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5),治療3周、12周后兩組VAS、漢化Oswestry功能障礙指數評分均較治療前降低(P【關鍵詞】 腰背肌筋膜炎;撥針;火針【中"/>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黃石龍

【摘 要】 目的:觀察撥針療法配合火針治療腰背肌筋膜炎的臨床療效。方法:選取56例腰背肌筋膜炎患者作為研究,隨機分為兩組各28例,對照組給予單純火針治療,治療組給予撥針療法配合火針治療,治療3個療程后觀察兩組VAS評分、漢化Oswestry功能障礙指數評分變化情況及治療效果。結果:兩組治療前VAS、漢化Oswestry功能障礙指數評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3周、12周后兩組VAS、漢化Oswestry功能障礙指數評分均較治療前降低(P<0.05),且治療組改善情況均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結論:撥針療法配合火針治療腰背肌筋膜炎的治療療效優于單純使用火針療法治療腰背肌筋膜炎的治療療效,值得臨床上推廣應用。
【關鍵詞】 腰背肌筋膜炎;撥針;火針
【中圖分類號】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1007-8517(2020)2-0104-03
腰背肌筋膜炎臨床上非常多見。據統計[1],腰背肌筋膜炎的發生率相對較高,且隨著現代生活節奏的加快,長時間的不良生活姿勢導致該病發病率逐漸增長且有年輕化趨勢。目前腰背肌筋膜炎的治療手段主要有:西醫治療[2-5]:口服藥物治療(包括消炎鎮痛藥、消腫解痙藥,如芬必得、扶他林、西樂葆、魯南貝特等);封閉治療;極少數頑固性腰背肌筋膜炎需要介入或手術治療。這些方案中藥物治療周期長、不良反應多、療效差,患者接受度差。而封閉及介入手術治療易復發、容易出現其他并發癥。
中醫治療[6-8]主要有針灸、按摩、外敷、熏蒸等,療效尚可,但療程較長,長遠療效尚不確切。有研究表明[9-15],撥針療法或火針對腰背肌筋膜炎都能改善其癥狀,但未有撥針療法配合火針對腰背肌筋膜炎的臨床療效研究。筆者采用撥針療法配合火針治療腰背肌筋膜炎觀察療效,現報告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7年6月1日至2019年3月1日收治的腰背肌筋膜炎56例作為研究,隨機平均分成兩組,各28例。其中,A組男14例,女14例,年齡32~74歲,平均年齡(54.13±11.79 )歲,病程5個月至8年零6個月,平均病程(34.26±27.36)個月;B組男13例,女15例,年齡36~70歲,平均年齡(52.74±10.54 )歲,病程7個月至7年零2個月,平均病程(35.91±23.01)個月。兩組年齡、病程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診斷標準 參照《臨床診療指南·骨科分冊》[16]《實用骨科學》[17] 《中西醫臨床骨傷科學》[18]《中醫病癥診斷療效標準》[19]的相關診斷標準,并制定以下標準:①腰部慢性勞損史、腰部外傷史;②反復腰背部疼痛、麻木,久坐久臥遇寒后加重,輕度活動后緩解,勞累過度后加重;③急性發作者,腰部活動受限、壓痛點明顯;④壓痛較局限,體格檢查可觸及腰背肌筋膜下結節或條索狀物;⑤X線檢查多為正常。綜合臨床癥狀、體格檢查及輔助檢查,診斷腰背肌筋膜炎。
1.3 納入標準 ①符合上訴診斷標準的病例;③年齡20~50歲,男女不限;③同意醫生治療方案,并已簽署治療知情同意書者。
1.4 排除標準 ①孕婦及哺乳期婦女、精神病患者及嚴重心、肝、腎功能不全者;②合并腰椎間盤突出癥、急性軟組織損傷、椎管狹窄患者;③合并腫瘤、血液病、心腦血管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及極度虛弱患者。
1.5 治療方法
1.5.1 對照組單純使用火針療法治療 患者俯臥位,結合患者具體疼痛部位,尋找壓痛點、條索狀、結節樣物,選取部位廣泛標記,常規消毒后,選火針(北京珞亞山川醫療器械有限公司,賀式中號鎢錳合金火針,0.65mm×50mm,產品執行標準:GB2024-94)置于酒精燈外火焰處,將火針針體針尖部燒至通紅發白,然后快速進行點刺,針尖直達病灶,針刺深度以深達病灶部位為宜,并根據患者病情、體質、年齡、針刺部位肌肉的厚薄及神經血管分布而定,避免損傷神經血管。快速出針,針刺完畢后馬上用消毒干棉球按壓針孔。1次/d,或隔日1次,1周為1療程,治療3個療程。
