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科學技術協會供稿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肆虐以來,上海市科協所屬學會積極發揮學會專業科技人員集聚的優勢,及時主動開展科學普及、科技咨詢、建言獻策等工作,以專業特色助力防疫抗疫。
上海市藥學會在年前就按照市衛健委的要求,動員在上海的臨床藥師報名,支持上海市臨床藥學專家庫建設,以應對突發情況。目前,共有25家醫院的72名藥學專家及臨床藥師報名,涉及呼吸、抗感染、神內、ICU、心血管、抗凝、移植、中藥、藥學管理等專業。此外,市藥學會藥事管理專委會就上海藥房購買口罩一事向市場監督管理局建議修改方案,改為社區或街道網上登記。該建議已經得到采納。學會還動員會員單位為抗擊新型冠狀病毒獻計出力。會員單位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和上海科技大學聯合研究團隊發現一批可能對新型肺炎有治療作用的老藥和中藥;上海市普陀區中心醫院的藥師們堅守在防控疫情的第一線,藥學部對藥品供應保障和人員上崗情況予以重新安排;市皮膚病醫院開通免費線上健康咨詢;大多數會員單位通過微信公眾號等進行專業的科普宣傳;百時美施貴寶等會員單位還積極為武漢抗擊疫情一線捐錢捐物。
上海市科普作家協會動員和鼓勵各團體會員單位在此特殊時期緊急制作一批原創科普作品。截至1月31日,上海科技出版社《科學畫報》新媒體已刊發抗擊疫情科普宣傳文章8篇,文章總閱讀量達1 201萬,其中《17年前的果子貍不會離去,除非你們再也不去吃野味了》總閱讀量910萬;少兒出版社《十萬個為什么》團隊在其微信公號上刊發各類科普原創作品6篇;新語相聲創始人李宏燁原創的《萬事如疫》科普相聲原創作品已入選中國科普作協支持的首批抗疫原創作品。2月5日,協會還在網站開設了“抗擊新冠肺炎,科普作家在行動”專欄。

上海市心理學會多個專委會攜手同行開始行動,以負責的專業態度自覺開展社會心理服務,在疫情防控工作中發揮著積極作用。學會還向各專委會及全體會員發出倡議:積極行動起來,在黨和政府的統一領導部署下,貫徹心理學工作者的無傷害、尊重、社會責任、公正、反省和自我保護的職業倫理原則,以人為本,尊重生命,嚴謹專業,全力以赴,積極開展形式多樣的輔助疫情防控的社會心理服務,為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貢獻自己的力量。學會專家積極開展調研,就抗擊新型冠狀病毒疫情中心理干預問題撰寫了一批具有現實指導意義的論文。學會還應上海市衛健委要求,積極招募志愿者到健康云平臺做精神衛生導醫和線上心理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