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釗 圖/李藝雯
1月31日,科技部辦公廳發布《關于做好在華工作外國專家防控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服務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通知》強調,要認真排查,摸清底數,不折不扣落實各項防控措施,建立疫情報告制度。同時,合理安排,統籌謀劃,確保外國專家群體防控疫情工作不留死角,消除隱患。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美國教授儲扎克(Z a c h a r y J. Smith)2015年來華工作,此次疫情期間他選擇留在中國,與中國人民共克時艱。儲扎克說,已經看到了科技部這個通知,外國公民確保自身安全的最好方法,就是聽從中國政府的建議,并盡可能多地待在室內。外出時,要戴好口罩并避開人群聚集地區。經常洗手,并煮熟所有食物,這段時間盡量不吃沙拉。
儲扎克說,他身邊大多數外國朋友都留在中國,但也有少數回國。他認為,出行比待在家里更危險。因為,有些早期感染者可能并沒有什么癥狀,如果跨國旅行,就有可能將病毒帶到其他國家和地區。綜合考慮這些因素,暫時留在中國自己的居所里更安全,也更負責任。
儲扎克高度肯定中國政府應對疫情的表現,他認為政府對在華外國人發布的英文公告很好。但也希望有外國專家所在的每個單位,都能確保幫助外國專家隨時跟進最新情況,因為與中國人相比,由于語言上的障礙,他們尋找可靠有效信息的難度更大,而且生活交際圈也不大,所以獲取信息渠道受限。
儲扎克對中國病毒科研人員、醫護人員和其他關鍵崗位上所有人的無私奉獻表示敬佩。他說,為了確保每個人的安全和健康,中國有很多人都在自己的崗位上默默奉獻著,甚至冒著生命危險。讓他感到欣慰的是,中國整個社會都非常重視疫情,大多數人居家隔離,耐心等待著情況的改善。目前,這就是與疫情斗爭的最好方法。
儲扎克說,自己的好朋友、重慶醫科大學附屬兒童醫院李小強醫生不僅在自己的崗位上作出貢獻,下班之后,他還投入了其他抗擊疫情的工作,甚至冒著風險去給急需的病人獻血。在抗疫期間,這樣感人的事情每天都在發生。
儲扎克希望,全世界所有具有專業知識的科學家,都能為中國的這場抗疫戰爭提供積極幫助。他強調,在這個非常時刻,世界上所有國家的政府和人民都應該與中國團結一致,共同對抗病毒。中國人民在此艱難時刻,所表現出的空前團結和堅定毅力,讓世界感佩。儲扎克堅信,中國人民的艱辛和奮斗不會白費,只要整個社會共同努力,就一定能戰勝這場疫情!
瑞士人博江盟(Jean-Marc Bovet)是一名呼吸系統疾病藥物研究專家,他生活在江蘇無錫,擔任長風藥業公司首席技術官。這幾天,他也跟大部分中國人一樣,每天在家中自我隔離,有時中午天氣好的時候,才會戴上口罩,到人少的地方去溜達兩圈。
博江盟高度肯定中國政府應對疫情的表現,認為中國政府已經幾乎采取了幾乎一切所能夠采取的超常規措施,要不是這樣強有力的管控,疫情只會更加嚴重。但他也提出了自己的一點小建議:希望電梯里、小區門口關于防疫安排的一些通告也能有英文版,否則對于像他這樣常居中國工作又不懂中文的外國人來說,就不能隨時跟進了解最新情況信息,也不利于大家的整體衛生安全。
博江盟覺得,這次疫情讓他身邊的中國朋友都發生了明顯改變,以前中國同事辦事總是急匆匆的,生怕落在后面,有一點兒耽誤就會大發雷霆。這次疫情發生之后,大家的生活好像突然被按下了慢進鍵,著急也沒用,身邊的中國同事和朋友們自然而然地就慢了下來。每個人都變得更加寬容,更容易接受他人的缺點與不足,公司里的環境氛圍也好像變得更和諧融洽了。
