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峰
【摘 要】銅管五重奏是室內樂的重要表現形式之一。從古典音樂到爵士樂、流行音樂,都有著出色的表現。銅管五重奏當中的各個聲部的樂器的調都不同,每個樂器的特點和音色也各不相同,所以,對銅管五重奏的表現力和音樂性來說,聲部之間的配合成為了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五重奏當中的配合問題不是獨立存在的,而是要聯系在一起來談的,是銅管五重奏在演奏當中起到決定性的因素。
【關鍵詞】銅管五重奏;配合;聲部
中圖分類號:J621 文獻標志碼:A? ? ? ? ? ? ? 文章編號:1007-0125(2020)09-0058-02
一、銅管樂器的歷史發展
公元前510年,羅馬帝國建立,銅管樂器開始出現。在羅馬軍隊中以銅質大號最有代表性,但是這里說的大號并不是現在意義上的大號,古羅馬時期的大號并沒有按鍵,而且與現代大號在設計原理上有很大的區別。銅管五重奏中出現最早的是現代小號,公元15世紀,現代小號的出現拉開了現代銅管樂的序幕。一直到1835年現代大號誕生于德國后,銅管五重奏家族的所有成員才聚齊。19世紀工業革命時期,科技飛速發展,材質與制造技術逐漸成熟。樂器的活塞技術日益完善,銅管樂器有了長足的發展與革新[1]。
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隨著錄音技術和互聯網技術的成熟,音樂商業化運作模式也逐漸成熟,對于音樂推廣模式的革新,使更多的人開始接觸銅管五重奏,并且得到人們的認可,開始廣泛傳播。與此同時,許多銅管五重奏樂團相繼組建,各個專業音樂院校和高等院校的音樂系也相繼組建了銅管五重奏樂隊。銅管五重奏得到極大的發展。但是,銅管五重奏進入中國時間晚,中國的銅管樂器演奏發展時間短,在銅管樂器演奏方面只有極少數演奏家可以與國外大師相媲美,普及范圍目前還只停留在初級階段,中國的銅管樂器演奏者平均水平不高。
二、音色的配合
銅管五重奏當中音色的配合是最表象的,五個樂器的音色統一對于演奏成功與否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所有的銅管樂器都是一根銅管,通過嘴唇的蜂鳴式震動發出聲音[2]。由于各個銅管樂器的構造不同,所產生的音高也不同,要求各聲部的音色完全融合才能更好地展現音樂的立體聽覺。否則,會因為某個聲部的不和諧而無法展現銅管樂的魅力,以及西洋樂器明顯的聲部特點。
在我們平時的訓練當中,五個聲部就像擁有著共同的聲帶,是一個完整的聲場,不僅要求演奏者的演奏水平大致相同,還要求在長期的磨合中培養出共同的發聲習慣。其中大號的音色要烘托其他聲部,通常是演奏和弦的底音或者根音,通過大號的音色以及底音沒有明確聲音指向的特點來掩蓋演奏中各聲部的雜音;圓號則是長號、大號與小號之間的過渡;長號是為整個五重奏的低音聲部增加力度;小號大多是演奏主旋律,以及為主旋律配和聲。五重奏的音色還需要相互之間聆聽、相互靠近融合,如此才能演奏出完美的音色。
三、力度的配合
銅管五重奏的力度配合比較復雜,聲部交錯,不僅要在演奏中注意每小節的力度強弱關系,還要注意主題在各聲部之間的轉換,特別是譜面上的力度記號,由于沒有指揮,所以各聲部之間不僅要熟悉自己聲部的譜子,還要熟悉其他聲部的譜子,要在其他聲部強的時候主動讓出空間,所以,每位演奏者心中都要有一份總譜,但是總譜都不相同。主要是通過平時音樂理論基礎知識的學習和熟練運用。
