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李藝雯

11月27日至29日,科學技術部國外人才研究中心與成都市科學技術局(外國專家局)聯合主辦“高端外國專家成都行”活動
近日,2019“魅力中國——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國城市”主題活動正式啟動。
主題活動由科學技術部國外人才研究中心組織開展,旨在深入實施“人才強國戰略”,積極推進創新能力開放合作,進一步優化我國引才引智環境。“魅力中國——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國城市”主題活動自2010年起,每年舉辦一次,迄今已成功舉辦九屆,引起海內外各界廣泛關注。作為國內唯一由外籍人才參與評選,由諾貝爾獎獲得者、中國政府友誼獎獲獎外國專家等組成的專家評委團隊評出的最有魅力的中國城市,成為外籍人才了解中國的重要窗口。
2019年4月14日,時任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副部長、國家外國專家局局長張建國在第十七屆中國國際人才交流大會“深圳論壇”上發布了2018“魅力中國——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國城市”主題活動結果。上海、北京、合肥、杭州、深圳、蘇州、青島、天津、西安、武漢獲選2018“魅力中國——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國城市”十強城市;廈門、南京、烏魯木齊、廣州、徐州、海口、昆明、濟南、大連、成都獲選2018“魅力中國——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國城市”最具潛力城市。
2018年主題活動結果顯示,近幾年,外國人來華工作許可制度和外國人才簽證制度的實施,為外國人才來華創新創業和工作提供了便利,讓更多外國人才“來得了、待得住、用得好、流得動”。
2018年主題活動結果發布后,國外人才研究中心還開展了“中央媒體記者團走進魅力城市”宣傳報道活動、高端外國專家建言座談會等活動,宣傳展示中國城市引才引智風貌、探尋外籍人才在華工作創業價值取向,為我國城市引智環境建設及發展提供決策參考。
2018年主題活動結果顯示,上海實現“七連冠”,連續7年獲得第一名。在政策環境、政務環境、工作環境和生活環境4個一級指標排名中,上海均位列第一。近年來,上海深入貫徹落實中央精神,圍繞“五個中心”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建設,相繼制定出臺了“人才20條”“人才30條”等政策措施,使外國人才在滬工作生活環境不斷優化,外國人才集聚度不斷提升。
與北京、上海、深圳等超大型城市同場競技下,合肥在2018年主題活動中的表現依舊可圈可點。繼在2017年度位列第三之后,2018年,合肥繼續摘得主題活動探花之位。合肥是中國國家科技創新型試點城市,是繼上海之后第二個獲批建設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的城市。目前有省部級以上重點實驗室和工程實驗室151個,也是世界科技城市聯盟會員城市,在新能源汽車、智能語音、智能機器人等方面,都處于全國領先水平。合肥的基礎科研實力位居中國第三,僅次于北京、上海。
在2018年主題活動中,西安位列第十名,這是西安首次進榜。作為主題活動的“后起之秀”,西安在各方面開始嶄露頭角。近年來,西安市在“人才引進資源”上做大做強,制定出臺《引進海外高層次人才資助項目暫行辦法》,為西飛集團、中科院西安光機所、西部超導、紫光國芯等近百家硬科技產業重點企業解決關鍵技術難題,國家重點引智項目連續多年處于全國副省級城市第一方陣;在“人才引進效能”上實現突破,健全完善“人才23條”和配套政策措施,優化人才引進落地服務流程,外籍人才聚集區服務窗口實現了全覆蓋,對“高精尖缺”外籍人才來西安工作實行“綠色通道”“容缺受理”“告知+承諾”等一網通辦結,拓寬外籍專家落地服務西安經濟社會發展入口,促使城市營商環境持續完善,讓更多外國人才來西安工作“限制少、待遇好、成就多、影響大”。
2018年主題活動結果顯示,在華外籍人才普遍學歷較高,工作行業分布均衡;外籍人才對在華工作滿意度高,城市經濟發展前景是吸引外籍人才來華的首要動因;半數以上外籍人才希望在華長期居留,落實長期居留政策呼聲強烈;自行辦理相關手續的外籍人才比例上升,手續辦理快捷便利廣受好評。
目前,中國全面實施了外國人來華工作許可制度。外國人來華工作許可制度是中國政府對在華工作外國人實施的基本管理制度。一窗受理、一網辦理、一號管理、簡化申請材料等,都為外國人辦理來華工作相關手續提供更多便利。同時,為在華工作的高端外國人才開辟“綠色通道”,比如采取“告知+承諾”方式,具體說就是在申請材料當中,如果有缺失,可以先“告知+承諾”,特別是對無犯罪記錄,包括最高學歷認證和工作經驗證明等可以采取承諾制,允許管理部門事后審核,大大減少了材料準備時間。此外,對信用良好的用人單位采取“容缺受理”的方式。2018年1月1日開始,科學技術部(國家外國專家局)、外交部、公安部三部門聯合啟動實施《外國人才簽證制度實施辦法》,在北京、上海、廣東等外國人集聚區域開展試點,3月1日開始,在全國范圍內全面實施外國人才簽證制度。根據《實施辦法》,進一步擴大了人才簽證的發放范圍。凡符合《外國人來華工作分類標準》的高端人才,符合“高精尖缺”和市場需求的科學家、科技領軍人才、國際著名企業家、專門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等我國社會各方面急需和短缺的人才,都可以申請人才簽證。外國高端人才標準將根據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和人才資源供需狀況實行動態調整。同時,進一步放寬人才簽證有效期和在華停留期限,經省區市外專局確認的符合條件的外國人才可獲5—10年的有效期、多次入境、每次在中國境內停留180天以內的人才簽證,這些高端人才的配偶以及未成年子女也將獲得有效期相同的多次入境的相應種類簽證。申辦效率進一步提高,采取全程在線,外國高端人才的確認壓縮至5個工作日以內,高端人才及其配偶子女申請最快可在申請次日獲得簽發的人才簽證。免除申請簽證費用,外國人才及其家屬也可以免交簽證費和急件費。外國人才簽證制度的全面實施,受到各國特別是在華工作高端外國人才和國內用人單位的歡迎,申請人最快兩天拿到簽證,還可享受專人咨詢、免費辦理等服務。
2018年調查結果顯示,在填寫調查問卷的外籍人才中,68.3%是通過所在單位來辦理在華工作證件與居留手續的,選擇自己去辦理的比例為17.2%。另有14.5%的人是通過專業服務公司進行代辦的。與2017年相比,自己辦理手續的外籍人才比例上升了10.1%,通過單位辦理相關手續的外籍人才比例下降了7.2%。49.2%的外籍人才認為與一年前相比,手續的辦理更加便捷。2018年外國人來華工作人數比上年增加5%。
剛剛啟動的第十屆主題活動,較以往參與性更強,榜單更有針對性,指標更具科技色彩——十強城市將由諾貝爾獎獲得者、中國政府友誼獎獲獎外國專家、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獲得者等高端專家以及其他在華生活和工作的外籍人士根據各城市在吸引外籍人才、服務外籍人才、發揮外籍人才作用等方面的總體狀況,按照外籍人才“政策環境”“政務環境”“工作環境”“生活環境”“科創環境”五大標準進行票選得出。此外,還將得出最具潛力中國城市排行榜。
主題活動將繼續緊扣“城市開放與人才引進”這一主題,力圖在展示中國城市引才引智風貌的同時,探尋外籍人才在華工作創業價值取向,引導城市重視引才引智綜合環境建設,以吸引更多高層次海外人才來華創新創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