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藝雯
2020年伊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暴發,武漢封城,醫療防護物資緊缺……猝不及防中,中國政府和人民打響了抗擊疫情的戰役。
外交部春節后的首場記者會,雖然仍叫“例行記者會”,但形式卻有了變化——舉辦地點不在外交部藍廳,而是改到了網上。
在2月3日的外交部記者會上,發言人華春瑩5次對幫助中國的國家表達感謝。用華春瑩的話來說,這是“非常時期,非常方式”。問答的內容也很“非常”——20個問題全都與疫情相關,同時涉及中國外交的各個方面。
華春瑩在回應中三次強調,疫情發生以來,一些國家通過不同方式向中方表達對抗擊疫情的支持,我們表示感謝。
這里所說的“不同方式”,既包括有形的物資援助,也包括無形的精神支持。
患難見真情。在對抗新型冠狀病毒的關鍵時刻,多個國家、國際組織以及在華工作和生活的外國專家們用不同的方式為中國加油鼓勁。
在2月5日舉行的中國外交部網上記者會上,發言人華春瑩表示,面對疫情,中方始終主要依靠自身力量應對疫情挑戰。同時,對于來自國際社會的真誠友善的理解、支持和幫助,我們都表示歡迎和感謝。
華春瑩稱,根據我目前了解的情況,截至2月5日中午,韓國、日本、泰國、馬來西亞、印尼、哈薩克斯坦、巴基斯坦、德國、英國、法國、意大利、匈牙利、白俄羅斯、土耳其、伊朗、阿聯酋、阿爾及利亞、埃及、澳大利亞、新西蘭、特立尼達和多巴哥等21個國家政府和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向中方捐助了疫情防控物資。還有一些國家政府也表達了向中方捐助物資的意愿。此外,不少國家社會各界友好人士也紛紛主動通過各種方式對中國抗擊疫情提供支持。
華春瑩說,捐贈有價,情義無價?;茧y見真情,我們在此一并向他們表示衷心的感謝。中方將繼續本著公開、透明和高度負責任的態度與世界各國分享信息、加強合作,不僅維護中國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也為維護全球和地區公共衛生安全作出努力和貢獻。
當地時間2月3日,世界銀行發布推特稱,對感染新型冠狀病毒的所有人感到同情。世界銀行認為,中國政府方面有充足的政策空間來應對這一疫情,并且為市場注入了相當大規模的流動性,這些舉措能夠緩和疫情給中國經濟增長帶來的損失。除了推特外,世界銀行3日還在官網發表聲明,支持中國抗擊新型冠狀病毒的努力,同時呼吁各國加強監測和反應系統,共同對抗疫情蔓延。
此外,世界銀行集團行長戴維·馬爾帕斯也針對疫情發表聲明,對中國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表示支持:“我想就中國發生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所遭受的損失,對中國政府和中國人民表示同情。這是中國以及世界其他地區遭遇的一次嚴峻的公共衛生挑戰,要求中國國內以及全世界堅持不懈的協調行動和保持透明度。世界銀行集團時刻準備支持中國政府遏制病毒擴散的努力。我們的團隊已經在與政府有關部門討論我們支持中國和中國人民的可能方式。例如,我們即刻可以提供的支持包括疫情監測、食品安全和危機應對的技術援助、管控類似危機的國際經驗分享,以及疫情對中國經濟的影響分析。從中期來看,我們可以共同努力開展合作進一步強化中國應對公共衛生緊急事件的韌性,從此次緊急事件中汲取經驗,并同世界其他國家分享這些經驗。”
“在這一具有挑戰性的時刻,世界銀行集團與中國人民站在一起?!笔澜玢y行集團行長戴維·馬爾帕斯表示。

2月5日,武漢大學中南醫院醫學影像科副主任張笑春(右一)在武漢大學中南醫院醫學影像科和同事一起查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的CT影像(新華社發 高翔 攝)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總裁克里斯塔利娜·格奧爾基耶娃2月3日專門錄制針對疫情的視頻,對中國人民表示誠摯慰問。她表示,“對中國來說,鼠年的開端極具挑戰性,因為全國正在抗擊冠狀病毒的暴發。在此我代表基金組織所有成員方、全體工作人員和管理層,對受到冠狀病毒嚴重疫情形勢影響的所有人表示深切的同情。”
“我們對中國動員整個醫療體系的所有力量,采取的應對措施表示支持。同時也對近期在財政、貨幣和金融方面采取的行動表示支持。我們對中國經濟的韌性充滿信心。”
格奧爾基耶娃向中國人民致以新春祝福,并在視頻的最后用中文說“中國加油!”“武漢加油!”
