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虹
摘 要:在幼兒園主題文化區的創建中,越來越多的教師開始重視從實際生活中選取素材,用本土文化、民俗資源來不斷擴展幼兒園主題文化區的內容。文章主要利用福建省德化縣當地豐富的陶瓷文化與資源,構建良好、自由且舒適的幼兒園主題文化區,引導幼兒更好地參與我國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的學習。
關鍵詞:陶瓷資源;幼兒園教學;主題文化區
中圖分類號:G612 文獻標識碼:A 收稿日期:2020-01-13 文章編號:1674-120X(2020)04-0128-01
一、陶瓷資源與幼兒園主題文化區
(一)德化本土陶瓷資源和文化簡介
福建省德化縣是我國著名陶瓷文化的發祥地之一。隨著歷史變遷,德化陶瓷資源留有不同時代的印記,并不斷地演化、發展。如宋元時期珍藏的青白釉蓮花紋瓶等瓷器,不僅凸顯出該時期獨特的輪制、模制和胎接成型的技術,也蘊含了我國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獨特的精神魅力。明清時期的德化陶瓷業又得到了一定擴展,陶瓷文化也極其豐富。而直到清朝,德化所產的青花瓷在全國陶瓷市場中“獨領風騷”,享譽全球。
教師可通過引導幼兒了解德化的陶瓷文化發展歷史、制作技藝、大師文化、藝術作品、陶瓷旅游等內容,創設陶瓷特色的幼兒園主題文化區,依托區域活動的操作性、趣味性、創造性、自主性等特點,讓幼兒在游戲中發現與感受家鄉的陶瓷文化,激發幼兒感受、欣賞、創造的能力。
(二)幼兒園主題文化區的概念
幼兒園主題文化區,主要指的是圍繞一定的主題,將一系列相關的文化聚齊其中,具有鮮明文化形象的區域。本文所指的“幼兒園主題文化區”是指結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利用陶瓷資源創設相關區域,如“陶瓷茶具城”“陶瓷文化小鎮”“幼兒陶瓷博物館”,讓幼兒在區域中自主學習。例如,“陶瓷茶具城”的創建,既可以讓幼兒從購買者的角度了解到德化當地著名的陶瓷種類,以及各類陶瓷所具有的特征和文化魅力,也可以使其從銷售者的角度掌握基礎的德化陶瓷發展歷史和制作技藝,在游戲中感受德化當地的陶瓷文化。
二、利用陶瓷資源構建幼兒園主題文化區的策略
(一)結合幼兒興趣,合理設置主題
在利用陶瓷資源設置幼兒文化教育主題時,要站在幼兒的角度,貼合實際的陶瓷資源,設置具有吸引力的主題。因此,筆者建議教師在設置具體的文化教育主題時,可以根據德化陶瓷的不同種類、發展歷程、各時期的陶瓷特征和燒制技術來設置相應的主題文化區,如根據德化陶瓷種類的不同,設置“陶瓷拍賣大賽”這一主題活動,要求幼兒根據所展示的不同種類陶瓷圖片,結合自己的猜想,分別給出限定范圍內的拍賣價格。此主題的文化活動,可以引導幼兒分辨不同種類的陶瓷,了解不同種類的陶瓷所處的歷史文化背景,從而加深對德化陶瓷文化的喜愛和欣賞。
(二)以陶瓷文化為載體,擴展主題教學內容
教師在利用德化陶瓷資源創建幼兒園主題文化區時,要在“陶瓷資源和文化”的這一載體上,不斷引入新的內容,擴展傳統的主題教學內容,這樣才能更好地推動幼兒教育的創新發展。筆者建議跳脫于傳統的“欣賞”與“鑒賞”德化陶瓷的方面,而將主題文化區的創建焦點放至“動手實踐”這一方面,也就是在創建幼兒園主題文化區的過程中引入實踐探究性教學活動。教師在介紹了德化著名的陶瓷資源和文化后,可以準備一定的泥條和泥板,鼓勵幼兒大膽嘗試,捏制出自己喜歡的陶瓷形狀。幼兒自己動手制作陶瓷,不僅可以在輕松、自由的環境與氛圍中了解到德化著名的陶瓷,更能鍛煉動手操作與協調能力。同時,在鼓勵幼兒嘗試捏制德化陶瓷之后,教師還可以大膽嘗試開展“有趣的表情”陶藝活動,引導幼兒仔細觀察身邊人們的表情,啟發幼兒通過泥條制作屬于自己的“小臉”作品。
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對本土獨特的陶瓷資源和文化有著正確且全面的了解和掌握,且在其中融入自己對本土陶瓷文化的思考,避免“千篇一律”的教學活動,創建幼兒園自己獨特的主題文化區,引導幼兒的學習與發展。
參考文獻:
[1]劉晶,艾小靜.磁州窯文化融入幼兒園班本課程的實踐研究——以“磁州韻,家鄉情”大班主題活動為例[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9(7):234-235.
[2]邱艷靜.淺談幼兒園班本課程的構建[J].延邊教育學院學報,2017,31(6):151-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