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夢祎
【摘 要】當今社會正處于一種多元文化融合的狀態,近年來古典音樂國際賽場上不斷有中國面孔嶄露頭角,帶有中國特色的鋼琴作品也是層出不窮,中國人在西方鋼琴音樂領域終于沖出了屬于自己的一番天地。如何在鋼琴上演奏出“中國韻味”,本文將從中國鋼琴獨奏曲《哈尼情歌》的創作背景以及音樂語言的運用入手,對這首作品進行簡單的演奏詮釋。
【關鍵詞】張朝;哈尼情歌;音樂語言;演奏詮釋
中圖分類號:J605文獻標志碼:A? ? ? ? ? ? ? 文章編號:1007-0125(2020)09-0069-01
一、張朝及其音樂成就
張朝,作曲家、鋼琴家,中央民族大學音樂學院作曲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六十年代出生在云南的一個音樂世家。從小便在充滿音樂的成長環境熏陶下的張朝七歲學習鋼琴,十歲便開始登臺獨奏,十六歲創作處女作《海燕》《詼諧曲》,并在首屆“聶耳音樂周”上公演。隨后《詼諧曲》發表于《音樂創作》,十八歲與交響樂隊合作成功地演出了《山林》鋼琴協奏曲。
作為當今頗有成就的作曲家,張朝音樂創作涉獵面廣泛,包括鋼琴曲、交響樂、民族器樂、室內樂、舞劇、歌曲、影視音樂及大型廣場藝術音樂等,其中不少作品在國內外獲獎。在鋼琴作品方面,鋼琴曲《滇南山謠三首》獲得第二屆中國音樂“金鐘獎”,《皮黃》獲首屆“帕拉天奴杯”第一屆中國音樂創作大賽成人組作品一等獎,《哈尼情歌》(又名《音詩》)在2007年的上海“圣卡羅杯”全國鋼琴作品創作比賽中獲得三等獎。
二、哈尼族的音樂特征
哈尼族,東南亞稱阿卡族,民族語言為哈尼語,主要分布于中國云南元江和瀾滄江之間,是一個國際性民族。哈尼族雖然沒有自己的民族文字,說話的方言土語差別比較大,但是民間音樂十分豐富,由于生產生活的需要,民歌在它們之中有著重要的地位。隨著時代的變遷,哈尼族的民歌形式和內容也因此豐富多樣了起來。民歌音樂有著自己的特點:一是史詩性,哈尼族的不少民歌都與民族歷史有淵源,很多民歌是史詩的片段,至少會在演唱和吟詠中會包含史詩的內容,如《哈尼阿培聰坡坡》;二是敘事性,哈尼族民歌中的很多內容都是在講故事,將民族的歷史、個人的故事作為吟唱的主題,如《米扎扎斯扎依》;三是生活氣息濃郁,哈尼民歌中很多內容與人們的日常生產生活密切相關,如《采茶歌》。
三、鋼琴曲《哈尼情歌》
中國鋼琴作品《哈尼情歌》改編自張朝的父親張難先生年輕時所創作的小提琴奏鳴曲《春籟》第二樂章“哈尼情歌”。張難先生是我國著名的作曲家,長年深居云南少數民族地區,受當地民族音樂的熏陶,他的大多數作品都帶有少數民族的異域風格。張朝將這首曲子改編成鋼琴曲,并以此獻給他的父親,曲中表達了哈尼族民族音樂的風格特點。樂曲中充滿了變化的戲劇情節,能夠使演奏者有足夠的空間抒發自己的音樂感情,同時也表現了張朝對童年彝族大院生活的懷念。
標題性音樂是器樂作品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要求聽眾在欣賞作品前根據標題的指示,大致了解音樂即將要表現的形象,這樣才能更好地理解作者想要展開的意境。而中國的傳統民族音樂作品有一大特點,便是具有形象的標題性。鋼琴作品《哈尼情歌》顯然繼承了這一特征,無論是演奏者還是欣賞者在看到這個標題后,都能夠第一時間理解這是一首與少數民族有關的音樂作品。這部作品由抒情流暢的旋律線條構成,在渾厚的伴奏織體配合下,音樂語言集中并且強調聲部之間的歌唱性,給人以視聽上的前進動力。同時在作品中充分體現了中國少數民族音樂語言與西方古典鋼琴藝術的完美融合,也蘊涵著中華民族的音樂文化精神,彰顯著中國人民的音樂文化情懷。
鋼琴作品《哈尼情歌》是一部三段式的曲式結構作品。首先,彈奏過程中最難把握的是對音色的控制,這就要求演奏者在練習過程中要格外注意手指的觸鍵,“緊張與放松”時手臂的運用。在樂句的演繹過程中不僅要將旋律聲部彈出延綿不絕之感,還要注意與伴奏織體的相互融合,才能達到作曲家所要表達的音響效果。其次,張朝在譜面上寫下了許多表情術語,他的每一處標記都有著獨特的意義。在練習過程中,小心謹慎地“讀譜”至關重要,每一處力度標記,每一處踏板標記,稍有疏漏,都可能會打破這首曲子原本想要表達的意境。再次,中國鋼琴曲最大的特征之一便是有許多華彩篇章,這不僅僅是對整首曲子的升華,更是對演奏者的一種考驗。《哈尼情歌》也不例外。作品中多處華彩樂段需要演奏者清晰準確地表達其旋律的歌唱性,找到旋律中的主次音群,然后對它們做出不同的演繹。最后,這首曲子在速度上有著不一樣的處理,結尾處由行板轉為慢板。同時主旋律隱藏在了復雜的織體之中,既要連貫地彈奏又要突出主要的旋律音符,這樣更加加深了演奏的難度。
總之,通過淺析鋼琴曲《哈尼情歌》的音樂風格及演奏技巧,我們對中國少數民族音樂特征有了簡單的了解。同時,我們也由此意識到認真“讀譜”,刻苦鉆研樂曲背后的故事,對于更好地詮釋音樂作品是多么重要!
參考文獻:
[1]趙曉生.鋼琴演奏之道[M].上海音樂出版社,2007.
[2]周晨. 管窺張朝鋼琴作品民族化的和聲語言——以鋼琴作品集《中國旋律》20首為例[J]. 音樂創作, 2014(02):125-127.
[3]張怡. 中國鋼琴作品的民族文化特色[J]. 齊魯藝苑:山東藝術學院學報(3期):5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