博江盟所在的長風藥業,致力于生產呼吸系統吸入制劑,這次疫情發生后,他和公司的全體同事都迅速行動起來,加緊研發新型應急藥物和推動現有產品生產。他說,公司里的每一個人都不計報酬、加班加點地在努力,他的中國同事告訴他,能夠參與全國抗擊疫情的工作并為之作出一點貢獻,是他們感到最為光榮與自豪的事情。博江盟說:“你們中國人都太愛國了,中國有世界上最好的人民,我深深被你們中國人的團結和堅韌所感動!”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儲扎克(美國)

呼吸系統疾病藥物研究專家博江盟(瑞士)

合肥學院研究所所長湯衛思(德國)
德國專家湯衛思(Thomas Weise)先后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與合肥學院任教,目前他們一家三口也和其他中國人一樣,在合肥家中自我隔離。
湯衛思指出,為了應對此次疫情,中國政府和其任教的合肥學院都做得很好。他在家里感到十分安全,定期會收到學校發來的通知、新聞和報告,包括《預防新冠狀病毒性肺炎手冊》以及科技部發出的《關于做好在華工作外國專家防控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服務工作的通知》。
湯衛思一直與合肥學院國際合作辦公室和其他老師保持著密切聯系,學校也為他提供了口罩和消毒劑等必備衛生用品。湯衛思說,“我們相信我們的城市,中國終將戰勝這場疫情”。
湯衛思說,他和自己在德國的家人、朋友都感到很難過,這場疫情在中國人民最珍視的春節期間出現。春節本來是家人朋友聚在一起,互相拜年,度過快樂時光的時刻,但現在大家只能待在各自家里。
湯衛思大多數外國朋友已經在1月20日之前離開中國,度過他們的正常假期,而湯衛思已經把合肥當成自己的家,所以他們一家三口一直留在合肥市。“合肥是我們的家,我們將在這里等待這場疫情的終結。”
湯衛思說:“我欽佩中國人民正在為戰勝這場疫情而進行的英勇斗爭,實際上,他們正在為全世界的安全而斗爭。那些戰斗的護士和醫生,很少休息,不斷面臨感染的危險,工作、工作、一直工作,直到筋疲力盡。我們所有在華外國專家都與普通中國公民一樣,堅定地支持你們(中國醫護人員)。解決疫情最快,成本最低的方式就是全國人民在家自覺隔離兩周,這樣對全國經濟影響最小,對生命健康最有利:不走親訪友,堅持待在家,就是對自己和他人生命、對國家最大的負責與貢獻!”
湯衛思說:“我們需要確保自己不被感染。就是這樣,這很簡單。只有不被感染,我們才不會感染其他任何人。只有這樣,中國偉大的醫生和護士們才能贏得對抗這次疫情的戰爭。因此,我和我的家人根本不會離開我們的公寓,即使我認為周邊環境是安全的,也要有適當保護,我們應該聽取專家的意見,不要冒險。外國專家應該做每一個中國人應該做的事情,不去公共場所,不旅行,不和朋友一起吃晚餐,勤洗手,保持健康,遵循政府和醫學專家的建議。”
湯衛思認為,國際社會和在華外國專家都關注到,與2003年出現的“非典”相比,中國政府面對此次新冠病毒疫情反應更快,在這場戰爭中做得更出色。這種更好的反應和透明度向國際社會表明,中國汲取了以往經驗,并在衛生防疫上取得了很大進步。中國已經作出了快速而果斷的反應,如果中國將采取新的和更多的措施來防止另一種此類疾病的出現,如出臺針對食品市場管理更嚴格的規定,那將會讓國際社會進一步放心。
湯衛思最后說:“中國目前做得很好,有望很快戰勝這種疾病。我確信,疫情之后的中國將變得更加健康、更加強大、更加繁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