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燕 李大普
(婁底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隨著國際形勢的急劇變化以及新冠肺炎疫情對全球經濟的沖擊,全球性經濟衰退發生的可能性不斷增大,我國自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以來獲得的良好外部發展戰略環境已發生根本性改變。在我國經濟已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的宏觀背景下,轉型中的傳統資源型老工業城市大都存在持續高位運行后的增長后勁不足、下行壓力增大等嚴峻問題。而即將迎來的“十四五”,是實現產業轉型升級,突破發展瓶頸的關鍵時期,研究如何在十四五時期科學謀劃、精準施策,為實現第二個“一百年”目標做出婁底貢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1)國內外基本經濟形勢。在“利益優先”價值觀驅動下,單邊主義、貿易保護主義等具有冷戰色彩的國際戰略重新抬頭。具體表現為中美貿易摩擦不斷升級,兩國從既合作又競爭的動態平衡關系逐步轉向戰略僵持,其它大國也紛紛卷入,國際投資貿易規則正在發生深刻改變,全球各主要經濟體,尤其是新興經濟體增長預期明顯下降,債務水平持續上升。但經濟全球化、多邊貿易體制仍然是符合大多數國家利益的歷史潮流,國際經貿合作格局在混亂過后,必將迎來重構期。當前我國經濟規模已遠超日本排名全球第二,同時擁有全球最大的消費市場,在國家高質量發展戰略指引下,國內經濟的增長方式已從規模速度型加速轉向質量效率型,驅動方式也正從要素投資驅動逐步轉向創新驅動,對經濟社會保持健康穩定發展,我們有堅實的基礎和足夠的定力。
(2)婁底市發展的階段性特征。婁底是一座比較典型的資源型老工業城市,自建市以來一直以采礦、冶煉、水泥和火電等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產業為國民經濟主導。近年來,新能源新材料等高技術產業和新興產業增長迅速、效益良好,但相比傳統主導產業,還是規模偏小,產業結構尚未發生根本性改變。對照1982年錢納里、魯賓遜和塞爾奎因在《工業化和經濟增長的比較研究》一書中提出的主導產業對應經濟發展階段標準(見表1),當前該市主導產業同時具備工業化后期的逐步成熟與高額群眾消費兩個階段特征,參照2018年我國人均GNP水平(約1.8萬美元),去除通貨膨脹和地區發展水平差異等因素影響,與工業化后期的特征基本符合。

表1 經濟增長階段和產業結構狀態及主導產業對應標準
參照該發展階段標準,結合婁底市實際情況,可初步推斷,十四五時期高技術產業將逐漸成為主導產業,服務業與信息產業將迎來大發展,加速向后工業化時代的追求高質量階段邁進。
(3)外部形勢變化對婁底市發展的影響。2019年婁底市對外貿易依存度僅為7.7%,低于全國25個百分點左右,口岸建設水平與經濟外向度相比沿海地區與發達地區也還存在較大差距。通過大量調研走訪發現,該市直接對美出口貿易量少,劇烈振蕩的外部形勢僅對個別行業和企業造成有限影響,對整體經濟運行尚未構成沖擊。例如:新化出口美國的一家電子陶瓷企業已與美國的兩家合作企業斷絕合作關系,但因數量較少,對本企業生產經營影響不大。近期以來,中美貿易摩擦呈愈演愈烈之勢,國際貿易秩序和格局遭受較大沖擊,且已發展成為意識形態、發展模式、前沿科技等各個領域的全方位競爭,我們需時刻保持高度重視和警惕。綜合當前外部形勢的發展趨勢和該市發展的階段性特征判斷,十四五時期該市經濟可能遇到的主要風險如下:
①工業產品需求減緩。國際貿易環境的劇烈變化,一定程度上對我國工業體系造成壓力,伴隨而來的就是市場對工業產品的需求減緩。而工業產品是婁底經濟的重要支柱,市場的萎縮必然影響制造業發展,尤其是對快速發展的新能源新材料和先進裝備制造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造成較大沖擊,減緩全市產業轉型升級進入后工業化時代的步伐。漣鋼汽車板、三一重工和華達空調等行業重點企業很可能最先遭受沖擊,集中出現較為嚴重的需求不足、產能過剩和利潤率降低等問題。
②用能成本攀升。石油作為工業的血液,價格受地緣政治因素影響較大,一旦有外部事件發生,就會引起價格上漲,成品油等下游產品價格很快將受到波及,造成一系列相關產品價格上漲。據統計,該市液化石油氣年消費量約為1.6萬噸。今年以來,整體供應處于正常狀態,但受到中美貿易摩擦持續升級影響,2018年7月至2019年4月期間,液化石油氣價格出現較大幅度波動,全市用能成本大幅攀升。2019年5月起,國內液化天然氣現貨價格也出現異常波動,上漲幅度達到10%,雙峰、冷水江、新化等采用液化天然氣供氣的城鎮燃氣企業經營受到較大影響。據此判斷,在外部形勢劇烈變化的情況下,用能成本攀升有可能成為常態,對市民和企業的生產生活造成較大影響。
③部分民生產品價格上漲。大豆等飼料原材料進口關稅提高后,相關產品價格預計會持續上漲,造成畜禽養殖成本提高,養殖端利潤受到壓縮。我國豬肉的進口依存度較小,且來源較為廣泛,但受非洲豬瘟影響,豬肉供應量降低,價格持續上漲的情況在近年內難有改觀。
④人民增收更加困難。婁底市在外務工人員達百萬以上,對外部形勢變化更加敏感的發達地區企業,尤其是外貿型企業的生產很可能會進一步收縮,造成在外務工人員就業形勢嚴峻,城鄉居民特別是農村居民增收更加困難。
十四五時期是我國全面開啟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新征程的重要機遇期,也是以婁底為代表的資源型工業城市產業轉型升級,實現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關鍵五年,圍繞這一偉大目標,主要有六個方面的建議。
(1)加快推進項目建設,持續擴大有效投資。項目建設是促投資的重要抓手,應聚焦補短板、強弱項、擴投資、穩增長。從婁底市域來看,要確保城市黑臭水體、農村人居環境、錫礦山與漣鋼周邊區域污染、漣水孫水污染等重點問題得到全面整治,按時序推進呼南高鐵益婁段、新武高速、婁底西站貨場、春田民用機場、婁底通用機場等重大基礎設施建設。
(2)加快產業轉型升級,夯實高質量發展基礎。以重點園區、重點產業、重點企業、重點項目為核心,用好用活用足國家政策。婁底應加快建成全國資源型城市轉型發展示范城市步伐,為實現高質量發展目標打下堅實基礎。
(3)著力推進創新創業,增強發展內生動力。全面深入實施“科技強市”,發揮企業創新的核心作用,研究出臺鼓勵發明創造和保護知識產權具體措施,形成穩定增長的科技投入機制,促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引導企業加大研發投入。
(4)統籌區域協調發展,建設和諧家園。圍繞品質城區、秀美縣城、特色小鎮建設,緊扣國家“中部崛起”“鄉村振興”等大戰略,全面實現區域良性互動、城鄉融合發展、市域整體優化,增強自我發展能力。
(5)不斷優化營商環境,積極承接產業轉移。持續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立足“一帶一部”區位優勢,積極承接產業轉移,打造面朝東南、多點支撐、全面開放新格局。
(6)強化民生保障,不斷提升人民生活水平。進一步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加大農村社會保障力度,繼續擴大社會保障的覆蓋面。聚焦“一老一小”問題,做好各項民生實事工程,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