信心和信任,在此刻是比金子還寶貴的東西,曾經或正在中國工作和生活的外國專家們,也用自己力所能及的各種方式向中國傳遞信心。
當法國政府安排包機撤離在新型冠狀病毒暴發地武漢的法國公民時,在武漢工作六年的法國醫生菲利普·克萊恩卻留了下來。作為武漢國際醫院的主任醫師和負責人,他的主要工作是救治外籍人士。在這一非常時刻,他選擇堅守在醫院照顧他的病人。對克萊恩來說,留在中國是他的工作,也是他要做的事情?!拔沂且粋€病毒馴服師,待在中國,就像是把獅子關在籠子里等待我來對付?!笨巳R恩呼吁武漢人民要有耐心和自信?!拔錆h將最終迎來春天和更光明的日子,在這一疫情之后武漢將變得更加強大?!?/p>
來自巴基斯坦的長沙醫學院外教江為時刻關注著確診數據,心急如焚。身為醫生的江為一心想著馳援疫區,他向湖南省科技廳外國專家服務處主動請戰:“新聞里說疫區最缺少的就是醫護人員,我是一名醫生,我愿意去?!薄鞍突固购椭袊恰F哥們兒’,身為‘巴鐵’怎么能不幫助好朋友呢?”他說。
蘭州大學外國語學院新聘任的美籍英語教師安東尼選擇在此刻“逆行”從美國邁阿密來到中國蘭州。來中國之前,他是當地的一名資深臨床藥劑師,具有豐富的醫藥行業從業經驗。他表示:“我只是遵守諾言來中國,在正確的時間做正確的事情。他自費從美國購買的專業醫療護具,包括捐贈給蘭州大學第一醫院的42個0725防護面具、10個N100口罩、175個N95口罩、20多副防護眼鏡、300副手套等。此外,還有他打算贈予同事和朋友的數十個防護面具和口罩。2月3日,蘭州大學第一醫院的醫護人員登門接收了這些捐贈的物資。
在上海生活的、 致力于中德文化交流的“中國女婿”德國人阿福,則是第一時間聯系到了來自德國的羅爾夫·希爾根菲爾德教授,他是冠狀病毒研究專家、德國呂貝克大學的教授,他曾在2003年來到北京與中國人民一同抗擊SARS。如今,新型冠狀病毒肆虐之際,羅爾夫教授攜帶兩種抑制劑再度來到中國,前往一線抗擊新冠肺炎,與中國同事一起,探尋抑制新型冠狀病毒的方法。在視頻連線采訪中,羅爾夫教授對當前疫情作了分析,給大家提了一些日常防護的中肯建議。阿福表示,作為一名世界公民,我們現在需要的是支持和鼓勵,最應該做的是齊心協力幫助改善現狀。
對2017年度中國政府友誼獎獲得者,英國投資人、企業家西蒙·霍沃思來說,武漢就是他的第二故鄉。西蒙從2012年起就開始在武漢創業,致力于將英國的先進科技與中國廣闊的市場結合。每年,西蒙至少4次到訪武漢,最多時一年來中國10次。他想方設法為武漢提供援助。他一邊呼吁英國各界向武漢伸出援手,一邊向國內的朋友詢問所需物品的規格、要求以及清關事項。西蒙表示,他的公司也正在與武漢同濟醫院密切合作,希望通過生物信息學技術來分析患者數據,創建更快、更有效的診斷方法,特別是開發一種在癥狀出現之前就能識別攜帶病毒患者的手段。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美國教授儲扎克留在了合肥,其個人觀點是,暫時留在中國自己的居所里更安全,也更負責任。他對中國病毒科研人員、醫護人員和其他關鍵崗位上所有人的無私奉獻表示敬佩。儲扎克希望,全世界所有具有專業知識的科學家,都能為中國的這場抗疫戰爭提供積極幫助。他強調,在這個非常時刻,世界上所有國家的政府和人民都應該與中國團結一致,共同對抗病毒。