1.5.2 治療組給予撥針療法配合火針療法治療 火針療法同對照組。撥針療法:患者俯臥位,結合患者具體疼痛部位,尋找壓痛點、條索狀、結節樣物,選取部位后選取1~2個定點標記。以疼痛范圍中心為進針點后,常規皮膚消毒鋪巾,0.5%利多卡因局部皮下麻醉,每點注射2mL。左手按壓進針點周圍皮膚,右手持無菌16#針頭刺破皮膚開口,再持撥針(中號直型探針:江蘇省張家港市錦豐康達醫用器材廠生產;注冊號:蘇蘇食藥監械(準)字2014第1100036號;產品標準:YZB/蘇(蘇)0007-2014;按GB/T1220中規定的20Cr13材料制造)垂直刺入淺筋膜層,根據治療部位肌肉豐厚,病變部位調整撥針角度,進入不同淺深筋膜層。以進針點為中心呈放射狀在疼痛范圍內操作。重點治療標記位置,撥離黏連筋膜(含結節、瘢痕、條索樣物),松解筋膜及肌肉,以撥針刀下松動為度。術畢出針,稍加按壓針口后敷料覆蓋針口。1次/周,1周為1個療程,治療3個療程。
治療后可適當活動,針口3d內不沾水,避免感染;術后3d治療部位常規無菌護理。
1.6 觀察指標 兩組病例均于治療前、治療3周后及療程結束12周后進行視覺模擬量尺評分(VAS)、漢化Oswestry功能障礙指數評分。
1.7 療效判定 參照《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19] 中腰背肌筋膜炎的療效制定標準。治愈:腰背疼痛消失,功能恢復正常,能參加正常工作和生活;好轉:腰背疼痛基本消失,功能恢復正常,活動時稍感不適;無效:治療前后癥狀體征未改變。
1.8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2.0 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例數和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VAS評分比較 兩組治療前VAS評分無統計學差異(P>0.05),治療3周、12周后兩組VAS評分均較治療前降低(P<0.05),且治療組改善情況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 兩組Oswestry功能障礙指數評分比較 兩組治療前Oswestry功能障礙指數評分無統計學差異(P>0.05),治療3周、12周后兩組Oswestry功能障礙指數評分均較治療前降低(P<0.05),且治療組改善情況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2。
2.3 兩組治療效果比較 治療組痊愈14例、好轉12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92.90%。對照組痊愈7例、好轉15例、無效6例,總有效率78.60%。兩組療效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 討論
現代醫學認為[20],腰背肌筋膜炎是因寒冷、潮濕、慢性勞損等導致腰背肌筋膜及肌組織發生水腫、滲出及纖維變性,腰背部肌肉筋膜受損后出現纖維化改變,使軟組織處于高張力狀態,從而出現微小的撕裂性損傷,最后又使纖維樣組織增多、收縮形成瘢痕組織擠壓局部的毛細血管和末梢神經進而出現一系列臨床癥狀。主要表現為局部疼痛、發冷、皮膚麻木、肌肉痙攣和運動障礙。中醫認為腰背肌筋膜炎病屬“痹病”、“筋痹”、“肌痹”、“腰痛”范疇,多因外傷后治療不當或外感風寒濕邪,引起氣血壅滯,經脈受阻,不通則痛。本病疼痛部位一般比較廣泛、喜溫熱,治宜疏通筋脈、溫通經絡、調整陰陽。傳統治療多以藥物內服、外敷、手法按摩等手段,但未能從根本上解決本病廣泛發病、容易復發的癥候特點。撥針療法的應用發揮了中醫“治筋”之優勢,結合現代無菌性炎癥學說、軟組織損傷的病因病理學說、動態平衡理論、筋膜學理論,通過大面積廣泛平行松解病變部位,直達病灶部位,松解粘連、加速氣血運行,使被阻滯的氣血得以疏通,通則不痛,從而大大提高臨床療效[21]。
撥針針具的發明考證了古代中醫九針之“長針”“圓針”,其特點是針身如棍,針尖圓鈍。針體如長針則進針部位少而治療范圍廣泛,能夠治療部位較深和范圍較大的痹證。針尖如圓針一樣圓鈍,是與中醫其他有刃微創針具最大不同之處,其對軟組織的松解是一種鈍性松解,對血管、神經的創傷能夠降低到最低程度,具有結構簡單合理、創傷小、使用安全方便的特點。火針療法具有溫經散寒、通經活絡的特點,具有改善局部血液循環、消炎鎮痛、促進損傷組織的再生修復,既有治療作用,也鞏固了撥針療法的治療療效。兩組治療前VAS、漢化Oswestry功能障礙指數評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3周、12周后兩組VAS、漢化Oswestry功能障礙指數評分均較治療前降低(P<0.05),且治療組改善情況均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
