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顯超 李凱航 陶田谷晟 趙洪進 楊德全 吳秀娟 盧軍 王建
(上海市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 201103)
眾所周知,牛結核病是一種慢性人畜共患病,傳染范圍廣和傳染力強,該病嚴重損害整個畜牧業,威脅到人類健康[1]。該傳染疾病非常重要的一個途徑就是通過乳制品感染人。酶聯免疫斑點試驗 (ELISPOT) 是一種細胞免疫學檢測方法,在單細胞水平上基于高通量檢測機體分泌的抗體或細胞因子,從而得出我們所需,它其實就是ELISA 檢測技術的外延[2]。因為ELISPOT 敏感性和特異性高,已被廣泛用于各種傳染病的檢測。本研究旨在通過細胞免疫學手段,通過課題前期建立的牛結核γ-干擾素ELISPOT 檢測平臺,為日后基于此類方法進行牛結核病的檢測和采取相應的防控措施,奠定科學的理論基礎。
上海某區5 個奶牛場共有1687 頭奶牛,每年兩次檢疫使用頸部皮內變態反應 (SICT),出現陽性或可疑牛再對其及周圍接觸較為密切的牛只進行γ 干擾素ELISPOT 檢測,目的在于更好的凈化牛結核病。
牛結核菌素購自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試劑批號201008;牛γ-干擾素ELISPOT 檢測試劑盒購自上海欣博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批號 3119-4HPW-2。酶標讀數儀 Tecan Sunrise;酶聯斑點圖像自動分析儀 (CTL ImmunoSpot S6)。
奶牛結核病按照國家標準 (GB/T18645-2002),用牛型結核分枝桿菌PPD 皮內變態反應試驗進行奶牛結核病檢測。判定標準為局部炎性反應明顯,皮厚差≥4mm 判定為陽性牛;局部炎性反應不明顯,2mm≤皮厚差<4mm 判定為可疑牛;無炎性反應,皮厚差<2mm 判定為陰性牛[3]。
1.4.1 牛外周血單核細胞的制備
奶牛尾靜脈無菌抽取至少3ml 肝素抗凝血,吸取2ml 血與滅菌生理鹽水 1:1 混合后,緩緩地加入含3ml 牛淋巴細胞分離液的離心管中,400g 離心20min。這時,外周血單核細胞聚集在云霧狀層中,吸取單核細胞層加入滅菌PBS 混勻后,200g 離心10min,重復以上步驟兩次。棄去上清,加入1640 培養基重懸,用細胞計數儀進行計數。
1.4.2 牛結核γ-干擾素ELISPOT 檢測
按試劑盒說明書進行操作。大致步驟為在96 孔濾膜板中每孔加入 100μl 2.5μg/ml 的牛 γ 干擾素抗體 MT17.1,4℃包被過夜。在包被的板中,一份樣品分 3 管加入 50μl 培養液、10μg/ml 的 禽 型 PPD、10μg/ml 的 牛 型 PPD。然 后 加 入50μl1.25×105細胞數的外周血單個核細胞懸液,置于 37℃、5%CO2培養箱培養 24h;取出棄培養上清,洗板 5 次,加入100μl牛 γ-干擾素檢測抗體 MT307-biotin (0.25μg/ml),室溫孵育2h;洗板 5 次,加入 100μl HRP,37℃孵育 1h;加入 100μl 底物,室溫避光顯色。加入純凈水終止反應,移除液體晾干;將96 孔板放入CTL ImmunoSpot S6 中,對實驗結果進行掃描計數和分析[4]。
用1.3 方法檢測上海某區5 個奶牛場的1687 頭奶牛,選取陽性、可疑牛及其周邊密切接觸的牛群228 頭,采集其全血樣品進行ELISPOT 檢測,具體參照1.4 和1.5 步驟進行。
一共對5 個奶牛場1687 頭奶牛進行頸部皮內變態反應(SICT),根據國家標準進行判定,共檢出牛結核病陽性牛13頭,陽性率為0.77%,陽性牛未表現出明顯的臨床癥狀;檢出結核病可疑牛36 頭,其余皆為陰性。
頸部皮內變態反應 (SICT) 全檢 1687 頭奶牛后,將陽性牛、可疑牛及其密切接觸牛228 頭牛進行γ 干擾素ELISPOT 檢測,出現15 例牛結核分枝桿菌陽性、213 例陰性。
對上海存欄為1687 頭奶牛進行頸部皮內變態反應(SICT),參見附表。共有 13 頭陽性奶牛,36 頭可疑牛檢出,其余均為陰性,陽性牛未表現明顯的臨床癥狀。抽取228 頭陽性牛、可疑牛及其密切接觸牛228 頭牛抗凝血進行牛結核γ-干擾素ELISPOT 檢測,結果牛型結核病陽性15 份,陰性213 份。說明牛結核PPD 皮內變態反應結合γ 干擾素ELISPOT 可以有效提高牛結核病檢疫的準確性,減少因單純使用頸部皮內變態反應 (SICT) 出現的假陰性現象。在變態反應可疑牛中,仍然檢出了2 份γ-干擾素ELISPOT 陽性牛,兩者陽性符合率93%,陰性符合率99%。

附表 ELISPOT 方法與PPD 的比較 (單位:頭)
酶聯免疫斑點檢測技術 (ELISPOT) 是近些年發展起來的新技術,是一種基于檢測細胞因子的免疫學方法。該方法是將細胞培養與ELISA 技術結合起來新構建的一種檢測技術,是在單細胞培養水平上體外檢測特異性細胞因子。可以對細胞因子分泌量進行方便快速的定量檢測,目前已經是國際上一項主流的免疫學檢測技術。并且ELISPOT 檢測技術也在動物研究領域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5]。
γ-干擾素ELISPOT 在結核病診斷上有很大意義,但在某些方面仍有一定的局限性。一是ELISPOT 檢測技術能檢測牛結核分枝桿菌,但其結果不能作為標準來直接判定是否為活動性結核病,且敏感性不是很高,因此在牛結核流行污染地區不能單獨用此方法來排除結核病的類型[6]。二是環境中的結核分枝桿菌能明顯影響ELISPOT 的結果,環境的暴露強度與該病的檢測有正相關性[7]。因此,運用該檢測方法作為單一判斷標準可能會對結果造成誤診,故需要針對不同地區和不同牛群調整監測策略。三是此方法需要分離機體的外周血淋巴細胞,這對實驗人員的操作水平提出要求。最后,由于ELISPOT 檢測的費用高,使其較難進行大范圍的推廣和應用。免疫學檢測技術的不斷發展,ELISPOT 在動物疫病診斷的領域的應用也會更加深入,我們相信該技術會逐漸成為結核病實驗室診斷的候選檢測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