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羽
1月1日
云南首個5G+智慧醫療創新中心正式
落成
云南首個5G+智慧醫療創新中心在昆明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下稱“昆醫附一院”)正式落成。未來,該中心將利用5G技術,配合人工智能、AR、VR等應用,在醫療領域進行實踐與探索。
該中心由昆醫附一院、中國移動云南公司合作共建。2019年5月,雙方正式簽署5G智慧醫療合作協議,并于9月進行了全國首例5G+手術雙向直播。
1月3日
東方電氣攜手華為聚焦“5G+先進
制造”
1月3日,東方電氣與華為在深圳華為總部簽署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將圍繞服務國家戰略,加快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與高端裝備制造深度融合,在5G+工業互聯網、智能制造與智慧服務等方面開展廣泛而深入的合作,共同推動制造業數字化轉型,高質量發展。
根據協議,雙方將基于各自核心競爭力,建立全面戰略合作伙伴關系,依托東方電氣能源裝備制造場景和華為全球領先的信息與通信技術,以建設數字化工廠/產線、能源裝備智慧運維系統為突破口,聯合東方電氣“5G+先進制造工程應用研究中心”開展信息技術應用研究,打造5G+先進制造業應用典范,共同推動人工智能、物聯網、云計算等在東方電氣的應用,為傳統裝備制造業
賦能。
1月4日
華云數據與合肥市人民政府達成戰略合作 推動合肥智慧城市發展
中國云計算獨角獸企業華云數據與合肥市人民政府在“中國云計算生態發展峰會·安徽省信息技術應用創新產業聯盟揭牌儀式”上正式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圍繞產業基金、行業應用試點、產業合作等模塊進行深度合作,打造合肥市云計算國產化產業鏈,建設信息技術應用創新生態產業發展基地,推動合肥市云計算產業國產化生態發展,引入更多高品質的國產化生態企業入駐合肥市,幫助合肥市推動數字經濟,打造智慧合肥。
1月7日
國家教材委員會將編寫人工智能等領域教材
近日,國家教材委員會印發《全國大中小學教材建設規劃(2019—2022年)》。《規劃》明確提出,為適應新形勢,在職業教育階段和高等教育階段,將圍繞人工智能、大數據、區塊鏈等領域,集中力量編寫一批新教材。
1月8日
瑞幸咖啡進軍無人零售構建智慧零售
平臺
瑞幸咖啡發布智能無人零售戰略,推出無人咖啡機“瑞即購”和無人售賣機“瑞劃算”。瑞幸咖啡首席執行官錢治亞表示,“瑞幸咖啡正在構建一個自有流量+自有產品的智慧零售平臺”。
瑞幸咖啡介紹,無人零售終端機將覆蓋辦公室、校園、機場、車站、加油站、高速公路服務區和社區等場所,并和現有的瑞幸門店網絡互相補充。無人終端與公司智能系統對接,運用IoT物聯網、大數據和人臉識別等科技,創造消費
體驗。
1月8日
工業4.0智能制造實訓平臺揭牌
(南京日報)1月8日上午,以“創新融合共贏發展”為主題的江寧高等職業技術學校產教融合高峰論壇拉開帷幕,全國首個集智能制造技術人才培養與智能工廠為一體的教學與科研綜合實訓平臺—工業4.0智能制造實訓平臺正式揭牌落戶,將持續推動校企深度合作。
論壇上,江寧高職校與菲尼克斯電氣合作共建的“工業4.0智能制造實訓平臺”正式揭牌啟動運營,作為全國首個集智能制造技術人才培養與智能工廠為一體的教學與科研綜合實訓平臺,未來將發揮人工智能賦能職業教育功能,為多領域、深層次、高質量的中德國際合作培養智能制造專業型人才,助力全國工業智能化發展。
1月9日
杭州移動與大勝達有限公司共同發布5G智能制造創新應用
中國移動杭州分公司與浙江大勝達包裝股份有限公司戰略合作協議簽約暨5G智能制造創新發布儀式在大勝達智能工廠舉行,蕭山分公司總經理陸江、大勝達董事長方能斌出席簽約儀式。雙方完成了戰略合作簽約,計劃在5G工業互聯網、工業制造信息化、柔性化方面開展深層次的合作;雙方共同揭牌成立5G智能制造創新實驗室,并發布了5G原紙筒碼管理系統、5G成品倉庫無人AGV智能倉儲系統和5G智能視覺識別檢測系統等一批5G工業互聯網試點應用。
1月10日
蘭州新區打造全國智慧城市新標桿:科技便民“衣食住行”
中新網蘭州1月10日電(記者 魏建軍 高瑩)“未來,新區可依托智慧路燈系統,拓展‘智慧控制中心,利用互聯網和大數據分析技術,同步跟進市政排水管網運行狀態智能調控,橋梁、隧道、邊坡安全監控等。”蘭州新區市政工程建設有限公司安全技術部部長房乃陽說。
蘭州新區2020年工作會議日前披露,該區交通、醫療、市政等實現智能化遠程調度,打造全國智慧城市新標桿,并榮獲“2019年中國領軍智慧城區”,民眾“衣食住行”更智能便捷。
1月10日
工信部公示2019年工業互聯網試點示范項目名單
