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夏瑾 李釗 圖/李藝雯

韋明向記者們介紹鉆石的切割工藝
提起鉆石,很多人都會兩眼放光,但很少有人會把鉆石兩個字和西安聯系到一起。2019年“雙十二”的早晨,在一片清寒肅穆中,我們來到了龍輝鉆石加工廠。加工廠位于西安出口加工區,位置并不顯眼,門面也略顯簡陋,可是走進廠房,滿屋子排列整齊的工作臺和正在專注忙碌的工人卻讓人眼前一亮。
這里的老板是比利時人。TVB電視劇《珠光寶氣》曾經對鉆石工業有過一個全景式展示,雖然還是不懂這顆閃閃發亮的小石頭,但相信每個人都清楚地知道,它象征著愛情與財富。世界上有兩大鉆石加工基地:比利時安特衛普和以色列特拉維夫,印度也有很多鉆石加工廠,因為印度人更喜歡珠寶首飾,可深沉厚重的西安突然出現一家中型的鉆石加工廠,還有一些來自印度的設計師,確實出乎大家意料。大部分人可能都會好奇地問,鉆石為什么來到西安,為什么在這里加工?
比利時老板中文名叫韋明,他的妻子是重慶姑娘,姓韋,于是,他就跟了“韋”姓。鉆石加工,是韋明家族流傳的手藝。他家里的每一個成員都與鉆石打了一輩子交道,祖父、父親、母親、叔叔,無一例外。韋明學歷不高,但是他從16歲起就開始跟隨祖父學習加工鉆石的手藝,因此年紀輕輕時便成了個中高手。2000年,韋明第一次來到中國,是被當時所就職的一家比利時鉆石加工公司派駐到珠海開辟新業務。他在珠海工作了9年,也是在這段時期,他認識了現在的“家人”:與他相濡以沫的妻子,以及與他親如手足的17名來自西安的工人。2009年,他結束了在珠海的工作,但是妻子和工人們仍跟在他身邊。他帶著他們去了非洲,在博茨瓦納重操舊業。4年后,工人們告訴他說,他們想家了。這一次,換成他跟隨“家人”的腳步。2012年,他和妻子以及17名工人一起回到了西安,考量到優惠的稅收政策,最終決定落戶西安出口加工區。目前,這個工廠已經從最初的20來號人擴展到現在的100多人的規模,并以其精湛的大鉆及異形鉆加工技術領先全球鉆石加工行業。其加工規模、經濟效益都在不斷擴大,即使在清冷的初冬,也完全感覺不到經濟的寒意,讓人不得不感慨,西安真是一方創業的熱土。韋明說,鉆石是一個需要信任的行業。我的工人們十七八歲就跟我在一起,我手把手教給他們鉆石的清洗、切割手藝。我們剛認識的時候,他們靦腆、害羞,可現在他們已經是世界上技術最好的鉆石工人,鉆石給了他們養活家人的能力和積極生活的勇氣,我還去參加過一些工人孩子的婚禮,我們真的就像一家人一樣。
一顆原石,不遠萬里,從非洲腹地來到中國西安,經過選石、設計、切割、打磨、拋光、清洗等多道工藝流程,以晶瑩剔透的面貌呈現在世人面前,再提供給蒂凡尼等大牌珠寶商家,最終作為愛情的象征,出現在一個個浪漫的典禮現場,見證著無數的美好和祝福。讓人相信,四海大同、天下一家的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真實存在。
“我們只加工大鉆石,8克拉、10克拉的都有,最小的也要有1克拉。”韋明自豪地說。大顆鉆石加工更能考驗加工者的手藝和經驗。在中國,韋明還沒有競爭者,在全世界范圍,能與他分享市場蛋糕的同行也寥寥無幾。“因為我們有全世界最好的工匠,他們都是西安人。”韋明說。最近兩年,韋明的公司發展得很快。因為訂單數量不斷增加,公司也不得不聘請更多的工人。廠房面積也在不斷增大。工人中,只有一部分是外籍員工,大部分都是西安本地人。韋明為他們提供保險、衣、食、住、行等各方面的補助,支付的薪酬也高于當地平均水平。“我不會追求低廉的勞動力成本,因為我更在意的是高級的技術水平。對鉆石加工來說,手藝精良,是最重要的。”“你會有失誤的時候嗎?”記者問一位跟隨了韋明20年的老員工。“有啊,失誤的時候誰都會有。”“那怎么辦?”“請比你經驗豐富的工人幫忙,在失誤的地方進行修改,再加工。不過會有損失,比如一顆可以切割成3克拉的鉆石可能就只能切割成2克拉了。”“韋明會要求你賠償嗎?”“不會。”“你失誤過幾次?”“只有一次,在我剛剛入行的時候。”

西安龍輝鉆石加工有限公司總經理、比利時專家韋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