叢潤琳
每次看到“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荷花,我就會產生疑問:荷花為什么會如此純潔呢?通過查閱文獻我才明白,荷花的純潔來自荷葉表面的薄膜,這種薄膜叫做超疏水材料。
超疏水材料通常是指與水接觸角大于150°、滾動角小于10°的材料,在自然界中,超疏水材料的顯著表現就是“荷葉效應”。荷葉具有超疏水效果是因為其表面有許多微小突起,平均直徑僅為5~9μm,每個突起由納米結構分支組成,平均直徑約為124nm。這些細微、粗糙的納米結構讓自然界出現了多種多樣的疏水現象。
一、研究目的
超疏水材料因其優異的疏水性和自清潔性被廣泛應用,以荷葉效應為例,在其疏水材料表面,圓圓的水滴會直接滑落,不留痕跡,因此可用它來制作不會打濕的雨傘、一塵不染的衣物、永遠干凈的建筑物墻面等。
二、實驗過程
1.實驗材料
蠟燭一支,荷葉一片,打火機一個,大螺母一個,滴管一根, 水杯一個,照相機一臺。
2.實驗步驟
將大螺母放在荷葉上,用打火機點燃蠟燭,將蠟加熱熔化后滴在荷葉上的螺母中,等蠟在螺母中冷卻凝固后,將其剝離荷葉,使與荷葉接觸的蠟面朝上,用滴管吸水若干,滴在蠟面上,拍照并測量接觸角(圖3)。
三、實驗結果
根據楊氏方程(描述固體、液體、氣體三種界面張力間相關函數的方程),在理想固體表面上的接觸角和固、液、氣三相接觸界面張力的關系為cosθ=(γSV-γSL)/γLV,其中γSV表示固-氣之間的界面張力,γLV表示液-氣之間的界面張力,γSL表示固-液之間的界面張力。θ為當氣、液、固三相達到平衡時,水滴與液-氣界面和固-液界面之間的夾角,通過接觸角θ可判斷材料的親/疏水性。
當θ>90°時,材料表現為疏水性,當θ<90°時,材料表現為親水性。θ介于150°~180°、滾動角小于10°的固體表面成為超疏水表面,含有超疏水表面的材料具有超疏水性。經過計算,我制備的這種荷葉仿生材料與水的接觸角為150°,具有優良的超疏水性。
四、結論
本實驗采用蠟燭加熱凝固、螺母模具成型、液滴反向復制的簡易可行的實驗操作辦法,復制了荷葉表面的微結構,制備了仿荷葉蠟面超疏水材料。該方法的原料易得,成本低,制備的材料具有良好的超疏水性,且制備效率高,重復性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