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達偉
摘 要:該文通過實施體驗和行業特點重新解讀了逆向物流的定義和特點,分析了開展的必要性和當前的主要制約因素,指出開展過程中遇到的主要問題,進行總結和思考,結合自身開展業務取得的經驗成果,提出了解決逆向物流運行發展中的存在問題的方法。
關鍵詞:逆向物流;運作特點;應用分析;流程設計
中圖分類號:C36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7988(2020)04-227-04
Reverse Logistics Management Theory and Application
Zhang Dawei
(Shaanxi Heavy Duty Automobile?Co.,?Ltd., Shaanxi?Xi'an 710200)
Abstract:?This paper reinterprets the defini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reverse logistics through the implementation experi?-ence and industry characteristics, and analyzes the necessity and development of the reverse logistics.?The main constraints before, pointing out the main problems encountered in the process of development, summing up and thinking, and establi?-shing their own business, the experience gained has put forward a solution to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the development of reverse logistics.
Keywords:?Reverse logistic; Operational characteristics; Applied analysis; Process design
CLC NO.:?C36?Document Code: B??Article ID: 1671-7988(2020)04-227-04
前言
物流已經深入各行各業,伴隨社會發展成為必不可少的重要組成部分。經濟的發展、環境的保護、資源的合理利用,以及資源需求與供給雙向互動流通方式的快速發展等等,在各種條件約束下追求低成本、高收益催生了逆向物流課題的研究。尤其是環境保護意識的提升,有限資源的循環利用,創新技術的引領,使逆向物流領域得到了新的管理方法和技術手段的應用,為更好的挖掘潛在利潤,提升管理創造了有力的條件。
1 定義
逆向物流較早的認知或者比較狹義的理解是指不合格物品的返修、退貨及周轉使用的包裝容器從需方返回到供方所形成的物品實際流動。
隨著認知的深入和實際應用的體會,對逆向物流的認知開始提升。逆向物流是在整個產品生命周期中對產品和物資的完整的、有效的和高效的利用過程的協調。但同時伴隨對物流的理解、領域、實施應用、取得經驗以及運用工具手段的不同,對正向物流和逆向物流開始有了不同分歧和觀點。
![]()
其實正向物流與逆向物流本就是物流的統一體,相伴而生。所以通過理解整合,我們可以理解物流是:在供應鏈運作中,以滿足客戶需求為目的,使商品、服務、信息在產出地和銷售地之間實現高效率、低成本、高質量的正向或逆向流動,同時完成規定的計劃、執行和控制,伴隨有儲存、裝卸、搬運、運輸、回收、包裝、檢驗、分揀、拆分、翻新、重用、流通加工等包含再生循環和報廢處置的過程活動。
關于逆向物流的理論研究和實施應用都比較晚,如定向回收、分類回收等還處在起步階段。最早提出比較知名的論著是羅杰斯和提蓬蘭柯的《回收物流趨勢和實踐》,佛雷普的《物流計劃和產品再造》。
在我國,由質量技術監督局2001年8月1日正式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質量標準物流術語》中所講的逆向物流不包括廢棄物的處理。廢棄物物流是指經濟活動中失去原有使用價值的物品,根據實際需要進行收集、分類、加工、包裝、搬運、儲存等,并分送到專門處理場所時形成的物品實際流動。
2?為什么要開展逆向物流
開展逆向物流是從環境治理、經濟效益、商業價值、管理方法及機制變革等方面考慮。首先要認識其重要性和價值,然后才能綜合運用資源。當其社會價值得以體現的時候才能被廣泛的關注進而得到普及應用。
