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晶 黃桂香 孫芷鈺 周蕓 陳樊

【摘 要】餐具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餐具材質的選擇也多種多樣。本文從普遍因素、人群因素以及文化地域風格因素這三個方面詳細分析餐具設計的選材影響因素,并詳細羅列了目前市場餐具材質的應用現狀,最后通過分析餐具設計選材的用戶需求和環境需求,為餐具設計提供指導。
【關鍵詞】餐具;選材因素;材質
中圖分類號:TS62 文獻標志碼:A? ? ? ? ? ? ?文章編號:1007-0125(2020)09-0123-03
一、餐具設計影響因素
人們生活離不開的物品之一就是餐具。“民以食為天”,搭配美食的呈現,餐具的選擇也有很多講究,餐具設計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
(一)普遍因素
餐具材料的普遍因素包括:1.不含有毒有害物質,無刺激性氣味。餐具通常與食物、人體直接接觸,因此餐具材料選擇需要避免人對有害物質或刺激性氣味的攝入。2.耐腐蝕性、抗酸堿性好、耐高溫。由于食物有酸、堿、咸、甜,且不同食物的保存時長及環境不同,因此餐具要根據存放或接觸的食物特點選擇適當的材料。在避免餐具被腐蝕或與食物帶有的酸、堿發生化學反應,避免產生有害物質的同時,還需要有不同的高低溫承受能力。3.環保衛生,易于清潔。不管是一次性餐具還是可多次使用的餐具,都將面臨被丟棄、更新換代的命運。因此,制作餐具要考慮環保材料。此外,餐具應易于清洗,不易藏污納垢。
(二)人群因素
餐具材料的設計選材需要考慮用戶特點,典型的人群因素包括:1.家用:家庭使用的餐具選擇比較豐富,材質呈多樣化,人們往往根據家庭的喜好、裝修風格購買餐具,因此家用餐具設計選材廣泛。2.嬰幼兒用:嬰幼兒屬于比較特殊的人群,餐具材質選擇要謹慎,選材不僅要質地柔和、光滑、輕巧、抗摔、化學穩定性好,還需要具有鮮艷的色彩和可愛的造型圖案,以增加兒童吃飯的興趣。3.外賣用:隨著人們工作越來越忙碌、外賣次數增加,外賣送餐的餐具要求也隨之增多。對于外賣騎手,外賣餐具需要輕便、抗摔、密封性好以便于運送;對于餐飲人員,外賣餐具需要具有一定的安全無毒、光滑易清洗、環境友好性等要求。4.餐廳用:餐廳用餐具選材往往根據餐廳的風格定位來選擇。餐具的性價比高、耐磨損、易清潔、質感好、風格系列化等成為重要影響因素。
(三)文化地域風格因素
面對不同文化地域,餐具的設計方面也很講究。最明顯的是很多東方國家使用筷子,而西方國家使用刀叉,材質上已經造成了一定的差異。東方國家使用的餐具一般比較精致,材質的選擇多樣,木質瓷器金屬都比較常見,還有竹制品。而且會在餐具器皿上雕刻或特殊處理很多的紋樣,具有豐富的文化色彩。西方國家有快餐文化也有充滿浪漫主義風情的一面,材質選擇也大不相同,一般為銀制品和瓷制品較多。
二、餐具材質種類及其特性
(一)陶瓷餐具
這種餐具主要成分由陶土制成,色澤呈棕褐色或灰色,質地厚松,易破碎,富有歷史和文化蘊含。原來有些瓷器餐具的漂亮外衣(釉)中含有鉛,如果燒瓷器時溫度不夠或者涂釉配料不符合標準,就可能會使餐具含有較多的鉛。當食物與餐具接觸時,鉛就可能溢出釉的表面混入食物中。因此,那些表面多刺、多斑點、釉質不夠均勻甚至有裂紋的陶瓷產品,不宜做餐具。
在市場調研中發現石瓷材質的產品有很多。石瓷是瓷器的一種。以石器、陶器、瓷器、瓦煲等天然材料為基礎燒制而成。燒成溫度較低,且造價比瓷器便宜。本身石瓷材質無毒。這類餐具可以用于微波爐和洗碗機,耐沖擊性強且耐用。很多時候會加上彩釉增加細節圖案,配合一些雕紋,展現出傳統手工藝的魅力。
(二)玻璃餐具
玻璃餐具清潔衛生、不含有毒物質、通透美觀,但是卻易碎,若使用不當,很容易引起爆裂,與此同時,長期受水的侵蝕玻璃餐具有時也會“發霉”,需要用堿性洗滌劑洗除。目前很多玻璃材質的餐具使用鋼化玻璃。鋼化玻璃表面光亮、堅硬、耐蝕耐熱、易清洗、無毒。與普通玻璃相比,鋼化玻璃餐具更耐沖擊,由于不含陶瓷中對人體有傷害的鉛、汞物質,是目前最環保的餐具用品之一。
