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云
(重慶市開州區鐵橋鎮人居環境中心 重慶開州 405400)
近幾年來,我國的鄉村環境建設工作取得了不錯的進展,但在一些偏遠的農村地區與發達地區相比仍然存在著較大的差距,在一些農村地區,生活環境、基礎設施、居住條件等較為落后,對于農村的經濟發展產生了嚴重的制約。加強對于農村人居環境的改善工作成為實施我國鄉村振興戰略和建設美麗鄉村人居環境的重要內容。在我國的黨的十九大中就明確的提出了對于農村人居環境的整治工作。在會議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就強調,對于鄉村生態環境的振興,要堅持以綠色發展為理念,加強對于農村人居環境突出問題的中和治理工作,扎實的做好對于農村人居環境的改善工作,做好農村生活設施和生活環境的建設,建設美麗的人民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因此,在優化農村人居環境過程中,就需要不斷的補齊農村發展的短板,需要分析農村人居環境存在的問題,探索農村人居環境的優化路徑。
在我國的農村地區,村民的居住環境是鄉村人居環境建設的重要內容。由于在我國的農村地區很多房子都是70、80年代的建筑,在空間環境規劃上缺少科學的規劃,使得農村的住房缺乏統一的規劃、設計,造成了整個農村地區的房屋建設布局無序,房屋高低不一,道路狹窄等問題,且存在著很多塌陷的民房,對于農村的居住環境造成嚴重的影響。同時,在我國的農村地區,總體的基礎設施建設程度比較落后。特別是在一些貧困偏遠的地區,這一問題就更加的嚴重。在農村地區,仍然存在著很多的土路,且在房屋道路兩旁缺少獨立的排水設施,缺少垃圾桶等,這就給農村地區污水的排放造成了影響,使得農村地區的污水處理方式比較隨意,污水隨意潑灑,嚴重的污染了農村的生活環境,圖1為偏遠農村的居住環境。

圖1 偏遠農村的居住環境
在我國的一些農村地區,雖然城鎮化、工業化的進程在不斷的推進,一些農村地區的青年勞動力逐漸的轉向到城鎮務工,學齡兒童也逐漸的向城市內轉移,這就造成農村地區的學校生源嚴重的缺乏,而在農村就讀的一些兒童多數是一些留守兒童,造成農村地區的老齡化加劇,同時,在一些農村地區雖然設定了相關的公共設施,如一些老年活動中心,圖書館等,但在農村地區這些公共資源的利用率極低,平常時間很少有人進行相關公共設施的利用,造成農村公共設施的年久失修,另外在農村地區的衛生公共事業發展相對的滯后,鄉村醫護人員比較缺乏,服務能力不足,這就造成農村地區看病難的問題,造成大多數農村人員往城市內遷移,使得鄉村的人居環境逐漸的惡化。
在我國的農村地區,農村的居住環境的改善不經需要對自然環境上的改善,還需要對農村的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進行建設。在我國的鄉村地區,農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比較匱乏,就使得多數村名存在著黃賭現象。當然,造成鄉村居民精神文化生活匱乏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如在開展文化活動時,需要一定的文化資源和文化娛樂場所,但在農村地區是比較匱乏的。在鄉村人居環境的建設上,缺乏完善的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缺少另鄉村居民滿意的精神文化產品,就難以滿足鄉村居民的人居環境的建設要求。
在鄉村人居環境的建設上,首先需要對農村的居住環境進行統一的規劃,對鄉村人居環境進行優化,建立科學的村莊規劃機制,進行村莊的建設進行科學合理的規劃,合理的利用鄉村地區的土地資源,做好鄉村地區的個性化和多元化,在鄉村人居環境的建設過程中,要做好“無規劃不建設”的方式。同時在鄉村人居環境規劃過程中要做好鄉村地區的人居環境的基礎建設發展要求,進行分類指導,重點突出,做好對于鄉村人居環境的整體規劃建設。如在一些基礎設施比較落后的偏遠村莊,在規劃的過程中,要做好對于鄉村的排水系統、污水處理系統、橋梁、道路等基礎設施的完善工作,建立配套的公共服務體系,同時提高農村公共設施的利用程度,定期舉行相關的活動,做好對于鄉村人居環境的保護工作,提高鄉村地區的社區管理水平,提升農戶的社區參與意識,圖2為農村公共娛樂活動舉行。
在鄉村人居環境建設過程中,需要以政府為主導,動員社會力量參與的公共服務行業建設中來,要拓寬鄉村人居環境建設過程中的融資渠道。建立政府主導、村民參與、社會支持,相關政府部門要在建設過程中設定專門的鄉村人居環境建設專項資金,依據農村的經濟發展程度、公共設施的建設程度合理的分配專項財政資金,逐漸的改善鄉村人居環境建設過程中的不均衡的現狀,做好對于鄉村人居環境建設資金的公示,明確相關用處。同時,隨著鄉村地區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在對鄉村人居環境中的垃圾處理、垃圾運輸、污水處理、河道管護等方面做好對于相關配套資金的投入,確保鄉村人居環境建設工作的順利進行,見圖3。

圖2 農村公共娛樂活動舉行

圖3 鄉村人居環境建設政策公示
在鄉村人居環境建設的過程中,還需要相關鄉村居住人員的參與工作,才能充分的發揮出鄉村人居環境建設的潛能,一方面,相關村委會要加大對于相關鄉村人居環境建設的宣傳力度,提高鄉村居民的對于環境保護的意識,增強對于環境的認識,塑造農村地區良好的生產、生活習慣;另一方面,在鄉村人居環境建設中要培養現代化的職業農民,提高鄉村人員的思想覺悟,做好鄉村劇名的主體作用,激發鄉村居民人居環境建設的潛能,優化鄉村居民的生產技術技能。在對鄉村人居環境建設中,從根本上發揮居民的主體作用,對于鄉村人居環境建設的決策、管理、監督等事物由村民民主進行,使得鄉村居民都參與到鄉村人居環境建設中來,充分的了解居民對于鄉村人居環境的要求,集中對迫切問題進行解決。同時,建立相關的激勵機制,鼓勵村民參與到鄉村人居環境建設中來,激發村民的建設熱情,增加鄉村人居環境建設的積極性、創造性和責任感,積極的開展文體娛樂活動等,豐富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完善人文環境的建設工作。
綜上所述,在鄉村人居環境建設過程中,要充分的發揮出政府的領導作用,同時也需要充分的發揮出鄉村居民的主體作用,在鄉村人居環境建設時,要發動鄉村居民,依靠鄉村居民,提高鄉村居民參與鄉村人居環境建設的自覺性和主動性,不斷的改善鄉村居民的生活條件和生活質量,從而把我國的農村地區建設成為新時代的美麗鄉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