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 立
本欄目與河南省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中心合辦
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產業是根基。產業要發展,必須提升產業發展水平、提升農產品市場競爭力,培育壯大品牌、發揮品牌的引領作用,為產業扶貧插上品牌的翅膀。
近年來,河南省新蔡縣大力實施“質量興農、綠色富農、品牌強農”的戰略,以“三品一標”公共品牌建設為抓手,以把貧困地區優質農產品“認出來、管理好、推出去”為目的,全力抓好農業品牌建設,有力促進了產業發展和脫貧攻堅。目前,新蔡縣73個農產品獲得“三品一標”認證,還有31個綠色產品通過檢測,正在審核中。蔡洪坊手工酒品、花花牛乳制品、未來農牧“蔡食源”櫻桃番茄等6個品牌被列入河南省知名農產品目錄;新蔡頓崗大米、新蔡甘薯、新蔡蓮子被農業農村部納入2019年第一批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名錄;頓崗“水晶3號”大米、“手釀一號”蔡洪坊酒、“黑土崖”香油等6個優質農產品榮獲中國農洽會“金獎”;39個優質農產品獲得“優質產品獎”榮譽稱號;9個農產品商標被認定為“河南省著名商標”。在河南省2018年“我最喜愛的綠色食品”評選活動中,瑩坤薯業甘薯淀粉被河南省綠色食品發展中心評為“獲獎產品”。瑩坤薯業產業集群、麥佳制粉產業集群、亨通糧油產業集群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命名為省級產業集群。2016年以來,新蔡縣42家企業和380個農民專業合作社積極參與產業帶貧,帶動貧困戶1.3萬戶3.9萬人穩定脫貧,人均年增收1300元。

鑫順合作社種植的水稻 資料圖
2016年,新蔡縣“三品一標”認證產品為零。新蔡縣委、縣政府積極探索農業品牌新路徑,謀劃和落實各項工作。新蔡縣成立了高規格的“三農”工作和產業發展指揮部,下設優質蔬菜、水稻、芝麻、林果等專業組,以及種植業、養殖業、農產品加工業等重點項目領導小組。2017年,新蔡縣農業農村局專門成立了“三品一標”辦公室,選調6名精干人員充實到辦公室,保障業務有人抓、工作有人管。結合實際,新蔡縣研究制定了《生態循環農業建設規劃(2017-2020)》《高效種養業和綠色食品業轉型升級行動方案》《農業產業扶貧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等發展規劃。新蔡縣先后出臺了《發展生態循環農業的實施意見》《深化農村改革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的實施意見》《發展農業農村經濟助推脫貧攻堅獎補辦法》《發展現代農業和扶貧主導產業扶持辦法》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支持引導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開展“三品一標”申報認證,對通過“三品一標”認證的優質農產品,每個分別獎補2萬元、5萬元、10萬元;通過地理標志產品認證的農產品,每個獎補10萬元。對新獲得“中國名牌農產品”“中國馳名商標”的企業,獎勵10萬元;對新獲得“河南省名牌農產品”“河南省著名商標”的企業,獎勵5萬元。同時,對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規模化種養業、扶貧帶貧、土地流轉等進行獎勵,極大地調動了發展品牌農業的積極性。
創立和培育一個農產品品牌,離不開一定的生產規模和比較雄厚的經濟實力。新蔡縣立足當地資源優勢和生態環境優勢,以農產品生產基地為依托,圍繞蔬菜、糧食、花生、畜禽和水產養殖等優勢產業,本著“宜種則種、宜養則養、宜加則加”的原則,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等生產經營模式,建設一批綠色高產高效種植業基地和標準化畜禽養殖場。培育了未來農業生態園、頓崗米業、瑩坤薯業等50個特色農業標準化生產基地和“麥芽香”“四季青”等14個現代農業示范園。麥佳制粉等3家企業成為貴州茅臺酒廠綠色小麥供應企業;余店鎮、櫟城鄉等13萬畝高標準糧田被確定為綠色小麥種植示范區;未來農業生態園被國家授予“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種養結合示范基地”榮譽稱號。并積極探索創新“公司+基地+品牌”“合作社+農戶+品牌”等農業產業化發展新路子。
“三品一標”作為政府主導的安全優質農產品公共品牌,在指導生產、規范經營、保障安全、滿足消費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要充分發揮“三品一標”的引領作用,通過“三品一標”認證推進農業標準化,通過標準化推動農業產業化,通過產業化帶動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

