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
我和女友在一起半年,因感情不合想分手,她趁我醉酒時,拿修眉刀威脅我,并以自殺相逼,讓我寫下欠條:“魏某某欠段某某2萬元,一年內還完,簽名魏某某,年月日”,欠條上我的名字與身份證名字不符,且沒有借錢的事實,我需要為這張欠條負法律責任嗎?
答:
我國《民法總則》第一百四十三條規定,具備下列條件的民事法律行為有效:1.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2.意思表示真實;3.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不違背公序良俗。簡單來說,欠條不符合以下任一條件即視為無效:1.欠條要求有明確的欠款人、債權人、金額等必備內容;2.欠條內容必須是作為欠款人的真實意思表示;3.欠條的內容以及欠條產生的過程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不違背公序良俗。如果對方到法院起訴要求你承擔償還責任,她需要提供能夠證明借貸法律關系存在的證據,且應當有明確的被告。雖然你寫了欠條,但并不是出于自愿,即不是你的真實意思表示,如果你與女友之間也不存在借款的事實,且欠條署名與真實姓名不符,那么該欠條則屬于無效,你無需承擔償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