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微
【摘 要】目的:分析護理質量敏感度指標在優質護理評價及持續改進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取某院收治的診療患者534例,隨機選取患者進行平均分組,共分為兩組,一組為觀察組,一組為對照組。對照組患者選用傳統質量控制法進行護理,觀察組患者選用護理質量敏感指標法進行護理。對兩組患者的護理質量、不良事件發生情況、護理滿意度進行對比。結果:觀察組患者護理質量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觀察組的護理缺陷,及護理不良事件明顯低于對比組。觀察組患者對護理過程中的護理環境、護理態度等方面明顯高于對照組。結論:將護理質量敏感度指標應用到優質護理評價及持續改進中,可以較為明顯的改善患者的就醫滿意度,并在一定程度上減少護理過程中的不良護理事件發生。
【關鍵詞】護理質量敏感度;優質護理;持續改進
【中圖分類號】R47【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5-0019(2020)06--01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社會服中的務行業的服務質量,也越來越重視。醫療機構中護理服務質量,也是當前患者最為關心的事情。因此,醫療機構中,進行優質的護理及人性化的護理也顯得十分重要,通過醫療機構提供優質的護理,不僅能夠提高護理的質量,也能夠使患者的病情得到盡快好轉。通常傳統護理評價方法,是以患者滿意度作為主要的評價標準,也有結合患者住院時間、患者患病情況等綜合指標作為護理評價指標標準,其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反映出,醫療機構護理部門的護理水平,但其護理指標與醫療機構的治療方案有著密切聯系,所以也較難反映出真實的護理水平,及護理效果。本文對護理過程中的護理質量敏感指標應用于優質護理評價與持續改進工作中,以下是本文研究的具體過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某院收治的患者,隨機選取534例,采用隨機數字表將入選患者分為觀察組(267例)與對照組(267例)。
1.2 方法
兩組患者均采用優質護理,對照組患者護理評價及持續改進中使用傳統質量監控方法管理,如將護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缺陷、差錯等進行記錄,分析護理工作存在的問題,制定改進措施。察組患者護理評價及持續改進中應用護理質量敏感指標管理。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護理質量比較 觀察組藥品使用及安全管理合格情況、分級護理落實情況、準確識別患者身份、護士??萍寄堋L險處理水平方面評分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
2.2 兩組患者不良事件發生情況比較 觀察組患者護理缺陷發生率1.87%及意外事件發生率0.37%,均明顯低于對照組10.49%、7.87%(P<0.05)。
3 討論
護理質量的敏感指標主要應用于護理的定量評價、對患者的護理管理、對患者的護理服務質量等進行分析。其指標主要指結構指標、過程指標、及結果指標。通常護理質量的敏感指標在理論上有3個特征,即重要性、敏感性、后相關性。護理過程中護理質量的評估受到多方面影響,當只注重評價指標分數時,往往不能夠反映出真實的護理質量,其也對護理質量的持續性,有較大的影響。綜上,建立一套較為專業的、有效的、客觀的護理質量評價體系,對護理質量的持續穩定,及在穩定的護理中持續進步有著較為重要的積極意義。護理質量敏感指標是指,以數據反饋為基礎,對監測中確定的敏感指標數據進行綜合分析,及評估。數據監測也可以隨時提醒護理過程中,護理人員應進行共性或個性的護理服務。護理人員也會定期對監測中,共性或個性的護理需要,進行綜合分析,以制度出最佳的服務方案,從而滿足患者中共性或個性的服務需求。護理質量敏感度指標,是根據科學依據及大量醫學文獻、專家討論等基礎上,而形成的科學指標。護理指標的應用也有利于,護理機構的快速進步,并在持續改進中提高護理質量。針對本文研究中,觀察組互助在藥物使用及安全管理中,進行分級護理、識別患者身份、護士專也技能、高危風險處理等方面的綜合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護理敏感指標的應用明顯提高了護理質量。究其原因為,護理質量敏感度指標是將護理過程進行分解,并對每個分解護理過程進行監測,并對每一分解環節進行指標等級劃分,護理人員結合患者需求,進行符合敏感度指標的護理,從而使護理質量不斷提高,并提高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此外,護理人員也在結合敏感度指標進行優化護理,以使患者對護理質量更為滿意。
護理質量敏感度指標通常,可以進行從護理過程中的重點環節進行監測,以使護理人員對護理服務中的主要工作進行深度認識,并針對自身的不足進行改進,從而提高護理服務質量。通過護理質量敏感度指標從而重點環節切入,能夠將護理工作中的重點進行直接提高護理質量,以使患者能夠較為直觀的體會到護理質量的改善,并降低護理過程中護理事故的發生概率。結合本文研究的案例中,觀察組的護理缺陷、意外事件發生概率也明顯低于對照組。究其原因為觀察組護理人員,每月都會有針對意外事件的總結性會議,并對護理中意外事件發生的原因進行分析,針對分析結果提出了專業的護理方案,從而減少了護理過程中的意外事件發生。在優質護理工作的管理過程中,應用敏感性指標對護理結果進行評估,有利于護理人員發現自身的不足,并能夠進行自我總結,及自我改正,最終促進了護理人員自身護理技能的進步。本文研究中,觀察組的患者護理技能、就醫環境、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其原因與上述討論相一致。因此,護理質量敏感指標應用到護理服務工作中,可以較為有效的提高護理質量,及降低護理過程中,不良護理事件的發生概率。
綜上所述,在護理過程中應用護理質量敏感指標能夠準確的反應出護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針對問題能夠快速進行解決,從而提高了護理機構的護理質量,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不良護理事件的發生概率。
參考文獻
周萍.探討護理質量敏感指標在優質護理持續改進中的應用效果[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
張瑩.護理質量敏感指標在優質護理持續改進中的應用[J].衛生職業教育,2018
陳霞,唐明霞.護理質量敏感指標在優質護理服務質量控制及持續改進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