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亮 郝鳳

2020年1月23日,湖北省武漢市等地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以下簡稱新冠肺炎)疫情襲來。大同市總工會領導班子面臨一次大考。按照黨中央關于疫情防控各項決策部署和省委市委的整體安排,牢記宗旨,擔當使命,主動迎接大考,火速投入疫情防控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去主動迎接大考,在戰“疫”中淬煉治理能力。
政治站位高 頭等大事抓得住
臨近春節剛放假,傳來湖北省武漢市等地陸續發生新冠肺炎疫情。面對突如其來的重大疫情,市總工會領導班子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認識疫情的嚴重性和防控的緊迫性,在第一時間作出反應,全面部署和安排落實開展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突出“強化”、“優化”、“細化”,排兵布陣,匯聚力量,拓展工作,以求實效。
強化組織領導,凸顯重要位置。 疫情發生后,1月23日,市總工會迅速召開主席辦公會議,決定成立防控疫情領導小組,并召開專題會議,安排部署疫情防控工作。從兩個方面可以窺見方略要義。
“一把手”的情懷。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市總工會主席雷雪峰強調,把疫情防控工作作為工會當前的頭等大事,把職工群眾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頭等重要的位置,把發動職工群眾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作為工會工作的頭等重要任務。
領導班子的謀略。按照“堅定信心,同舟共濟,科學防治,精準施策”的要求,市總工會實行主席、常務副主席和副主席分工負責制,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和中央、省委市委決策部署上來,組織動員全體黨員、干部把打贏疫情防控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作為當前的重大政治任務,把投身防控疫情第一線作為踐行初心使命,體現責任擔當的試金石和磨刀石,把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密切聯系群眾優勢轉化為疫情防控的重大政治任務,確保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貫徹落實,讓黨旗在防控疫情斗爭第一線高高飄揚。并提出在疫情防控實踐中考驗干部,考察干部,識別干部、使用干部,鼓勵全體黨員、干部挑責任,沖在第一線;顧大局,爭做排頭兵,做到人人有責、人人擔責、人人盡責。
優化政策措施,夯實基礎工作。市總工會相繼辦了多件“硬核”事:從1月24日起,先后向縣區下撥專項資金300萬元,用于疫情防控。從2月12日起,為全市143個鄉鎮(街道)中的每個工會下撥1萬元疫情防控專項資金;為馳援湖北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112名醫務人員發放慰問金67.2萬元,為全市公安機關疫情防控工作第一線的民警、輔警發放慰問金20萬元,為平城區300名環衛工人發放慰問金15萬元,為市總工會定點幫扶村廣靈縣下白羊村送去口罩、消毒液、噴壺等防疫用品和兩萬元防疫專項資金。1月25日,向全市職工發出《共克時艱 抗擊疫情眾志成城 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倡議書》。從1月26日開始,由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市工會主席雷雪峰和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姚夏冬,副主席王俊仁、張燕琴,掛職副主席苗曉勇分別帶隊,深入12 個重點企業,慰問疫情防控一線堅守崗位的職工。給予一線職工的關愛,給予一線醫務人員的關懷,給予基層工會的關照,以及給予定點扶貧村和所在鎮的激賞,以政策措施吹響號角,調動干部職工奮勇向前。
細化工作責任,打好阻擊戰。市總工會為凝聚力量,打贏疫情防控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全面實行疫情防控責任制,壓實防控責任,保持剛性執行力,做到“滴水不漏”。引導全體黨員和干部顧全大局,咬定目標,破解難題,應對風險,克服障礙,以事不避難、義不逃責的擔當,一線奮戰,守職盡責,做到上崗報告、執崗記錄、輪崗交接、查崗嚴細。通過各自在疫情防控期間的表現,進行考核評價,獎優罰劣。
強化、優化、細化,匯聚成疫情防控的強大合力,為推動疫情防控工作科學有序開展奠定了基礎。
政治優勢多 頂梁柱頂得住
在疫情防控中,市總工會充分認識冠狀病毒的嚴重性、危害性,充分認識堅守大同陣地的重要性、特殊性,充分發揮政治優勢、制度優勢,把握重點,分類施策,未雨綢繆,及時布局。
把握重點,整合資源,嚴防死守。隨著疫情蔓延,特別是大同接連出現確診病例和疑似病例后,按照省委,市委關于抓住“六個關鍵點”,守住“雙返雙防”的要求,市總工會確立了兩大重點:一筑實社區“第一道墻”,加大排查力度,阻斷疫情;看住人群聚散地,關口前移,阻擊疫情。以操場城西街社區、永康路社區和南北長約 5.5 公里的御河生態園(帶狀公園)為疫情防控重點,輪班值守,嚴把關口,依法防控,科學管理,從嚴整治。
發揮優勢,領導帶頭,黨員先行,人人有責。市總工會十分重視發揮政治優勢,匯聚疫情防控工作的主軸和亮點。