未來農牧種植的番茄 資料圖
新蔡縣每年組織涉農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等參加國家、省市舉辦的綠色食品和農產品質量內檢員培訓;每年邀請省內外專家對該縣農民專業合作社、種養大戶、涉農企業負責人開展農產品、水產品質量安全和標準化生產、生產技術規程、農業投入品科學安全使用等方面的技術培訓,不斷提高品牌農業發展質量。強化質量監測,以扎實開展例行監測和監督抽查為抓手,對農藥、種子、魚藥、飼料生產經營單位和蔬菜重點生產基地、水產養殖場、農民專業合作社、現代農業示范園區等進行重點監測和監督抽查;河南省農業農村廳每年組織開展的四次例行監測,新蔡縣蔬菜合格率達100%,水產品抽檢合格率達100%。新蔡縣加強日常監管,堅持“產出來”和“管出來”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的原則,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對已經申報綠色食品證書企業逐個排查,檢查企業生產運營情況以及是否嚴格遵守綠色食品生產標準;采用隨機抽檢和重點時段定期檢查相結合的方式,對全縣農產品產地和農產品質量進行檢測,確保產品符合質量技術標準。推行標準化生產,結合食品安全宣傳月活動,通過電視、廣播、報刊、條幅、微信群等,大力宣傳《農產品質量安全法》《農藥管理條例》《無公害農產品標志管理辦法》《綠色食品標志管理辦法》等法律法規,積極推廣綠色農業發展模式和生態循環農業模式,切實增強生產者、經營者和消費者質量安全意識和農業品牌意識,實現農業生產和生態保護互促互進。

河南憶蓮香蓮業有限公司種植的蓮藕 資料圖
農業品牌扶貧歸根結底是幫助貧困縣的好產品賣出去并賣上好價錢,實現增收脫貧和帶貧。為促推品牌農產品尤其是貧困地區獲得“三品一標”認證的優質農產品走出來,新蔡縣積極創造機會、大力發展“互聯網+”電商物流平臺,積極挖掘、包裝未來有機蔬菜、麥佳農副產品、蔡洪坊手工酒品、“水上漂”醬菜等一系列適宜網銷特色商品;建立“一心”“一網”“一系統”(新通貨運信息發布中心、新通物流門戶網站、新通物流信息管理系統)的物流信息公共服務平臺,建成縣級物流服務中心5個、鄉鎮服務站80個、村級服務點360個,形成運轉高效的農村商貿流通網絡。京東、豫享商城等知名電商平臺分別與新蔡縣簽訂戰略合作協議,“水上漂”醬菜、金大麥茶、蔡洪坊酒、南程莊精雜糧等一批名特優農產品網銷全國。全縣建成290個益農信息社,把優質農產品“賣出去”,增加了農民收入。新蔡縣萬潤家庭農場流轉土地1260畝,種植小麥、花生、紅薯、桃樹,通過申報“三品一標“認證,借助電商平臺,年純收入100多萬元。未來農業生態園千畝優質蔬菜,獲得“三品一標”認證后,通過冷鏈物流直接供應鄭州航空港,蔬菜收益是認證前的3倍。采取入股分紅、長藤結瓜、金融扶貧等模式,持續增加農業經營主體和貧困群眾的收入。麥佳制粉探索“公司+合作社+商超+電商+貧困村+貧困戶”的帶動模式,通過流轉土地、資金入股、勞務服務、農戶反租自主經營等方式與貧困村貧困戶建立利益聯結機制,帶動貧困戶275戶,吸納就業598人,人均年收入2.5萬元以上。新蔡縣積極組織涉農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等經營主體參加農交會地標專展、農洽會“三品一標”展、中國綠博會、國際有機博覽會等高端專業展會,大力促進產銷對接,2019年在第二十二屆中國農產品加工投洽會現場銷售170多萬元,簽訂訂單612萬元。
一個個鮮活的例子就是最好的證明。通過推進“三品一標”農業品牌扶貧,為貧困縣農產品插上了品牌的翅膀,提升了產品附加值和市場競爭力,助推農業產業帶貧和農民穩定增收脫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