(三)木制餐具
作為一種天然材料,木制餐具是典型的可再生資源,兼顧安全和環保性。木質餐具質地細膩柔和,沒有金屬餐具的冰冷感,也沒有陶瓷那么脆弱,具有舒暢又放心的使用感。木制餐具根據其木材的不同可以分為樺木、楓木等多種多樣的餐具。優質的木質餐具會使用安全環保的高品質木材,不上漆,只使用食用級植物油或橄欖油上色,裸露自然的紋理,成為了最為環保安全的餐具的選擇。不同的木材制作的餐具硬度各不相同, 經過打磨等工藝后的木質餐具表面光滑,但許多木制餐具容易被金屬刮花表面。由于木材是多孔材料,浸泡在水中容易吸收細菌,不利于長期使用。
(四)金屬餐具
古代帝王一般使用金、銀等金屬材質加上珠寶裝飾制作的餐具,極具藝術價值。現在的金屬餐具選用的金屬材質種類也較多,主要包括以下幾種:
1.銅制:不少人使用銅餐具、銅壺、銅匙、銅火鍋等。銅制餐具質地細膩,帶有金屬光澤;有較好的耐磨性;黃銅接觸空氣時間久、或水垢殘留表面久,會使表面氧化變黑,產生銅綠。因此在銅餐具表面上,常可看到一些藍綠色的粉末,也叫銅銹。為了保持干凈,在使用銅制餐具裝食物之前最好將其表面用砂紙磨光。
2.鐵制:一般說來,鐵制餐具無毒性。但鐵器易生銹,而鐵銹可引起惡心、嘔吐、腹瀉、心煩、食欲不佳等疾病。另外,不宜用鐵制容器盛食用油,因為油類在鐵器中存放時間太久易氧化變質。同時最好不要用鐵制容器煮富含鞣質的食物與飲料,如果汁、紅糖制品、茶、咖啡等。
3.鋁制:鋁制餐具無毒輕巧耐用,物美價廉,但鋁在人體內積累過多,有加速衰老的作用,對人的記憶力也有一定的不良影響。因此鋁制餐具不宜燒煮酸性和堿性食物,也不宜用來久存飯菜和長期盛放含鹽食物。
4.合金:合金餐具主要是指使用PPS、SPS材料生產的餐具。PPS具有耐高溫、耐腐蝕、耐輻射、阻燃、均衡的物理機械性能和極好的尺寸穩定性以及優良的電性能等優點。市場上合金餐具主要是合金筷,合金筷和其他材質的筷子相比具有高溫不變形、易清洗、不易發霉、不易吸附大腸桿菌等微生物、耐用耐腐蝕等優點。合金筷安全衛生、高溫下不會產生對人體有害的物質。由于PPS、SPS是進口材料,因此在價格上略高,在中國大多是禮品以及高檔酒店使用這種進口材料制成的合金筷。
5.不銹鋼:不銹鋼是指在大氣中和弱腐蝕介質中具有高穩定性、能夠保持不銹鋼的鋼材,它是在鋼里熔入鉻及其他一些金屬元素而制成的合金。不銹鋼不生銹的特性就是來源于合金中的鉻成分,鉻、鎳在合金的表面形成了一層堅固的、具有自我修復能力的氧化鉻薄膜,但這層薄膜是不為我們眼睛所見的。由于不銹鋼能夠在大氣和弱腐蝕介質中具有高穩定性,用它制備的制品能夠長時間地保持金屬光澤,美觀潔凈。因此從20世紀初,不銹鋼開始作為原材料被引入到產品設計領域中,設計開發出了許多新產品。不銹鋼外觀精美、輕便好用、耐腐蝕不生銹,頗受人們青睞,不銹鋼是由鐵鉻合金摻入鎳、鉬等金屬制成,因此使用時應注意,不要長時間盛放鹽、醬油、醋等,因為這些食物中的電解質與不銹鋼長期接觸會發生反應,使有害物質被溶解出來。
6.鈦制:鈦制餐具的原材料是鈦及鈦合金,其密度小,餐具質量輕;強度高,其強度比目前任何其他金屬材料都高,因此餐具不易損壞;此外,鈦及鈦合金的高溫和低溫性能都很好,耐蝕性與鉻鎳不銹鋼相當,不具有放射性、不會生銹,這也是其用作餐具最大的優勢;鈦制餐具的化學性質穩定,相比其他金屬餐具,不會與一些高溫的強酸強堿性食物發生反應;表面帶有金屬光澤,有良好的生物親和力。
7.銀制:銀制餐具遇到酸堿物質會變灰變黑,能夠鑒別有害物質;并具有良好的抗菌性,白銀在水中可以形成微量的銀離子,吸附細菌并使其賴以起呼吸作用的酶失去功能,使細菌很快地死亡。用銀具盛放水、奶、湯等可以久放而不會生霉、發酵、變臭,起到了殺菌消毒的作用。白銀本身帶有銀色的金屬光澤,使其具有獨特的美感。
(五)搪瓷餐具
