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化時代已然降臨,面向未來,企業數字化組織應實現各部門、各維度上的全面數字化轉型。在理想愿景中, 各個部門應實現基于信息及數據流通的業務賦能、面向用戶及商業伙伴的統一規劃和協同運營、并具備前瞻創新的數字化思維模式,全面實現技術、業務、人才等方面的數字化轉型。
許多企業在轉型過程中均成立了有別于傳統業務部門的新型實體部門:傳統業務部門利用專業經驗和運營資源,較為獨立地實現自身的運營目標,被稱作“縱向部門”;而新型實體部門則通過不同方式與各個縱向部門進行合作,并在此過程中為縱向進行數字賦能、促進業務協同、培育數字化的適應性思維,被稱作“橫向部門”。
橫縱部門相互交織,如同生命體的DNA一樣,形成了“雙螺旋”結構(圖2):其中一支為傳統的縱向部門,例如產品、市場、銷售、售后等;另一支則為新設立的、攜帶數字化基因的橫向部門。橫縱部門在數字化“雙螺旋”結構中分別扮演著不同的角色。


● 縱向部門:重點掌握人、財、物等經營資產(如業務專家、營銷預算、生產設備等),并積累了豐富的專業知識和業務經驗,側重于經驗驅動。
● 橫向部門:重點掌握信息資產(如經營數據、用戶洞察、商業伙伴反饋等),專長于數據分析并具備洞察能力,側重于數據驅動。
橫向部門具體可通過三種方式為縱向部門注入數字化DNA中的不同成分:
談及數字化轉型,首先離不開數字技術的應用以及對業務部門的賦能。傳統企業可以從物理維度出發,成立橫向部門并扮演動力推進器的角色。一方面統一匯集、分析各縱向部門的業務數據和信息,另一方面基于包括數據分析在內的數字工具提供及時、有效的數據洞見,從而助力擁有專業經驗的縱向部門提升業務能力、有效實現數字賦能(Digital empowerment)。
在數字化轉型過程中,縱向部門不僅需要對各自業務進行數字賦能,還需通過相互協同為企業整體創造更高的價值。傳統企業可以從化學維度出發,設立橫向部門并扮演協同催化劑的角色,通過在統一的數字化平臺上進行用戶運營及商業伙伴賦能,積累豐富的數據資源并從中挖掘業務機會,催化縱向部門之間的“化學反應”并充分利用其運營資源,從而有效挖掘用戶價值、全面賦能商業伙伴、深度激活業務協同(Need for collaboration)。
面向未來,傳統企業除了實現數字賦能和業務協同,更需要培育具有適應性的數字化思維。傳統企業可以從生物維度出發,成立橫向部門并擔任思維培育室的角色,一方面負責開展具有前瞻性的洞察分析(如用戶體驗創新、前沿技術應用等),為縱向部門指引方向;另一方面負責牽頭成立跨部門的數字化項目團隊,通過用戶體驗、產品開發、業務場景等方面的創新設計和試點,在實踐中培育適應性思維(Adaptive mindset)。

上述三種數字化基因注入方式的必備條件各有不同,且分別側重數字化DNA的不同元素:
● Digital empowerment:“動力推進”側重為縱向部門進行數字賦能,練就數字化組織轉型之“術”。
● Need for collaboration:“催化激活”側重促進縱向之間的相互協同,闡釋數字化組織轉型之“法”。
●???? Adaptive mindset:“繁衍孵化”側重為縱向部門培育適應性思維,點明數字化組織轉型之“道”。
*資料來源:波士頓咨詢公司《破譯數字化的遺傳密碼——傳統企業組織轉型的“雙螺旋”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