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


【摘 要】 目的:觀察養陰利咽飲聯合西地碘含片治療慢性咽炎患者的臨床效果。方法:選取慢性咽炎患者100例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50例。對照組采取西地碘含片治療,觀察組采取養陰利咽飲+西地碘含片治療。比較兩組臨床療效、治療前后癥狀總積分、炎性因子[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C反應蛋白(CRP)]水平,并隨訪6個月,比較兩組復發情況。結果:治療3周后,對照組癥狀總積分較觀察組高(P<0.05);治療3周后,對照組血清TNF-α、CRP水平較觀察組高(P<0.05);隨訪6個月,對照組復發率30.00%較觀察組12.00%高(P<0.05);與對照組總有效率70.00%相比,觀察組92.00%較高(P<0.05)。結論:慢性咽炎患者應用養陰利咽飲聯合西地碘含片治療可明顯改善臨床癥狀,減輕炎癥反應,還可降低復發率,療效較好。
【關鍵詞】 慢性咽炎;養陰利咽飲;西地碘含片
【中圖分類號】R766.14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1007-8517(2020)2-0110-02
慢性咽炎是臨床多發咽喉部彌漫性炎癥性疾病,通常因治療不及時或治療不當而致反復發作,遷延難愈,嚴重影響患者日常生活[1]。西醫多給予對癥治療,常用西地碘含片,其雖可減輕臨床癥狀,但極易出現反復,若長期服用,則可引發多種不良反應,從而導致療效受限。中醫認為,慢性咽炎屬于“慢喉痹”等疾病范疇,養陰利咽飲是由麥冬、生地黃、玄參等多味中藥組成的經典藥方,具有生津潤燥、養陰利咽之效。筆者觀察養陰利咽飲聯合西地碘含片治療慢性咽炎患者的臨床療效,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慢性咽炎患者100例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50例。對照組女23例,男27例;年齡27~64歲,平均年齡(41.55±6.08)歲;病程6個月至15年,平均病程(6.11±1.44)年;疾病類型:6例萎縮性咽炎,18例肥厚性咽炎,26例單純性咽炎。觀察組女22例,男28例;年齡26~65歲,平均年齡(42.11±5.73)歲;病程8個月至15年,平均病程(6.32±1.57)年;疾病類型:4例萎縮性咽炎,19例肥厚性咽炎,27例單純性咽炎。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本研究經我院倫理委員會審批通過。具有可比性。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均確診為慢性咽炎;均符合慢性咽炎中醫相關診斷標準[2];均符合慢性咽炎西醫相關診斷標準[3];臨床資料完整;患者及家屬均知情,簽訂知情承諾書。排除標準:存在下呼吸道慢性炎癥者;合并慢性喉炎、喉源性咳嗽等慢性喉部疾病者;存在心血管病、腦血管病、肝腎、造血系統等嚴重原發性疾病者;伴有明顯扁桃體腫大者;存在藥物過敏或禁忌者;妊娠期、哺乳期女性。
1.3 方法 對照組:給予西地碘含片(江西藥都仁和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93729,規格:1.5mg/片),1.5mg/次,3次/d。持續治療3周。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養陰利咽飲,藥方組成:生地黃20g,麥冬15g,石解15g,北沙參15g,天花粉12g,南沙參15g,赤芍12g,玄參15g,苦桔梗10g,木蝴蝶10g,嫩射干5g,甘草6g。水煎取汁,600mL/劑,1劑/d,200mL/次,3次/d,溫服。持續治療3周。
檢測方法:采集4mL空腹靜脈血,離心處理,3000r/min,共10min,取血清,待檢。采用酶聯免疫吸附法檢測血清TNF-α、CRP水平,試劑盒由德國羅氏公司提供,嚴格遵循說明書操作。
1.4 觀察指標 ①兩組治療前、治療3周后癥狀總積分,主要包括咽部灼熱感、咽痛、咽部異物感、咽癢、黏膜干燥、黏膜慢性充血水腫、咽后壁淋巴濾泡增生等癥狀,均按照無為0分,輕度為1分,中度為2分,重度為3分進行統計,總分21分,分值越高,則提示癥狀越嚴重。②炎性因子,兩組治療前、治療3周后血清TNF-α、CRP水平。③隨訪6個月,比較兩組復發率。④臨床療效。
1.5 療效判定[4] 咽后壁淋巴濾泡消失、黏膜平坦、光滑、潤澤,咽側索粗厚,咽痛、咽癢等臨床癥狀消失為顯效;咽后壁淋巴濾泡消失、黏膜輕度慢性充血、欠潤澤,咽痛、咽癢等臨床癥狀有所改善為有效;臨床體征、病理改變無改善或加重為無效。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
