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西安的法國媳婦兒美珊(李藝雯 攝)
“布特瓦爾市政府對此次疫情深表關切,我們將與中國和中國人民共克時艱,我們堅信疫情很快會得到控制,一切都會好起來。”西安醫學院的尼泊爾教授拉吉姆的家鄉布特瓦爾市市長向西安市發來了誠摯的慰問信。在布特瓦爾,拉吉姆也正在努力籌措醫療物資。
“我們在持續關注有關疫情的報道,盡量減少外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我不會離開中國,我愛西安!武漢加油!中國加油!”在西安工作的法國媳婦兒美珊近日做了一組抗擊疫情的表情包,為大家加油鼓勁。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受到居住在西安的外國人持續關注。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役中,這些在西安工作生活的外籍人士講述著自己的切身感受。
雖然人不在西安,但是西安醫學院教授、來自尼泊爾的拉吉姆教授無時無刻不在關注著中國和西安的防疫工作,并用自己的力量與影響,向中國伸出援手。“這些天,我一直在轉發中國官方媒體的相關報道,也在向尼泊爾當地的媒體宣傳中國積極的防疫工作。自疫情發生以來,政府的應對措施令人心安。要防止病毒傳播,這些措施都是合理和正確的。”
拉吉姆表示,自己的家鄉尼泊爾布特瓦爾市在2019年10月與西安結為友好城市。“‘困難之中,更見真情。’我們的市長施夫·拉吉·蘇布迪先生2月4日也向西安市發出了慰問信,信中這樣寫道:我們堅信,中國政府將會戰勝這次疫情,對疫情的及時響應就是你們正在控制疾病蔓延的標志。尼泊爾將與你們同在。”同時,拉吉姆教授也在當地積極籌措醫療物資運往中國。“雖然當地的醫療物資也很難找了,但是我會盡我的力量和心意,能幫多少就幫多少!”此次,從西安馳援武漢的醫護人員中,也有來自西安醫學院的醫務人員。對此,拉吉姆說,同樣作為一名醫生,自己無比理解他們的選擇。“對抗疾病,幫助病人,這是我們醫生的天職,這沒有什么好說的。”
拉吉姆說,自己在對本科生的第一節課上,都會告訴學生,選擇從醫,就是要為病人著想,時刻把病人放在第一位,而把自己往后放。“這是所有醫生都會作出的選擇。在疫情到來之時,他們毫無保留地走上一線。”
在西安的法國媳婦兒美珊也用自己的方式表達著對疫情的關注,從大年初二開始,美珊就投入到了支持武漢的微信公益表情包的設計之中。“武漢加油!湖北加油!中國加油!We are together,We fight together!”在美珊設計的表情包中,有一組是由跳動著的愛心組成,中間用中文、英文、法文共同表達著:“我們是一家人。”而另一組表情包的圖案是握緊拳頭的手臂,中間的紅色拳頭是中國,兩邊閃動著貼著各個國家國旗的手臂,凝聚著滿滿的信心與正能量。
美珊和丈夫黃臻說,這個春節“確實有點冷清”。“每天有很多的疫情報道,家里人都減少外出,外出戴好口罩,我和其他在中國的外國朋友也都會遵照專家建議,積極配合,做好防護。雖然目前我們還面臨一些困難,但是我們也看到政府的積極行動,相信困難并不會將我們打倒。春天已經來到,相信我們很快就可以走出家門,沐浴陽光,感受花開。”
“我在西安,為武漢加油!”近日,在西安經營多家印度餐廳的印度人德福,在朋友圈發了兩個兒子阿德福、阿里為武漢加油的視頻。哥哥阿德福今年7歲半,在西安上小學二年級。弟弟阿里5歲半,還在上幼兒園,兩個印度小朋友用純正的中文為武漢加油打氣。
“這些天,孩子們不能出門,我也告訴了他們我們的城市正在經歷的事。對他們而言,中國西安就是第二個家,我和我的家人都非常關心這里,也對疫情的控制和好轉充滿信心。”德福說。
德福說,這個特殊的春節,自己和家人響應政府號召待在家中,目前餐廳也暫停營業,餐廳工作人員也都留在西安,減少外出。“我們就把這些天當成一個難得的假期,在家做做美食,也帶孩子們一起鍛煉身體。我和我的工作人員都很有信心,等疫情過去,我們的餐廳和城市會再度煥發生機!”

美珊和丈夫黃臻設計的支持武漢的微信公益表情包
“今年寒假我沒有回俄羅斯,留在了西安過年,也親身經歷了這場疫情。”陜西師范大學俄語中心教授娜塔莉·察廖娃表示,“剛開始,我最關心自己的學生和同事們有沒有去過武漢,當得知他們都沒有接觸史的時候,心里安寧了不少,我 會全力響應中國政府的號召,減少外出,做好個人防護。”
這幾日,最令娜塔莉·察廖娃感動的是很多中國朋友對她的特別關心:“所有認識我的人都給我打電話、寫信,有人給我送來口罩等各種物品。陜西師范大學的負責人也不斷給我們這些外教宣傳各類防護知識,詢問我們的健康情況。在飲食上,學校也保障好教師和學生的食品,讓我們安心在家里生活,并加強了學校的防疫檢測。這個時候我感到我在西安很安全,受到了最好的保護,雖然我沒有回俄羅斯,但這里給了我家鄉一樣的溫暖和感動。”
“我也感受到中國政府和西安當地政府官員作出的巨大努力,每天我的微信上都能收到各種宣傳,告訴大家如何應對疫情,讓我們充滿信心去面對困難。我愛西安,再次感受到了這座城市的安全有序,感受到了西安人的善良,我相信疫情一定會過去,一切都會好起來。”娜塔莉·察廖娃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