班子起帶頭,帶動干部同心干。按照市委統一安排,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市總工會主席雷雪峰一行先是赴大同東高速口進行疫情排查。通過簡單培訓,接替連日奮戰一線的工作人員開展工作。繼之到經濟技術開發區指導企業復工復產。市總工會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姚夏冬從2020年1月24日起,一直奮戰在疫情防控一線。王俊仁、張燕琴、苗曉勇3位副主席一直堅守工作崗位,排兵布陣。領導班成員重心下移,前沿指揮,連續作戰,發揮了帶頭作用。
黨員當先鋒,沖在戰“疫”第一線。在疫情防控關鍵時,市總工會成立了由27名黨員組成的“共產黨員先鋒隊“和由 27 名干部組成的“志愿者服務隊”和應急“預備隊”。而“共產黨員先鋒隊”是一個群體標桿和旗幟,主動承擔最艱苦、最繁重的工作任務,劃分小組,輪流上崗。“我是共產黨員,有困難我先上”“我是黨員,應該沖鋒在前“ “我是黨員,哪里最需要,就奮戰在哪里”,這是黨員群體在疫情防控總體戰、阻擊戰中最生動、最鼓舞人心的話語。“共產黨員先鋒隊”成立以來,全體黨員始終奮戰第一線,抗疫沖在前,沒有一人缺席。
干部挑責任,參加戰“疫”做貢獻。市總工會組織“志愿者服務隊”和應急“預備隊”,積極參加 “共產黨員先鋒服務隊”的各項活動,配合黨政機關,向身邊群眾宣傳黨中央疫情防控決策部署和省委統籌安排,傳播防控疫情知識,傳播疫情防空信息,引導群眾不造謠、不信謠、不傳謠,構筑起群防群治的堅固防線。
政治效能好 制度優勢靠得住
這次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的發生,對工會治理能力是一次大考。市總工會認為,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堅定信心、同舟共濟、科學防治、精準施策”的要求,為疫情防控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在疫情防控實踐中,他們從更深的層次和層級認識,打贏疫情防控人民戰爭,必須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突出政治效應,錘煉和提升治理能力。
提升領導班子治理效能,此其一。能否打贏疫情防控總體戰、阻擊戰,考驗著市總工會領導班子的決策能力、動員能力、執行能力。班子成員既講大局、識大體,協調配合,又明確分工,獨擋一面,強化一線引領,做實社會治理。一方面,明確職責,分工負責。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總工會主席雷雪峰,履行第一責任,市總工會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姚夏冬,副主席王俊仁、張燕琴、苗曉勇,各負其責,以強化組織力為核心,錘煉和提升防疫阻擊戰的體系戰斗力,錘煉和提升綜合治理能力。另一方面,治理由“獨唱”變“合唱”,發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制度優勢,推動社會治理重心向基層下移,夯實黨的執政基礎。班子成員堅持三分之一的時間在機關值班,統一指揮,三分二的時間堅守一線,現場指揮。通過調查研究,接訪群眾,解疑釋惑,問政于民、問需于民、問計于民、問效于民、問廉于民。讓基層和社區擴大人民群眾有序政治參與,實現各方利益制度化表達。并將基層有序政治參與的經驗,引入工會工作實踐,深化工會改革,實現“去四化”“增三性”新飛躍。報酬的多了,埋頭苦干、爭當先進的多了,參加戰“疫”的自覺性、積極性高了,整個工會工作者的工作作風和精神風貌為之一振,為今后工會工作的創新發展、永續發展提供了堅實的思想基礎、組織基礎。
增強黨員、干部“遵守執行”自覺性,此其二。市總工會堅持在工作一線,培養建設工會工作隊伍,讓黨員、干部參與疫情防控,加強鍛煉,有所作為。全體黨員、干部在戰“役”中,聽從指揮,服從安排,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必勝。從組建“共產黨員先鋒隊”、“志愿者服務隊”、應急“預備隊”開始,就全身心投入疫情防控工作,假日不休息,天天輪班干。不僅組織基層群眾,有序參加疫情防控總體戰、阻擊戰,同時在推動發展、維護秩序、改善民生、促進和諧等方面發揮了排頭兵作用,成為提升效能的中堅力量。
創新新聞輿論宣傳工作,此其三。市總工會將新聞輿論宣傳工作,作為提升治理效能的重要抓手。既打疫情防控總體戰、阻擊戰,又打疫情防控宣傳戰、輿論戰,主流媒體和自媒體、融媒體,深度融合,一起推進,占領宣傳陣地。各種題材體裁,有效對接,聯手配合,豐富宣傳內容。在《山西日報》《山西工人報》和《大同日報》《大同睌報》大同電視臺臺、教育電視臺,以及《工會信息》《大同工人》,進行了全方位的立體宣傳。據不完全統計,近一個月來,采寫各種體裁稿件80余篇。通過深度和廣宣傳,黨員、干部都說,新聞輿論宣傳,堅定了主心骨,匯聚了正能量,振奮了精氣神。
樹起工會為民新形象,此其四。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后,市總工會在第時間投入疫情防控之中,采取了一系列果斷措施,及時成立了疫情防控領導小組,及時向全市發出倡議書,及時向基層下撥資金,及時組織黨員干部參與社區治理,加強精細化、智能化、人性化管理。市總工會堅持以人民為中心,采取的各項舉措,在社會上引起了廣泛的好評。同時,給機關帶來一種新的風氣。全體黨員、干部中,無私奉獻、不計報酬的多了,埋頭苦干、爭當先進的多了,參加戰“疫”的自覺性、積極性高了,整個工會工作者的工作作風和精神風貌為之一振,為今后工會工作的創新發展、永續發展提供了堅實的思想基礎、組織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