1月29日,工作人員演示新型冠狀病毒mRNA疫苗研發實驗過程。同濟大學附屬東方醫院轉化醫學平臺與斯微(上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合作,依托“上海張江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干細胞戰略庫與干細胞技術臨床轉化平臺”課題子任務——mRNA合成平臺成果,快速推動新型冠狀病毒mRNA疫苗研發。近期,項目已緊急完成立項備案 (新華社記者 丁汀 攝)

2月7日,小學生梅拉妮·文迪在巴西圣保羅市手持自己創作的繪畫作品,希望中國朋友早日戰勝疫情(新華社發 拉赫爾·帕特拉索 攝)
瑞士人博江盟是一名呼吸系統疾病藥物研究專家,他生活在江蘇無錫,擔任長風藥業公司首席技術官。長風藥業致力于生產呼吸系統吸入制劑,這次疫情發生后,他和公司的全體同事都迅速行動起來,加緊研發新型應急藥物和推動現有產品生產。他說,公司里的每一個人都不計報酬、加班加點地在努力,他的中國同事告訴他,能夠參與全國抗擊疫情的工作并為之作出一點貢獻,是他們感到最為光榮與自豪的事情。博江盟說:“中國人都太愛國了,中國有世界上最好的人民,我深深被你們中國人的團結和堅韌所感動!”
德國專家湯衛思先后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與合肥學院任教,目前他們一家三口也和其他中國人一樣,在家中自我隔離。湯衛思指出,為了應對此次疫情,中國政府和其任教的合肥學院都做得很好。他在家里感到十分安全,定期會收到學校發來的通知、新聞和報告,包括《預防新冠狀病毒性肺炎手冊》以及科技部發出的《關于做好在華工作外國專家防控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服務工作的通知》。他欽佩中國人民正在為戰勝這場疫情而進行的英勇斗爭。他表示,所有在華外國專家都與普通中國公民一樣,堅定地支持中國醫護人員。他確信,疫情之后的中國將變得更加健康、更加強大、更加繁榮。
1993年度中國政府友誼獎獲得者、廈門大學管理學院教授潘威廉表示,中國人民對疫情的響應深深打動了他?!爱斚碌奶魬鸨砻?,中國以往的經驗不僅正在幫助本國抗擊此次疫情,也給其他國家提供了借鑒”;2019年度中國政府友誼獎獲得者龍安志表示,在漢語中,“危機”這個詞由兩個字組成——“?!钡囊馑际俏kU,“機”的意思是機會。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曾經應對了各種危機與挑戰,他們在面臨危險時緊密地團結在一起,共克時艱。更重要的是,他們可以把危機轉換為重建、成長以及進一步發展的機會。中國也必將戰勝這次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萬眾一心,沒有翻不過的山;心手相牽,沒有跨不過的坎。萬眾一心、眾志成城,就一定能渡過這個難關。在這個特殊時期,本刊特別采訪了幾位此時此刻在中國各個城市生活以及曾經在中國工作的外國專家,并且在媒體同行的幫助下,組織了若干篇稿件,構成了本期“特別策劃”的內容。我們相信,在世界各國人民的支持下,一定能夠打贏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