逆向物流和正向物流是一個完整物流體系內的兩個子系統,兩者相互聯系、相互作用和制約,構成了物流的自有的生態循環體系。沒有正向物流,逆向物流將不復存在;沒有逆向物流,資源體系將不完整,最終也會枯竭。因此,當今行業將逆向物流比作是隱藏的金礦。
真正的要從體制方面優化,徹底改變現狀,必須面對管理機制變革,打破舊的流程體系框架約束,沖破原有的區域性分割式的職能管理,轉變職權轄區為主的思維觀念,從企業整體和大局出發,實現企業整體利益目標,以發展的思維引領機制轉變。在此過程中帶來震痛,有些人會感到很不舒服,職權會變更甚至被消減,亦或管理轄區及思考范疇變大而造成力所不及,等等各方面因素都會存在。但是,既然要想把企業帶向更高的發展層級,實現歷史性突破,跟進時代步伐甚至超越,我們必須有這個決心和毅力,更何況我們已有明確的發展方面做引導。
逆向物流的流動方向、體量、速度、頻次、效率、成本、需求等是由正向物流性質決定的,需求準、損耗小、效率高、保護好,則體量小,成本低,效益高;反之,就是體量大、成本高、損耗大,效益低。
3 逆向物流的個性化特點
逆向物流作為企業價值鏈中特殊的一環,除了與正向物流在包裝、裝卸、運輸、儲存、流通加工等方面有共性之外,還有其自身的獨有的特點:
產生的地點、時間、數量、質量都是很難預見的。來源于生產領域、流通領域,每個角落都有可能發生。
逆向物流產品數量少、品種多,難集中,渠道多樣化。職能通過不斷的匯集、分揀、歸類,依靠積累形成流動規模。但在考慮規模效益的同時,會失去機會效益和時間效益,同時更伴隨著時間變更的品質價值損失。對回收的物資需要采取流動加工、改制精整或者還原成原材料,重新進入流通或加工再造環節。
回收物品進入到逆向物流環節往往是沒有種類、狀態、形狀、質量等詳細劃分的,必須依靠下一步的精練提取才能完成歸集和統計。
逆向物流受政策、法規影響比較大,對市場季節性變化或對法規導致的周期性變化都有較大的反應。因此,很難在時間和空間上給予比較準去的預判。同時還要考慮生產經營的實際需求,正向物流的精準性以及回收的及時性影響。
目前很多企業應對的主要是正向生產,對逆向工作關心不足,也沒有完備的應對體系。無法對流轉規則、時效、狀態、處置方法、分流渠道、應用渠道、流轉再加工等各方面建立完整的統計數據庫,進行全方位的監控、預測以及應對提升的制定,更談不上通過逆向管理來彌補正向管理的缺失與不足。因此總體上看,問題無法閉環,形成開放發散的效應,導致問題的不斷的擴大和向下游傳遞,而上游因得不到信息或者意愿性不強,無法從源頭杜絕。
逆向物流除具有正向物流的相關功能,還需要應對逆向產品的規則、狀態、質量、分揀、歸集、統計、流通加工、再制造、匹配信息重新選著參與流通的時間、空間、節點和使用群體等一系列的問題,投入的人力、物力、時間等管理成本有時超過正向物流的投入。這也是很多企業不愿意積極開展逆向物流的本質所在。從而導致一個暗藏的“金礦”無法被挖掘。
4 現有行業逆向物流的選擇方式
目前汽車行業逆向物流可供選擇的運作方式有三種比較成熟:自主經營、與第三方聯合經營和承接給第三方。
自己回收和處理供應、生產、銷售以及后市場形成物料及產品。涉及到產品退貨、改制、升級,包裝、容器、貨架等回收,報廢、三包件回收。并附帶產品分類、分流、流通加工,再制造循環,信息收集、分類、分析與研究等一系列的工作。這需要企業有很強的自主管理意識,有較強的技術實力,有完備的管理網絡和物流網絡。
與本企業相似度很高的企業進行合作,可以增加逆向物流的體量,縮小因體量不足造成的資源浪費,同時也會降低時效損失。在投資方面也會緩解單方面投入的壓力,同時還可以進行管理和技術的優勢互補。這種條件下容易實現規模,通過規模降低成本,同時獲得比較低廉的原材料補充。這種方式在家電、家具、金屬、橡膠、紙張等行業開展比較廣泛,汽車行業可以借鑒。
選擇第三方進行合作,借助于第三方的管理、技術、資金來為本企業服務,本企業可根據第三方輸出的流通加工或再制造產品、原材料進行采購使用。這樣可以降低本企業的各項投入,降低經營性成本。
據不完全統計,我國每年可回收利用而沒有利用的再生資源價值高達300多億元,每年大約有500萬噸廢鋼鐵、20多萬噸廢有色金屬、1400萬噸廢紙以及大量的廢塑料、廢玻璃、廢電池沒有被有效、無害地回收利用。而每年因退貨、過量生產、不合格品退會、報廢和損壞等產生的損失更是以驚人的速度增長。如果能夠通過逆向物流將這些“廢物”重新利用,那將是一筆巨大的財富。因此,國務院辦公廳下發“國辦發【2017】84號”明確指出我國要建立逆向物流體系。
以某企業為例,每年因后市場追償大約4-5億,報廢損失1000萬以上,直接退貨2000萬以上,因產品質量、設計工藝不完善,產品調試人工費每年3000萬以上,支付勞務補償400萬以上,內廢50-60萬,每年因管理、技術、議價談判等壓低成本2億以上,在加上升級改制等一系列的成本支出,可以挖掘的利潤空間大約在7億左右。