1月10日,工信部正式對外公示了2019年工業互聯網試點示范項目名單。主要圍繞網絡化改造集成創新應用、標識解析集成創新應用、“5G+工業互聯網”集成創新應用、平臺集成創新應用、安全集成創新應用等5個方向的81個項目,通過試點先行、示范引領,總結推廣可復制的經驗做法,推進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
1月12日
國內首個AI三類醫療器械“冠脈血流儲備分數計算軟件”獲批上市
近日,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經審查,批準了北京昆侖醫云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創新產品“冠脈血流儲備分數計算軟件”的注冊。該產品基于冠狀動脈CT血管影像,由安裝光盤和加密鎖組成,功能模塊包括圖像基本操作、基于深度學習技術的血管分割與重建、血管中心線提取、基于深度學習技術的血流儲備分數計算。經科亞醫療確認,這是我國首個以“深度學習”命名的三類器械審批證。
1月15日
5G承載網第一標落地
中國電信《2019—2020年STN設備建設工程集中資格預審招標公告》結果公布,中標候選人包括華為、中興通訊、新華三、烽火通信、和記奧普泰通信、上海欣諾通信。本次采購預估規模為:STN-A設備31 829臺,STN-B設備4 012臺,STN-ER設備167臺。
1月16日
沈陽中關村智能制造創新中心啟動
近日,“京沈協同共創未來”沈陽·中關村智能制造創新中心正式啟動運營,作為園區的入駐企業,沈陽三生制藥有限公司總經理蘇冬梅格外高興。此次沈陽中關村智能制造創新中心的啟動是落實京沈對口合作的又一實際舉措,對于推動沈陽制造業轉型升級、推進新一輪東北振興提供了有力的支撐。
1月17日
國家智能制造工業設計研究院在煙臺啟動培育建設
近日,工信部公布首批國家工業設計研究院培育對象名單,山東省工業設計研究院成功入選。這是全國“智能
制造”領域唯一的“國家工業設計研究院”培育創建單位,也是長江以北唯一一家入選國家工業設計研究院培育創建的
單位。
1月19日
日經:日本擬在2030年實現6G
據日經新聞報道,日本計劃官民合作,制定2030年實現通信速度是5G的10倍以上的“后5G”(6G)技術的綜合戰略,中韓和芬蘭也著手推進研發和投資。如果擁有通信標準相關專利,能夠通過設備和軟件銷售獲得巨額利潤。在5G開發方面慢人一步的日本力爭實現趕超。
1月19日
我國自主研發成功商用毫米波相控陣
芯片
據科技日報1月19日報道,網絡通信與安全紫金山實驗室當天宣布:我國自主可控、成本超低的毫米波相控陣芯片問世,它速度快、覆蓋廣,一腳踢開了毫米波通信技術商用的“絆腳石”。
中國工程院院士、網絡通信與安全紫金山實驗室主任劉韻潔說,要建立覆蓋全球每個角落的寬帶通信網絡,消除信號盲點,必須推動寬帶衛星通信和5G毫米波通信這兩件“工具”商用落地。
1月21日
云閃付APP上線“智慧醫療”
昆明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云大醫院)、云南省第三人民醫院(省鐵路醫院)兩所三甲醫院已正式在云閃付APP“智慧醫療”上線。上線功能:在線建檔、在線綁卡、當天掛號(支付)、預約掛號(支付)、門診繳費、在線咨詢。
1月21日
美國用機器人治療新型冠狀肺炎患者,效果良好
1月21日,美國公布一名有武漢旅行史的公民在回國后出現肺炎癥狀,并最終確診為新型冠狀肺炎,隨后,這名男子被安置在了醫院內一間20英尺見方的隔離病房內。值得一提的是,他的治療是由一臺醫療機器人來完成,該機器人配備了攝像頭、麥克風和聽診器等醫療器械,主治醫生通過機器人進行日常的檢查、施藥等工作,無須進入隔離病房,從而大大降低了被傳染的風險。
1月28日
武漢雷神山醫院完成5G部署 推進“5G+智慧醫療”
中新社北京1月28日電 (記者 劉育英)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28日晚間表示,湖北通信業全面完成雷神山醫院通信設施建設和5G網絡部署,下一步將加快推進“5G+智慧醫療”等信息化應用。
雷神山醫院是武漢的第二所“小湯山醫院”。目前,雷神山醫院已實現千兆網絡覆蓋,穩定接受5G信號,無線網絡可承載2.5萬人的并發通信需求,可以滿足遠程指揮、遠程會診、遠程手術和數據傳輸。
1月30日
全國首臺在隔離病房應用的配送機器人在廣東省人民醫院上崗
央廣網廣州1月30日消息1月29日,廣東省人民醫院迎來了兩名特殊的“新員工”,她們自己識路、勤奮高效、不生疾病、不怕病毒,且有超強記憶,能夠迅速、準確地完成物資配送。
據廣東省人民醫院院長余學清介紹,上崗的機器人集成現階段全國最強的無人駕駛技術,有非常強悍的記憶力。可以自主識別讀取地圖,自主識別讀取工作環境,建立信息庫,自主規劃路徑,去到任何想去的地方,完成物資的點對點配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