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施詠梅 卞冬生(上海瑞金醫院營養科) 編輯/暖心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當前仍然處在關鍵時期,宅在家里,頭等大事之一就是“吃”。非常時期,我們不推薦刻意節食減肥,應該保持平衡飲食,適當增加居家運動。根據中國營養學會以及中華醫學會腸外腸內營養分會的建議制定了下列飲食方案。
(一)谷薯類食物要保證,每天應攝入250-400克,包括大米、小麥、玉米、蕎麥、紅薯、馬鈴薯等。
(二)優質蛋白質類食物要充足,包括瘦肉類、魚、蝦、蛋等,每日150-200克。特別是奶類、大豆類食物要多選,堅持每天一個雞蛋。
(三)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每天超過5種,最好500克以上。其中一半為深色蔬果類。
(四)適量增加優質脂肪攝入,包括富含n-9脂肪酸的植物油和硬果類多油性食品,如花生、核桃等,總脂肪供能比達到膳食總能量25%-30%。
(五)保證充足飲水量,每天1 500-2 000ml,多次少量、有效飲水;可以飲溫開水或淡茶水。飯前飯后菜湯、魚湯、雞湯等也是不錯選擇。
(六) 不要接觸、購買和食用野生動物;注意廚房食物處理,生熟分開,動物性食物要燒熟、煮透;家庭用餐實行分餐制或使用公勺公筷等措施,避免家人之間相互傳染。禁煙酒,避免辛辣刺激的食物。最好選用煮蒸燉等健康烹調方式。
(七)新鮮蔬菜、水果以及堅果等植物作物中富含B族維生素、維生素C、維生素E等,具有較強的抗氧化、調節免疫作用,應注意補充,也可適量添加營養素補充劑。
(八)大豆及制品、蘑菇類食物、枸杞、黃芪等食物中含有黃酮、甜菜堿等抗氧化物質,瘦牛羊肉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左旋肉堿等都有助于增強抵抗力。
(九)食欲較差進食不足者,應注意補充B族維生素和維生素C、維生素A、維生素D等微量營養素。

(十)疫情流行期間,不要節食,不要減重。
(十一)保持適量活動、規律作息和充足睡眠,每天至少保證7小時睡眠時間。
(十二)飲食不足、老人及慢病消耗基礎疾病患者,建議增加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每天口服營養素以補充400-900千卡能量。
當然,我們也要控制含糖飲料以及零食、堅果等攝入,因為這些都是高熱量食物,不易過量食用。此外,還有哪些需要注意呢?
(一)即將迎來返程高峰,但是仍不建議聚餐或堂食,最好居家自行煮飯,食物要煮熟,蔬菜水果要用水洗凈。
(二)少點外賣。因為外賣的制作與運輸過程中有太多的不確定性,能不叫外賣就不叫。一定要叫,可以挑選品質有保障的餐飲店,出門拿外賣應該帶上口罩,并且避免與外賣小哥直接接觸。
(三)網傳吃大蒜,多喝酒,多吃鹽,多吃板藍根、金銀花等預防病毒的行為均無任何可靠科學證據,切勿盲從。
總的來說,宅在家中的朋友們飲食上確保食品安全新鮮,營養均衡,切勿暴飲暴食,也不要節食減肥,保持膳食均衡,合理運動,才能保證身體健康。
C T 檢查代替核酸檢測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是否可行?
文/史麗娜(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東院放射介入科) 編輯/一帆
近日,《一線專家呼吁:用CT影像代替核酸檢測》的文章在網上引起廣泛關注。武漢大學中南醫院影像科副主任張笑春教授表示,別再迷信核酸檢測了,強烈推薦CT影像作為目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COVID-19肺炎)診斷的主要依據。
首先,我們了解一下CT檢查和核酸檢測各自的優勢和劣勢。

劣勢1.方便快捷。2.早診斷,早治療,提早控制傳染源。CT檢查1.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和其他病毒性肺炎的CT 表現會有重疊交叉。2.CT 影像僅能反映有無病變及病變的程度。3.CT 影像異常和感染癥狀并不完全同時出現。核酸檢測直接反映病原學的信息,更加客觀準確。1.核酸檢測可能出現假陰性。2.檢測時間較長。最快要幾個小時,有時甚至超過一天。

CT檢查的優勢:方便快捷,立竿見影,只需花費幾分鐘,就能檢查出患者有無病變及病變的嚴重程度。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在影像學上有一定特征,比如早期呈現多發的胸膜下分布為主的磨玻璃影,以中下肺居多,病灶內出現血管網增多、支氣管充氣征等。這些影像表現高度提示我們患者是否感染了新型冠狀病毒,它可以幫助我們盡早確診疑似患者,提早控制傳染源,并及早進行救治。
CT檢查的劣勢: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和其他病毒性肺炎的CT表現會有重疊交叉,如果用它作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的確診手段,無疑會大大增加誤診率。同時,CT影像異常和感染癥狀不完全同步,影像學表現可以出現滯后性。
核酸檢測的優勢:核酸檢測可以直接反映病原學的信息,更加客觀準確。
核酸檢測的劣勢:核酸檢測會出現假陰性,與CT檢查陽性不符,這可能存在多方面原因,比如標本不合格、患者感染早期病毒復制量少、試劑質量問題等。而且檢測時間較長,一般需要幾個小時,有時甚至超過一天。
總之,對于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的診斷,必須要有病原學依據。因此,CT和核酸檢測是相輔相成的,兩者缺一不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