5 逆向物流應用分析與設計
逆向物流應用關鍵點在流程架構設計,核心在于手續流程和實物流、信息流和財務流。操作實施過程中制約有幾點:
因此針對逆向物流必須在架構設計基礎上,建立制度規范,作為過程執行的參照標準。
在每個節點都要清晰,業務、信息需要進行對應統計,便于后續的數據整理分析,用于整體布局優化,正向業務改善優化以及統籌平衡。
對于關鍵性業務或者職能跨度大、涉及企業經營影響的相關事項,需要綜合分析,給出明確的高層指令,避免業務受阻或停滯。
所有的業務流轉最終都會涉及到財務成本和利潤核算,因此,財務流必須是暢通的。
5.5.1 渠道退貨的手續辦理,見圖2
5.5.1.1 綜合管理分析與改善意見環節負責決策和關鍵指令的下達。
5.5.1.2 推進、方案制定和監控由銷售體系進行管理并逆行物流渠道進行維護。
5.5.1.3 方式選擇、制度規范、調劑作為流程管控的樞紐。
5.5.1.4 其他環節根據制度和業務需求進行響應。
5.5.2 渠道實物流轉見圖3
針對實物流動需要建立再制造中心,完成一系列業務,實現產品再造,同時再制造中心接收綜合決策環節指令和信息,使信息流和實物流實現同步。
5.5.3 企業內部逆向物流流程設計
涉及企業內部積壓、報廢、日常生產過程退庫及生產計劃排程的過程中防控。
5.5.3.1 積壓、報廢需要高度關注時效性和實物保管,否則會發生二次減值損失。處置積壓和報廢需要進行分類篩選,按功能價值及再制造屬性進行在加工或者市場化,提升回收價值。
5.5.3.2 生產過程退庫管理要線旁與物流、供應商、再制造、市場等建立發散性逆向物流渠道,實現多渠道、多節點分流,提升時效和價值。
5.5.3.3 計劃排程過程需要綜合正向物流信息和逆行物流信息,做到資源的充分利用和再生資源的循環使用。同時降低因退單、信息差異等形成的形成退庫物料數量。
6 實施逆向物流應側重的原則
逆向物流實施過程中的基本原則是“事前防范重于事后處理”即“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原則。因為對回收的各種物料進行處理往往給企業帶來許多額外的經濟損失,這勢必增加供應鏈的總物流成本,與物流管理的總目標相違背。
因而,對生產企業來說要做好逆向物流一定要注意遵循“事前防范重于事后處理”的基本原則。
環境保護與改善已經深入工業發展和人民的生活。近些年由于側重于強調工業發展與產值增加,對正向投入遠大于逆向改善的投入,造成社會環境和人民生活環境受到一定的影響。伴隨回收、報廢、改制等一系列逆向物流過程加工,勢必會產生工業廢料、廢渣及其他有害廢棄物的產生,如廢氣、廢油、廢油漆、廢橡膠、電瓶酸液、玻璃鋼等。因此,在開展再制造過程中必須注入環保理念,避免造成二次污染。同步考慮逆向物流過程的經濟價值與環境效益。
逆向物流具有很大的離散性,為順利開展帶來了很多不確定的因素,單獨依靠人為經驗管理是遠遠不夠的,需要借助信息化手段進行精確的數據采集與分析,包括過程流轉的精細核算、時間銜接、投入與產出,更大范圍的統籌社會資源,這樣才能在相對高投入的逆向物流過程中比較精確的核算產生的經濟價值。
7 開展逆向物流的意義
降低企業的綜合成本,節約物料成本及過程管理的浪費損耗,提升企業形象、提升品牌價值及市場聲譽,有利于拓展和穩固市場,提升市場競爭力,提高潛在事故的透明度。
開展逆向物流受益的是整個物流體系,根本的目的是達到共贏,當然也就包含顧客。總成本降低的同時,顧客可以降低購買成本。同時,嚴謹的企業管理也會提升產品的品質,為顧客提供更優質的產品和服務,提升滿意度。
降低社會資源的總消耗,以更節約的方式發展工業,讓更優質、更多的資源去發展社會建設,提升整體價值。保護社會環境,促進良性發展,給人類一個更美好的地球家園。
參考文獻
[1]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推行方案》.國務院[引用日期2019-11-18].
[2]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積極推進供應鏈創新與應用的指導意見》.國務院[引用日期2019-11-18].
[3] 質量技術監督局2001年8月1日正式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質量標準物流術語》.[引用日期2019-11-18].
[4] Rogors, TibbenLembke. Going Backwards:Reverse Logistics Trends and Practices. America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