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姣姣
【摘 要】本文以李安的家庭三部曲《推手》《喜宴》《飲食男女》和小津安二郎的作品《東京暮色》《秋刀魚之味》《東京物語》為例,從人物形象設置、敘事風格特色、視聽語言特征三個方面來分析中日導演家庭題材電影中的情感表達,以此為家庭題材影片創作提供一些思考。
【關鍵詞】李安;小津安二郎;家庭電影;視聽語言
中圖分類號:J905 文獻標志碼:A? ? ? ? ? ? ? 文章編號:1007-0125(2020)09-0114-01
一、電影中的人物設置
李安作品中的父親形象代表了中國傳統家庭中父輩的權威,這種父輩的權威感也不斷受到現代社會發展下新的家庭關系的抗衡。在影片《推手》中,面對家庭中發生的一系列事件,兒子曉生對父親的態度發生了變化。在影片《喜宴》中,兒子產生了通過假結婚來欺瞞父母的念頭。在影片《飲食男女》中,當女兒們有了歸宿,她們不再出席家庭晚宴,而選擇依次離開了這個家。除此之外,李安作品里的城市空間是向外發散出去的,且擴展到了國外城市空間與城市文化中。在影片《飲食男女》中,家庭空間是凝聚全家人的紐帶。除此之外,影片還展現了學校、教堂、公司、餐廳等城市公共空間。在影片《推手》與《喜宴》中,李安展現了美國城市空間與城市文化,這也蘊含了李安導演對中國傳統文化與家庭生活方式受到外來文化影響后,中國傳統家庭觀念不斷被影響更新以及顛覆的思考。
小津安二郎作品中人物相處模式是平淡的,這種家庭間的情感也體現出了導演對于第二次世界大戰后日本家庭情感淡漠的批判態度,流露出一種物哀之情。例如,在電影《東京物語》中,父母滿懷期待地從鄉下來到子女們生活的城市,但是子女們都因為生活和工作的忙碌,而無暇照顧到父母。在小津安二郎的作品中,故事大多在家庭空間內展開。客廳是家庭空間的主要場所,因此導演的場面調度也都以客廳空間為主。這種調度也表達出了小津安二郎的家庭觀,即家庭空間是連接家人的重要空間。戰后日本家庭關系的保留與瓦解在他的電影作品中得到了體現。在影片的室外空間展現上,導演呈現了戰后日本的城市風貌特征。
二、敘事風格特色不同比較
(一)李安:民俗化生活呈現
李安導演的作品具有濃郁的東方元素。在《推手》中,父親受到了中國傳統文化的深刻影響,所以他的愛好就是練太極拳、寫書法、唱戲曲等。在《喜宴》中,兒子偉同的中式婚禮場面的呈現,體現出了中國式結婚時的盛況。在《飲食男女》中,開場父親做菜的場面也淋漓盡致地展現了中國的飲食文化。在《推手》中,當父親老朱練太極拳的時候總會穿上他那件藍色的大褂,這種具有中國韻味的服裝也塑造了老朱傳統保守的人物形象。同時,在李安的作品中,民俗化的細節不僅有助于塑造父親的人物形象,也有助于讓傳統文化與外來文化的形成沖突碰撞與交融。
(二)小津安二郎:紀實化的敘事風格
小津安二郎導演擅長用固定鏡頭,不通過鏡頭的推拉搖移技巧去渲染情緒,而注重追求事件內部的節奏感。例如,在影片《東京物語》的結尾段落,一個女鄰居前來詢問父親平山的感受,平山露出慈祥的表情,慢慢地講述著自己的心境。此時,小津安二郎導演采用固定鏡頭拍攝,選擇全景、中景的鏡頭切換來刻畫人物形象,很好地展現了父親平山的無奈感與孤獨感。在《東京暮色》的結尾,父親整理好了衣服一個人緩緩地走出了家,鏡頭只留給我們一個孤單落寞的父親的背影形象。《秋刀魚之味》的結尾,女兒出嫁后,父親一個人在空蕩蕩的家里喝起了小酒,此時觀眾一下子就能感知到父親情緒的落寞。
三、視聽語言不同比較
在《飲食男女》的開篇段落中,導演采用了兩個全景鏡頭。第一個鏡頭畫面里是城市街道上來來往往的車輛、川流不息的人群,配上的音樂是嘈雜的街頭聲音,而在第二個鏡頭中我們看到的畫面是一座安靜的獨門小院坐落在城市中,配之以鳥叫聲與汽車鳴笛聲。導演通過這兩個鏡頭對比的方式為我們展現了在喧鬧的城市中有這樣一座安靜的獨家小院,這也為之后家庭故事的展開做了鋪墊。緊接著,導演運用了特寫鏡頭來展現老朱做菜的嫻熟與菜肴的誘人。在老朱做魚的這場戲中,導演通過剪輯動作的省略使得老朱7秒就完成了殺魚刮魚鱗的動作。在老朱把魚肉沾上生粉、把魚過油放入鍋中這兩個動作的順接時,導演選擇把有相似性的兩個動作的鏡頭剪輯在一起。除此之外,導演選擇了代表中國的二胡和揚琴聲,這些恰到好處的音樂的運用也給觀眾帶來了良好的視聽體驗。
小津安二郎的影片在構圖上,人物基本處于畫面正中央,人物面朝向觀眾進行交流。其次,影片大都采用低視角的拍攝方式,這不僅能夠拍到日本家庭中家庭成員盤膝而坐后的身體全貌特征,且會使得畫面當中被拍攝對象顯得高大。通過這種方式來拍攝父輩角色,觀眾無形中就會感受到一種敬仰之情。
四、結語
藝術作品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反映了導演看待世界的方式,也反映了導演眼中的現實世界。總的來說,李安和小津安二郎這兩位導演在表達家庭觀時,會密切關注時代變化,且積極致力于尋找傳統家庭觀在現代化過程中的發展變遷。
參考文獻
[1]白娟娟.“家”的維系與重構——對比李安與小津安二郎的家庭題材電影[J].電影文學,2008(18):4-5.
[2]魏珂.李安電影中的民俗研究[D].南昌大學,2012.
[3]魯承臨. 小津安二郎的都市影像空間(1949-1962)[D].浙江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