搪瓷制品有較好的機械強度,結實,不易破碎,并且有較好的耐熱性,能經受較大范圍的溫度變化。質地光潔,緊密不易沾染灰塵,清潔耐用。搪瓷制品的缺點是遭到外力撞擊后,往往會有裂紋、破碎。涂在搪瓷制品外層的實際上是一層琺瑯質,含有硅酸鋁一類物質,若有破損,便會轉移到食物中去。
(六)密胺餐具
密胺餐具又稱仿瓷餐具,屬于高分子聚合物,英文縮寫為MF,是以三聚氰胺甲醛樹脂為原料,以纖維素為基料,加入顏料及其他助劑而成的,由于它是立體的網狀結構,故屬于熱固性原料。密胺餐具質地柔和,光滑如瓷器卻又很輕薄,不怕摔不變形,保溫的性能也很好,不容易燙手。密胺餐具以其輕巧、美觀、能耐低溫、不易碎等性能,被廣泛用于餐飲業及兒童飲食業等。
(七)塑料餐具
塑料餐具的優點:質量較輕、有一定的隔熱性、耐摔、耐用、顏色款式多樣、價格較低。常用的塑料餐具基本上是由聚乙烯和聚丙烯作原料的。這是大多數國家衛生部門認可的無毒塑料,市場上的糖盒、茶盤、飯碗、冷水壺、奶瓶等均是這類塑料。但是與聚乙烯分子結構相似的聚氯乙烯卻是一個危險分子,人們發現一種罕見的肝臟血管瘤,幾乎與經常接觸聚氯乙烯的人相關。因此在使用塑料制品時,一定要注意其原料。不要選擇色彩鮮艷的塑料餐具,據檢測,部分塑料餐具的色彩圖案中鉛、鎘等重金屬元素釋出量超標。因此盡量選擇沒有裝飾圖案且無色無味的。現在市場上多用于制作兒童餐具。兒童餐具多用塑料材質,更加輕便,并且不會摔碎也不會劃破手。
(八)抗菌餐具
抗菌餐具又稱殺菌餐具,是利用在餐具的原材料里加上抗菌劑使餐具不用做任何處理就可以殺菌。殺菌餐具的材質主要有美耐皿殺菌餐具、不銹鋼殺菌餐具、合金殺菌餐具和陶瓷殺菌餐具,這種餐具利用納米銀殺菌的原理,可以對餐具表面的細菌有滅殺的作用。
(九)一次性餐具
一次性餐具是由塑料,即高發泡材料、淋膜紙張等制作的,使用一次就廢棄的餐具。
三、餐具材料的組合設計趨勢
(a)柳條與陶瓷拼接餐具? (b)玻璃與陶瓷拼接餐具
圖1 材質組合餐具
針對人們審美的個性化發展,餐具材料的選用也從單一類型材料向多類型組合材料發展。如圖1(a)是柳條與陶瓷拼接餐具,柳條編是一種傳統的民間手工藝,當柳條遇上陶瓷,給人一種親近自然,簡單舒適,又活潑精巧的體驗。設計師將柳條作為連接方式,形態別致清新。圖1(b)是玻璃與陶瓷拼接餐具,由工藝師田中美佐在2009年日本著名的Takaoka工藝設計比賽中呈現,這一系列的玻璃與陶瓷結合餐具,形態別致、富有靈氣。除此以外,美國著名設計顧問昆斯伯里·亨特的作品“觸覺系列餐具”在觸覺上把陶瓷杯子和苯乙烯-丙烯腈兩種材料組合起來,讓人產生興奮的視覺沖擊的同時,體現出來的自然感覺也別具一格,并且其產品能適用于洗碗機。
四、餐具選材分析
根據以上現有餐具材質的分析,對于不同的人群,材質的選擇方面需要注意:1.老人餐具需要具有輕、大小適中、防滑、防摔、保溫效果好等特點,因此竹木、硅膠、不銹鋼等材料最適合老年人餐具。2.兒童餐具的選材需要具有輕便舒適、經濟、保溫型好、防摔等特點。3.成年人一般根據自己愛好和習慣來選擇餐具,主要注重材質的質感和色澤。
對于不同的環境特征,餐具選材需要注意:1.廚房家用餐具需要考慮到健康、防滑、防摔、溫馨等因素,可以選用竹木、塑料、不銹鋼等材質。2.快餐店的餐具使用人群范圍較大,餐具材質要求經濟實惠、防摔、易清洗、材質易加工成堆疊狀態。3.外帶用餐具需要考慮到造型結構多(折疊、卡扣、層次等)、輕便、保溫、密封防漏等因素,滿足戶外使用多樣性需求。
參考文獻:
[1]姜敏鳳.金屬材料及熱處理知識(第二版)[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15.
[2]左怡.淺談餐具形態材料與飲食文化[J].西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27(2):107-108,110.
[3]賈丹紅,淺析兒童餐具再設計應用研究[J].軍民兩用技術與產品,20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