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唯
【摘 要】本文主要通過傳統服飾展演中的面料、色彩、配色、圖案、結構設計、工藝等與現代多媒介服飾展演進行比較,通過視覺、聽覺、嗅覺、空間與新媒體現代科技的手段來展示不同以往的多模態展演,給人以沉浸感的體驗。
【關鍵詞】傳統服飾;現代服飾;媒介;展演
中圖分類號:J5 文獻標志碼:A? ? ? ? ? ? ? 文章編號:1007-0125(2020)04-0119-01
麥克盧漢有一句名言:“媒介就是信息。”意思就是新的媒介對個人和社會產生影響,要大于它的實際使用。麥克盧漢著力分析的是電視,但是本篇文章著重分析的是傳統服飾媒介展演與現代服飾多媒介展演。中國人習慣把日常生活概括為“衣食住行”,服飾排在了第一位,由此可見它在生活中的重要位置。
一、多媒介服飾展演的表現方法
多媒介展演即通過多種不同媒介來對服飾進行全面沉浸式的表現。通過“視覺”——運用新媒體3D MAPPING技術把想表達的思想、創意投放在衣服或者場景中。比如想表現科技感的服飾,首先在面料上可以選擇鐳射反光的新型面料,通過不同的燈光打在服飾上,加上提前做好的特殊效果投在服飾上,這樣給人們帶來科技體驗;通過“聽覺”——比如展示的是民族元素的服飾,可以適當放一些當地的民歌或者當地的特有音樂來呼應服飾,增加代入感;通過“嗅覺”——就是人們在觀展的時候聞到的氣味,和作者想表達的感覺形成呼應;通過“空間”——在靜態服飾展覽中,運用燈光舞美以及3D MAPPING的技術應用,使空間感和服飾產生呼應;通過“新媒體”——采用VR+AR技術,利用電腦模擬產生一個三維空間的虛擬世界,也可以在手機上360度觀看此次展覽及服飾,讓觀眾可以真實感受。在靜態展中也可以通過“觸覺”來進一步了解設計師創作服飾的想法與過程。比如在展區入口擺放電子設備,讓觀眾進行觸摸觀看,里面展示的是在創作中的一些實驗視頻、拍攝花絮,或設計服飾的靈感來源、創作背景等,這樣會使觀眾更加能理解設計師的創作。
二、從不同方面分析傳統服飾與現代服飾的區別
(一)面料材質
傳統服飾的選擇比較單一,如棉布、麻布、絲綢等。
現代服飾在此基礎上加入了呢絨、皮革、化纖、混紡等,在科技的時代里,人們研發出了天絲面料、3M防水摩絲面料、TNC面料、太空棉、杜邦紙,以及一些復合面料,最近比較流行的鐳射PU面料在服飾中有很多應用。復合是常用的改善增強面料耐久性,從而起到保護面料的方法,單一面料很容易被沾污、磨損、弄亂、撕裂等。
(二)色彩
傳統服飾色彩在配色上會用高純度、強對比的配色,強烈的對比色在金、銀、黑、白等中性色的緩沖配合下,使服裝富麗堂皇、樸素大方。而現代的服飾色彩顏色豐富變化,每一年國際上都有流行主色,如近年來的霧霾藍、豆沙粉、焦糖色、草木綠、紫外光、珊瑚色等。在配色上近年來較流行“莫蘭迪”色,即高級灰色調。
(三)圖案
傳統的服飾一般如二方連續或四方連續的幾何紋樣、花紋居多,還有米字格、十字格、田字格、井字格、九宮格、X形格、回字格等結構。現代的服飾圖案在傳統服飾圖案基礎上有很多的創新,比如一些抽象夸張的圖案、文字等。
(四)結構設計
傳統的服飾幾乎采用平面裁剪的方式來制作服裝。而現代的服飾則會采用意大利或日本的立體裁剪的手法,或者立裁和平裁相結合的手法來制作服裝。這樣制作出來的衣服更具有創造性,比如現代很多創意造型的褶皺、堆積等用立體裁剪的手法很容易制作出來,更容易激發設計師的靈感。
(五)工藝
傳統服飾一般是傳統縫制和手工工藝,如刺繡,印染、鑲嵌等。而現代服飾的工藝在此基礎上增加了毛線繡、膠印、貼布繡、絲網繡、立體線繡、珠片繡、發泡畫、燙畫、數碼印花、金屬貼片、立體印花、立體膠粘等。在設計創作服飾上有了更多的想法與創意,增加了服飾的層次感、設計感、時尚感。
(六)展演
傳統的服裝展示演出一般是拍成圖片或實物靜態展示,還可以穿在模特身上通過走T臺來表演服飾。而現代服飾通過多媒介展示會讓觀眾更有沉浸感、代入感。在靜態展中不僅在空間上打造視覺效果,還可以播放動畫人物穿著設計的服裝模擬走T臺的效果,動靜結合,使靜態展更加豐富。在動態展的時候,現代服飾一般還是以走T臺為主,不過T臺的布置不局限于在一個特定的空間,如CHANEL就把秀場放在了樹林里。當然,在室內走T臺還是占大多數,那運用新媒體技術,比如想展示海洋的主題,通過電腦調試好點位后,在模特出場時,可以在模特的服飾上加上有關海洋的元素,觀眾通過AR技術 可以看到模特的身邊有海洋動物圍繞著,給觀眾一個沉浸感的體驗。當然,這些都是為服飾起到輔助作用,現場要分清主次。
三、結語
綜上所述,21世紀是一個信息化的時代,帶給服飾行業一個新的概念,一個新的模式,一個新的設計理念。多媒介服飾的展演將新媒體技術充分應用其中,讓人們可以感受到多維動態的呈現,與此同時,將視覺、聽覺、嗅覺等充分融入其中,讓人們借助不同器官對信息進行獲取。這不僅僅是新媒體時代帶來的體驗,更是服裝設計師們進行不斷創新所帶來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