1.6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22.0軟件處理數據,計數資料采用例數和百分比(%)表示,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癥狀總積分比較 治療3周后,對照組癥狀總積分較觀察組高(P<0.05),見表1。
2.2 兩組炎性因子比較 治療3周后,對照組血清TNF-α、CRP水平較觀察組高(P<0.05),見表2。
3 討論
慢性咽炎具有發病原因繁雜、癥狀頑固、不易治愈等特點,且近年來其發病率呈現不斷升高趨勢,對患者生活質量造成極大困擾,防治形勢嚴峻。西地碘含片可于唾液作用下對菌體蛋白質進行直接鹵化,有效殺滅各種微生物,從而達到改善臨床癥狀的目的[5]。但單獨應用療效欠佳,且停藥后極易復發,需聯合其他療法共同治療。
中醫學認為,慢性咽炎基本病機在于虛火上炎、津液不足、肺腎陰虛、肺脾氣虛,主張采用生津潤燥、養陰利咽之法作為治療原則[6]。本研究針對慢性咽炎患者在西地碘含片基礎上聯合應用養陰利咽飲治療,研究結果顯示,治療3周后,觀察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癥狀總積分低于對照組(P<0.05),提示兩者聯合療效顯著,可明顯改善臨床癥狀。養陰利咽飲藥方中麥冬、生地黃、玄參具有補肺腎之陰、滋咽潤燥之效;木蝴蝶、南沙參、天花粉、北沙參、石斛具有養陰生津、潤肺降火、利咽解毒之效;苦桔梗、嫩射干具有利咽喉、宣肺氣作用,還可引諸藥上行,甘草具有調和諸藥、緩急止痛之效,諸藥合用,共奏生津潤燥、養陰利咽之效。臨床實踐表明,TNF-α、CRP等多種炎性因子參與慢性咽炎發病、進展過程,可促進病情進展[7-8]。治療3周后,觀察組血清TNF-α、CRP水平低于對照組(P<0.05),提示養陰利咽飲聯合西地碘含片可顯著減輕炎癥反應。分析原因,現代藥理研究表明,麥冬具有抗炎作用;南沙參、北沙參具有抗真菌、抗病毒作用;苦桔梗具有提高巨噬細胞吞噬功能、增強中性白細胞殺菌能力作用;甘草具有抗炎、抗變態反應作用[9-12]。因此,養陰利咽飲可發揮顯著抑制炎性因子釋放,緩解炎癥反應等藥理作用。此外,隨訪6個月,觀察組復發率低于對照組(P<0.05),提示養陰利咽飲聯合西地碘含片可顯著降低復發率。
綜上所述,慢性咽炎患者應用養陰利咽飲聯合西地碘含片治療療效較好,可明顯改善臨床癥狀,減輕炎癥反應,還可明顯降低復發率,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曹景誠,梁茂新.慢性咽炎辨證存在問題及對策[J].中華中醫藥雜志,2016,31(4):1332-1335.
[2]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 [M].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2:110-111.
[3]中華醫學會.臨床診療指南(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分冊)[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9:147-149.
[4]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S].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2:125-127.
[5]閆黎,陳虹,葛繪虹,等.兩種含碘口含片殺菌規律的研究[J].中國消毒學雜志,2007,24(4):344-346.
[6]白麗君,陳光艷,梁恬.裴正學治療慢性咽炎的經驗[J].中國中西醫結合耳鼻咽喉科雜志,2014,22(2):65-66.
[7]張磊.藍芩口服液對慢性咽炎血清炎癥因子及免疫細胞亞群的影響[J].吉林中醫藥,2015,35(11):1139-1141.
[8]寧惠明,歐強.疏風解毒膠囊對慢性咽炎患者血清炎性細胞因子及T淋巴細胞亞群的影響[J].解放軍醫藥雜志,2018,30(3):58-61.
[9]于學康.麥冬的藥理作用研究進展[J].天津藥學,2012,24(4):69-70.
[10]孫亞鳳.南沙參與北沙參的鑒別應用[J].光明中醫,2011,26(11):2348-2349.
[11]金欣,陳勤.桔梗的藥理作用研究新進展[J].現代中藥研究與實踐,2015,29(2):79-82.
[12]張利.甘草的藥理作用及現代研究進展[J].中醫臨床研究,2014,6(10):147-148.
(收稿日期:2019-11-09 編輯:楊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