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秀峰 姜之炎 編輯/長歌
面對乍暖還寒的天氣,家長在給孩子穿衣方面,往往存在一些誤區。
現象:天氣一冷,家長總覺得給孩子穿得越多越安全,孩子就越不容易生病。
正解:孩子穿得里三層外三層,運動后極易出汗,汗液堵塞汗管,皮膚透氣不好,易造成孩子出現濕疹。出汗后,若沒有及時處理,冷風一吹,孩子更易感冒。
過度保暖或捂悶過久,1周歲以下特別是剛出生不久的嬰兒易出現“捂熱綜合征”。捂熱綜合征,也稱蒙被缺氧綜合征,主要表現為捂熱過久后出現高熱或超高熱,體溫可達41℃至43℃,全身大汗淋漓,衣被濕透,脫水,面色蒼白,哭聲低弱,拒絕吃奶。蒙被患兒還可出現缺氧表現,嚴重者可出現神經系統損害,表現為反應遲鈍、抽搐或昏迷。
現象:在寒冷的天氣,家長常常會讓孩子用圍巾護住口鼻,認為這樣孩子的小臉就不會凍著,也可以阻止病菌的侵襲。
正解:圍巾多是纖維制品,如果用它來護口鼻,可能會使孩子吸入纖維,甚至可能誘發過敏體質的孩子發生過敏癥狀,如咳嗽、哮喘。有時還會因圍巾過度厚重,堵住口鼻而影響到孩子正常的肺部換氣,使“吸氣”“呼氣”變得困難。因此,給孩子戴圍巾主要是頸脖保暖,盡量不要用來護口鼻。

現象:很多家長怕孩子晚上踢被子著涼,所以睡覺的時候,不僅讓孩子穿著貼身的衣物,還要給孩子穿上毛絨絨的厚睡衣。
正解:穿太厚的衣服睡覺,易使孩子全身的肌肉不能完全松弛,影響孩子進入熟睡狀態,也影響睡眠質量。而且,現在很多家庭有暖氣,室內溫度并不是很低,再穿厚衣服睡覺更容易讓兒童因為捂得太熱而踢被子,進而增加患病率。
孩子穿衣應遵循“三暖一寒”原則:暖背、暖肚、暖足、寒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