在平時排練中要相互交流,逐漸熟悉樂曲,進而達到默契。在練習過程中一定要放松,盡量輕松小聲地演奏,每個聲部都能清楚地聽到其他各聲部,并且幾個聲部要在力度問題上有統一的認識。先從“f”和“p”兩個力度記號開始達到統一,之后對“漸強”“減弱”在時間與力度上進行統一。在力度記號訓練統一之后,要進行每小節的強拍、強位、切分音的重拍,以及各聲部在不同的作品當中應對不同的要求,對力度的控制也要隨機應變。
四、旋律的配合
銅管五重奏大多都是演奏一些精華曲目,并且各聲部之間主旋律相互交錯,那么演奏者就要注意,要看清楚自己的聲部是伴奏聲部還是主旋律聲部。需要注意的是,有的曲目是復調或者賦格,這不僅要求演奏者有良好的內心聽覺,還要求演奏者有良好的讀譜能力,特別是總譜,不僅要橫向讀還要縱向讀,在旋律切換的同時能夠準確把握演奏的力度和情感。
國內的銅管五重奏更注重技術的練習,而對于感情的處理則稍弱一些。我們在平時的訓練當中,不要急于拿到譜子就進行演奏,而是要坐在一起將樂曲分析一遍。如各自的聲部哪個地方是重點突出的旋律,哪個旋律是伴奏的旋律等,對這些問題進行統一。在之后的排練中要逐漸豐富或改正,對于旋律的理解進行相互探討,彼此間要相互配合。
我們應該更注重情感上的處理。在重奏當中,情感的處理往往更能引發觀眾的共鳴。首先演奏者要有一定的共情能力。演奏者不是演奏機器,之所以演奏無法被機器替代,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演奏者與觀眾之間存在共情,情感的把握預處理就體現在對旋律的處理和理解上。我們不能把感情的處理放到一個無法觸及的高度,認為那是演奏家、演奏大師該考慮的事情,這樣是不對的。對于樂曲感情的處理是每一個演奏者的基本要求,是和節奏、音色同樣的基本要求。
五、節奏的配合
銅管五重奏各聲部之間相互交織,同時又相互依托。一般大號的作用是穩定整個演奏的節奏,往往出現在正拍,而圓號則出現在后半拍,這只是對一般情況而言,特殊情況有特殊處理。主要是指伴奏聲部在跟著主旋律前進的同時,主旋律也要配合伴奏聲部。節奏的配合還包括速度的相互配合,不僅是各聲部相互交錯,對于樂曲整體速度的處理,各聲部也要做到共進退。主要是在平時排練時相互感受,相互啟發,形成共同的樂感,這對于相互配合非常重要。
另外,節拍器是我們強調最多的也是最基本的一個問題。任何的演奏和練習,都與節拍器密不可分。在練習中,節拍器要時刻伴隨著我們。從一個樂器的節奏到各個聲部的節奏都要做到不差分毫。例如,我們時常強調附點節奏要往后靠,在實際的演奏中要比譜面的節奏稍晚一點出來,那么在重奏中如何統一,稍靠后一點到底是多少?實際上就是一個感覺的問題。無論是剛剛合作的演奏者,還是經過長時間磨合的演奏者,都離不開節拍器,這是對演奏最基本的要求,就像空氣和水一樣的重要。
最后,在銅管五重奏中,最主要的就是各聲部相互配合的問題,想解決整體的問題,先要完善個體的問題,部分的一小步就是集體的一大步。五重奏是五個聲部的重奏,缺少哪一方都不完整。五重奏當中的配合問題不是獨立存在的,而是要聯系在一起來談的,都是在演奏當中起到決定性的因素。
本文論述了銅管五重奏各聲部之間的配合問題。主要是對銅管五重奏在演奏時各聲部之間相互交錯、相互磨合與交流進行探討,為今后他人對這一問題進行探究起到鋪墊作用。重奏的演奏是建立在獨奏水平達到一定程度上的,而重奏的演奏技巧和演奏方式有著特殊的要求,有利于學習者和演奏者對于銅管樂器進一步理解。
參考文獻:
[1]張嘉.銅管樂的黃金組合——銅管五重奏[J].北方音樂,2017(1).
[2][英]赫伯特,華萊士.銅管樂器[M]. 任達敏譯.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20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