近年來,作為中醫微創技術的撥針療法,結合現代解剖學理論治療軟組織損傷的療效與安全性受到國內外醫學界的眾多專家、學者、醫生們的關注。 撥針針具、操作方法、功能作用都具有其獨特之處。撥針療法對人體治療范圍廣泛、影響程度深刻,尤其對慢性軟組織損傷日久形成的大面積與整體廣泛病灶者的治療作用更能彰顯出其顯著優勢,治療的近、遠期療效理想,治療過程比其他有刃針具更加安全。其現代醫學理論仍需完善,有必要對其進行深入研究,探索其作用機理,完善其理論依據,以便更有利地在臨床推廣和應用。
參考文獻
[1]趙家勝.腰背肌筋膜與腰背肌筋膜炎診治的機理研究[J].針灸臨床雜志,2004,20(3):21-22.
[2]孫武,朱立國,高景華,等.手法松解聯合鹽酸乙哌立松片口服治療腰背肌筋膜炎的臨床研究[J].中醫正骨,2016,28(9):23-26.
[3]仇雪楓.聯合治療腰背肌筋膜炎綜合征的療效觀察[J].中國現代醫生,2016,54(29):105-107.
[4]陳堃,馬旭寶.針刀介入治療肌筋膜炎67例的臨床初探[J].寧夏醫學雜志,2003,25(2):99-99.
[5]陳紅燕,楊米雄,陳彩仙.三聯療法治療腰臀肌筋膜炎[J].中醫正骨,2010,22(11):56-58.
[6]呂建蘭,傅瑞陽.針灸結合刺絡放血治療腰背肌筋膜炎39例療效觀察[J].浙江中醫雜志,2016,51(2):135.
[7]張軍,劉秀華.中藥熏蒸結合身痛逐瘀湯治療腰背肌筋膜炎60例[J].光明中醫,2013,28(4):714-715.
[8]張建濤.推拿與功能鍛煉結合治療運動損傷性腰背肌筋膜炎的臨床分析[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5,9(14):254-256.
[9]姒學東,唐茶娣,陳可為.針刀夾脊帶摩骨治療遷延型肌筋膜炎性腰腿痛自身療效分析[J].浙江臨床醫學,2016,18(2):282-284.
[10]姒學東,唐茶娣,沈劍增.針刀加撥針松解腰臀部肌筋膜治療腰腿痛316例[J].中國中醫藥科技,2013,20(2):210-211.
[11]汪巍,李廣松,喬榮慧.超然撥針治療頸背肌筋膜炎臨床療效觀察[J].按摩與康復醫學,2012,3(2):196.
[12]趙茂全,高繁,柏輝,等.“Z”型撥針治療慢性腰部勞損的療效觀察[J].黑龍江醫學,2016,40(1):24-25.
[13]韋英才.火針療法治療腰背肌筋膜炎50例療效觀察[J].新中醫,2005,37(5):57-58.
[14]鐘旋.毫火針治療肌筋膜炎的機制探討[J].江西中醫藥,2012,43(6):51-52.
[15]魏文著,蔡章健,楊曉輝.毫火針治療肌筋膜疼痛綜合征療效觀察[J].上海針灸雜志,2015,34(7):657-659.
[16] 中華醫學會.臨床診療指南·骨科分冊[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9:109.
[17] 胥少汀,葛寶豐,徐印坎.實用骨科學 [M].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2014:2036-2041.
[18] 鄧友章,楊利學.中西醫臨床骨傷科學 [M].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2:306-312.
[19]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S].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4:200-201.
[20]周嘉儀. 經筋療法治療腰背肌筋膜炎的臨床觀察[D].廣州:南方醫科大學,2014.
[21]張樹劍.現代針灸臨床新學派背景與前景透視[J].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19(4):211-215.
(收稿日期:2019-11-03 編輯:楊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