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年來國學經典的熱浪在中華民族文化復興的背景下持續升溫,我國傳統文化回歸的浪潮向我們撲來?!秶鴮W》《弟子規》與《三字經》等中國傳統經典名著遍地開花,誦讀國學經典等也越來越頻繁。中國國學經典內容對形成中華民族精神和豐富文化精神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其中蘊含著以德立人,仁者愛人等思想為人們改造世界和認識世界提供了很好的啟迪,為道德建設提供了更多的啟發。
關鍵詞:國學經典誦讀;小學生;品行培養
一、 國學經典誦讀,培養學生優秀道德品質
結合中國經典文學的誦讀教育的特點來說,他在日常生活當中是有很多表現的,并且很容易被小學生接受。比如,《弟子規》當中有一句“父母命,行勿懶?!边@句話說的意思是要讓孩子們尊重自己的長輩。在中國古代這種為人處事的原則和當今的思想品德課程所教育的內容是基本一致的。學生在小學時期適當地誦讀經典著作,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讓小學生感受到我國的傳統文化和傳統美德,讓他們對這些文化美德逐步的熟悉并掌握,進而在潛移默化的過程當中培養自己的品德。
二、 國學經典誦讀,對學生進行全面的感恩教育
在我們構建和諧社會的過程當中,感恩教育是很重要的一個部分,所以對感恩教育的滲透可以讓學生從小懂得感恩,這也是小學品德社會教學的主要責任之一。對于小學生的品德社會教材當中有許多與感恩教育有關的內容,比如說“孝順父母,尊重師長,尊老愛幼”等,這些都和我國經典的文學中包含的感恩思想有著密切的聯系,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將教材和經典著作當中的感恩元素發掘出來,并將其得到很好的落實。比如說在學習“為家庭創造快樂”的內容時,教師就可以將國學經典著作當中的“孝順”的有關內容穿插進去。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借助一些課外活動來鼓勵小學生自己制作一些感恩的卡片,在卡片上寫上一些國學經典中的典型句子。比如說讓每一個學生為自己的母親送上一張感恩的卡片,在卡片上寫上類似于“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這類的感恩母親的詩句。教師通過開展這些小活動,可以提幫助小學生培養自己的感恩意識,增進學生與父母之間的感情,在日后的生活當中學會如何感恩他人,幫助他人,從而可以更好地生活。
三、 國學經典誦讀,對學生展開良好的誠信教育
保持誠實守信的準則是每一個人的基本原則之一。而在目前看來,在全社會的范圍內仍然存在著很多對學生心靈造成傷害的一些不誠信的危機,所以對學生進行良好的誠信教育是小學教育工作十分重要的一個環節。只要幫助小學生樹立誠信意識,教育學生誠信做人才會讓學生遠離社會上的不誠信的行為,不被這些行為所感染侵襲。在對學生進行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教師需要結合誠實守信的教育內容來對學生進行做人的準則指導。比如說在三年級的課本當中,有一節課叫作《我和同學》,這節課的主要內容就是教學生如何正確地認識自我的同時和同學發展良好的關系。教師就可以在上課之前讓學生在《弟子規》和《增廣賢文》當中去尋找和他人如何相處融洽的內容,并且在上課的時候合理的穿插這些內容,讓小學生能夠了解到怎樣和他人相處,和他人相處時應該做到的一些事情。讓每一個學生學會在與人相處時要遵守誠信是十分重要的,讓學生在誦讀國學經典,不僅增加了學生的知識,還培養了學生誠信的品質。
四、 國學經典誦讀,落實學生的愛心教育
無論處于哪一個時期,關于愛心教育都是十分重要的一個小學生的教育主題,對學生們進行有關愛心的教育,需要從大的地方左眼并且從小的事情做起,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夠正確地熱愛自己的家鄉,自己的學校乃至于整個社會以及身邊的所有生物。在小學的教材當中,涉及愛心教育的內容十分豐富,比如說,《我愛家鄉的山和水》《伸出愛的手》,小學教師在對其進行教學的過程中,可以結合我國的國學經典當中的有關“以愛己之心愛人”的內容來進行講解,會大幅度的提高教學效果,并且讓學生感受到我國傳統文化當中的愛心精神。除此之外,適當的結合愛心教育的內容,教師還可以通過組織互動小組的方式,讓組內的同學相互幫助,還可以幫助他人。在小組成立之后,在學校的范圍內,甚至是學校的周邊都可以做一些愛心活動來增加對社會的貢獻。在傳送經典的過程中讓學生學會愛心的重要性,從而培養自己有關愛心的精神,讓學生用善意的眼光去看待這個社會,有助于學生今后的發展,更好地在生活當中發現真善美。
五、 國學經典誦讀,培養學生愛國精神
愛國主義是一個永恒不變的話題,我國的經典文化著作當中有許多都是關于愛國的著作。不論是哪一個時期都有許多的愛國詩人,他們許多的作品里都流露出了自己愛國的情懷。讓學生對這些經典作品進行誦讀,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愛國精神,并且培養出自己的愛國精神。讓學生意識到“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責任感,讓他們明白即使現在社會安定,但是也要有居安思危的這種緊迫感。通過誦讀國學經典來培養學生的愛國精神,可以讓學生更加努力地學習,更加明白自己所肩負的民族責任和歷史責任,為日后壯大國家力量而做出貢獻。
六、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教師對學生進行國學經典誦讀的教育中,其重點的目標就是起到教育育人的目的,讓每一個學生都在實踐的過程當中感悟到誦讀國學經典是可以幫助自身形成良好品質的。讓教師和學生都在讀書的過程中直面經典,在經典的文學當中了解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讓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的傳統文化滲透到學校的每一個角落,讓每一個學生的成長都受到良好的積極影響,培養良好的品行。
參考文獻:
[1]陳韻竹.粵方言區小學語文經典誦讀教學研究[D].廣州:廣州大學,2018.
[2]張霞.國學經典誦讀與小學生養成教育相融合的研究[D].呼和浩特:內蒙古師范大學,2011.
作者簡介:
陳世忠,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長順縣白云山中心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