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美國特約記者 溫燕 本報記者 楊沙沙 ●雁初
由于疫情蔓延,當地時間11日,美國全國首次全面進入“重大災難狀態”。在經濟停擺中掙扎的美國政府及私營部門債務激增,日益陷入困境。經濟學家和政策人士稱,疫情對美國經濟及社會民生的損害“將是長期而深刻的”,而且這種損害還將外溢到全球經濟層面。
為什么宣布“重大災難狀態”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道說,美國總統特朗普11日批準懷俄明州因疫情進入“重大災難狀態”,這意味著美國本土全部50個州、首都華盛頓特區以及美屬維爾京群島、北馬里亞納群島、關島和波多黎各4個海外領地都進入“重大災難狀態”,這也是美國歷史上首次。根據美國法律,聯邦州或地方進入“重大災難狀態”,指該地所遭受的災難嚴重,當地政府已無法應對,必須請求聯邦政府的中長期援助。州長需向聯邦政府提交“重大災難聲明”,經總統親自批準并宣布后方可生效。進入“重大災難狀態”的州,將獲得聯邦政府直接財政撥款以及必要物資援助。
人大重陽高級研究員,中國國際貿易學會專家委員會首席專家何偉文12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美國批準“重大災難狀態”主要是為了給政府一定法律授權,讓政府有更大權力,比如命令企業停工、百姓不能外出聚會等,一切以克服災難為第一位。
赤字、債務、失業……
美國《華爾街日報》稱,為防控疫情,調配物資和實施隔離政策,美國已消耗大量財政資源,使得美國聯邦政府赤字達到歷史新高。據高盛估計,截至今年9月30日的本財年,美國聯邦政府預算赤字可能達到創紀錄的3.6萬億美元,下一財年也將至少達到2.4萬億美元。特朗普正在推動新一輪以基礎設施建設支出為主的政府刺激計劃,規模可能超過1萬億美元,這將使得公共財政負擔更加沉重。
由于經濟停擺,美國企業也正處于“生與死的分水嶺”。《華爾街日報》稱,今年3月份,美國投資級公司債發行規模達到1940億美元,比前月大增1380億美元。可以預見,債務問題將成為未來美企生存必須跨過的關口。另據美國數據服務提供商Layoffs.fyi統計,疫情發生以來,美國200多家科技公司裁員超過1.8萬人。但這一數字僅是“冰山一角”。美國勞工部9日公布的數據顯示,從今年3月15日至4月4日,美國提交失業救濟申報人數已超過1670萬。
目前,美國老百姓日常生活尚沒有受到太大影響。據《環球時報》駐美國特約記者觀察,美國各大連鎖超市的衛生用品以及肉、蛋、奶、果蔬等日常生活必需品雖偶有短缺,但通常次日就可補齊。美國連鎖超市Giant一名值班經理11日對記者介紹,店里肉制品貨架有時候也出現過當天傍晚被買空的現象,但第二天超市開門前,貨就可以補齊。開市客(Cost?co)等美國其他超市的情形也差不多。
對中國經濟影響
何偉文認為,目前看,美國宣布“重大災難狀態”并不是因為經濟本身出現問題導致的,疫情過后經濟也容易恢復。但如果“重大災難狀態”持續時間過久,傷及經濟結構本身,有可能會對經濟產生更深遠影響,比如美國債務問題,很多人擔憂債務鏈會出現斷裂。
美國經濟停擺,何偉文認為,對中國乃至全球的經濟影響較大。中國企業獲取外貿訂單將非常困難,尤其二季度是獲取下半年訂單的關鍵時期。“美國經濟能否恢復,關鍵看疫情能不能在6月前得到控制,”他表示,如果控制下來,四季度預計經濟將反彈。“就目前看,疫情對全球經濟影響將持續到2021年”。▲
環球時報2020-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