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志宏 孟向惠
(正威科技集團有限公司 江蘇泰州 225500)
本工程地下一層平時為停車庫,戰時為人防隱蔽所,地上1-4#樓及1#附樓為辦公用房,總建筑面積33112.38m2。本工程采用管樁筏板基礎,建筑層數為地下一層,地上1#樓9層,2#樓9-11層,3#樓5層,4#樓6層,框剪結構,主樓建筑高度41.1m。該項目地處交通繁忙的姜堰區人民路與陳莊路交叉口西北角,場地狹小,最近處離紅線只有2.0m,西側及北側緊鄰住宅小區,擬建建筑物四周基本沒有施工場地,施工組織難度較大,見圖1。

圖1 擬建建筑總平面
(1)考慮到整個工程平面布局以及建筑結構層次,從經濟及合理性考慮,本工程在1#樓北側布置1臺QTZ63塔吊,可以覆蓋1#樓、1#附樓及周邊地下室區域,在2#樓東單元北側布置1臺QTZ63塔吊,可以覆蓋2#樓、3#樓、4#樓及周邊地下室區域,在2#樓北側布置1臺SCD200施工電梯,保證2#樓2個單元的材料的垂直運輸,其它樓棟砌體及裝飾材料的垂直運輸采用塔吊配合卸料平臺接運。
(2)由于施工場地狹窄,地下室施工階段與地上主體結構施工階段的材料加工場地必須轉換,經綜合考慮,在地下室施工階段,分區由遠到近后退進行施工,將地下室根據后澆帶劃分成7個施工段,1#樓東側及2#樓西單元施工段七作為最后施工區域,地下室施工時作臨時加工場地,待4#樓南側地下室頂板結構(施工段四)澆筑完成并達到75%強度后,將作業場地轉換至4#樓南側地下室頂板上(頂板下模板支撐不拆除),然后再施工第七施工段[1],見圖2。

圖2 施工分區平面
(3)工程總體進度安排為,2016年2月2日開始工程樁及基坑維護結構施工,4月中旬開始降水及土方施工,4月下旬開始筏板基礎施工,6月底除轉換場地外地下室封頂,10月底主體結構全部封頂,12月底完成二次結構及部分內粉,2017年進入內外粉刷、屋面、精裝修、安裝等工序,整體工程于2017年10月底竣工。
(1)施工經理一定要有豐富的現場施工經驗,懂施工程序,會合理安排,能協調班組,有進度緊迫感,不能因人設崗。
(2)項目經理部中重要的組成人員是項目經理、技術負責人、預算負責人、施工負責人,中小型項目可以不安排施工負責人,項目經理直接負責施工安排及進度,如3萬m2以下的工程或非群體工程,但項目經理要專職。
(3)項目經理要負責全面工作,就必須了解工程全面情況,包括與甲方及相關單位來往的工作聯系函、變更、簽證等。因此,所有的文件必須執行內部流轉程序,由項目經理簽發,項目經理全過程參加甲方及與分包方的工程協調會。
(4)技術負責人要從工程開始直到工程竣工,不要輕易換人,免得后來者弄不清,責任也分不清,一些施工做法不連續,質量難以保證。
(5)技術負責人要能超前預見一些問題或矛盾,提前進行一些做法的策劃與優化,如屋面做法、外墻造型、構造柱及腰梁設置、屋面欄桿形式及高度、不同裝飾材料的接合面、地下室坡道、土建及安裝創優的細部做法、外飾面的分格與窗臺和窗楣的統一、屋面和外墻變形縫做法、各安裝系統之間的矛盾、防滲漏控制以及各種施工先后次序等,都需要技術負責人做到事前心中有數,實施前進行交底,免得做好后才發現問題。
(6)項目管理中一定要分工明確,每樣事情一定要有人去做,并只能由一個人負責,負責的人多了等于沒人負責。如工程檢查等管理工作按棟號分配到人,實行棟號長負責制;試驗資料、試塊送檢等統一由資料員負責,資料員要督促取樣員的送檢工作并及時催要試驗資料歸檔。資料工作統一在技術負責人的領導之下開展,技術負責人要定期對資料進行檢查,特別是質量保證資料,如原材復試、鋼筋接頭檢驗、后置埋件抗拉拔檢驗、試塊留樣及送檢、門窗四性檢驗、節能材料檢驗、電梯檢驗等,防止發生遺漏[2]。
(7)施工過程中的設計變更、技術洽商、技術核定、一般工作聯系函由技術負責人負責辦理,但須經項目經理審核。重要工作聯系函應由項目經理親自起草。
(8)工程簽證的辦理,由技術或施工負責人提出并與預算協商辦理,具體事實的描述、做法的敘述由施工和技術負責人提出初稿,再由預算員根據合同、清單、工程量計算規則等從有利于結算的角度進行審核后辦理。要求技術負責人必須懂點預算方面的知識,預算員懂施工程序、工藝,能深入施工現場,熟悉合同中關于調價及簽證方面的規定,及時與跟蹤審計就隱蔽部位的簽證等工程量等進行確認。
