶來重大機遇與挑戰。特別是疫情沖擊和貿易戰之下,一場全球范圍的產業鏈“戰爭”已經打響,大大加快了“鏈時代”到來的步伐。
從產業鏈來看,“鏈長制”、“鏈主”企業、“鏈式思維”等新名詞層出不窮。在新名詞的釋義中,在新模式的實踐探索中,人們對產業發展的認識更加深刻。如果說過去產業集群時代追求產業規模,“鏈時代”則是以產業鏈競爭為核心的產業高質量發展新階段。
在“鏈時代”,城市之間的競爭也是產業鏈的競爭。城市與產業鏈緊密相聯、密切配合、興衰與共,產業鏈競爭即為城市競爭,為了應對這種新的競爭態勢,“鏈長制”應勢而生。未來,多條具有競爭優勢的產業鏈相疊加,將支撐起城市創新發展的脊梁。可以說,產業鏈競爭將重塑城市品牌與核心競爭力。未雨綢繆,城市需要在更高層面、更大格局中打贏這場產業鏈競爭。
在“鏈時代”,一個由“鏈長”引領、“鏈主”驅動,鏈上企業協同作戰的產業發展新模式正在逐步成形。當下,“鏈長制”風靡全國,越來越多的地方開始培育和爭奪“鏈主”企業,再到區域間謀劃產業鏈協同發展,圍繞產業鏈現代化的探索已經如火如荼地展開。
身處急劇變化的時代,我們必須緊盯未來,時刻做好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