(9)工程各階段的驗收文件的簽署日期在盡可能的情況下要與合同的節點工期一致,為以后結算打下伏筆,防止甲方在結算階段進行工期索賠。
(10)所有資料統一由資料員保管,技術洽商、核定、設計變更分別發技術負責人、預算員、施工負責人各一份;簽證由預算員及資料員分別保管;施工合同、補充協議、中標通知書、合同備案書、項目經理變更備案表、圖紙會審記錄、基礎、主體驗收記錄、竣工驗收記錄(證明)、竣工備案證、工程移交證明、竣工結算報告(書)、工程造價審定單等資料要作為一類資料進行保管;分包合同、分包結算、與分包工作面的移交證明、與甲方之間的工作聯系函、與甲方指定分包之間關于責任區分的施工記錄、照片、函件、驗收文件、施工不當留下隱患的記錄等重要資料要保管好,并及時成冊歸檔,在竣工移交后保修期內有時需查閱。
(11)開工之前項目經理要組織合同、技術質量、安全等交底,使得項目部全體人員對工程施工總體安排及這三個方面有重點了解,以及與甲方指定分包之間工作界面的劃分及配合要求,哪些是該無條件配合的,哪些是該收取費用的,在施工過程中要做到心中有數。
(12)開工之前要組織內部管理會議,對項目部的組成、人員分工、職責、各崗位工作重點進行明確,對易產生的問題、失誤進行事前提醒,并確定工作中各崗位配合的原則[3]。
(13)工程實施及創優過程中,技術負責人要統籌建筑、結構、安裝、裝飾等圖紙及做法,看是否有矛盾,哪些地方需要優化,如吊頂部分的燈具、煙感、噴淋、廣播、監控、分格縫的設置等如何排布優化,如何在滿足使用功能的前提下注意美觀,在克服通長吊頂及轉角處裂縫缺陷等都有值得改進的地方。
(14)管道井、設備間里的粉刷及批白工作應提前進行,方便管道及設備安裝,免得設備及管道安裝后背面及狹小空間內無法操作,還易造成管道及設備污染。
(15)欄桿、屋面護欄、避雷網、爬梯的安裝宜在外墻油漆之后進行,以免造成污染及破壞,但鋼結構雨篷等埋件的施工及找補應在油漆之前統一進行,油漆一次性完成,以免找補后存在色差。
(16)外墻油漆應在門窗周圍、洞口周圍、伸縮縫周圍等找補完成后一次性施工,避免涂料找補。最后一步以分格縫分界,從窗臺向下暫緩施工,待勒腳部位找補及室外回填基本完成后再做,以免后續填土、找補等污染外墻涂料。
(17)屋面各專業管道、橋架的鋪設,支架及基礎做法,金屬外殼、支架接地做法,設備基礎施工等要事前規劃,統一做法,做到美觀一致。
(18)跟甲方直接或指定分包的施工用水、電費應在分包進場及使用之前洽商好,應以費率或總價包干為宜,不宜掛表單獨計量。
(19)外網施工前應認真閱讀圖紙,統籌雨、污、電、智能、照明、景觀等管線的走向及先后次序,首先保證雨、污水的位置及坡度、深度,并注意窨井與踏步、道路等位置的協調,避免窨井在踏步或平臺上,盡量放在綠化里,在路上的應盡量排布規律、美觀。室外消火栓及消防接合器等應布置在醒目、易操作、無遮擋部位。
(20)砌體結構緊跟主體結構一起施工,加快二次結構施工進度,可以減少樓層周邊安全防護工作量及防護材料,減少樓層臨邊防護被移動、拆除的不確定性,增加安全性。
(21)對建設單位直接分包的精裝修等單位,應加強質量管控,如衛生間、茶水間等有水房間裝修中,地面磚鋪貼采用干鋪工藝,地面磚緊縫鋪貼或美縫不到位,造成地面水通過面磚下干鋪層滲漏至鄰近房間和過道,造成壁紙脫落、涂料起層、墻面發霉等現象。
(22)精裝單位由于插入工作不及時、材料供應不及時、方案確定不及時等,導致施工電梯拆除后還有很多工作沒完成,精裝修單位通過小型電動葫蘆從外窗吊運材料,既不安全,又造成外墻污染及外窗框破壞。
(23)甲方指定分包單位檔案資料收集、整理、歸檔不規范、不及時、不全面,會影響最終竣工驗收、備案。
工程施工組織與管理是一個動態和復雜的系統工程,特別是當甲方直接分包較多情況下,增加了總包管理難度,需要總包超前謀劃,精心管理,實時檢查,及時糾偏,實現工程整體目標的達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