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立華
說起中國古代的皇帝,有書法特長的可不少呢。唐太宗李世民,清代的康熙皇帝、乾隆皇帝等,都是書法高手。但在眾多帝王中,有一位皇帝不僅稱得上是有名的書畫家,而且還白創了一種書體,他就是宋徽宗趙佶。
宋徽宗喜好書畫,天賦極高,擅長畫花鳥畫,書法也非常有特色。他最早學習黃庭堅的字,后來又轉學薛稷(jì)和褚(chǔ)遂良的書法。宋徽宗勤學苦練,在總結前輩書法家經驗的基礎上,獨創的瘦金體充滿了藝術個性。他的瘦金體字形如柳葉鉤刀,字體堅挺,頓挫有致,又兼具清雅秀麗的感覺。

宋徽宗趙佶像

瘦金體《稼芳依翠萼詩帖》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瘦金體《閏中秋月》 故宮博物院藏
上面那幅《秾(náng)芳依翠萼詩帖》字大近5寸(約16.7厘米),每列2個字,共有20列。帖中的字結構瀟灑,筆致勁健,是瘦金體的代表作,也是傳世的宋徽宗書法作品中字最大的一幅。
宋徽宗寫書法有個愛好,在題名的時候,一般不直接寫自己的名字,而是會寫上非常奇怪的、誰都認不出來的字作為落款。原來呀,他題的是“天下一人”4個字。據人們解釋,宋徽宗的意思是說自己既是萬人之上的皇上,又是書法和繪畫的天下第一人。你瞧,宋徽宗這個人對自己的作品還真是充滿了自信呢!
除了瘦金體,宋徽宗的草書也寫得不錯。他的草書作品中最有名的是《千字文卷》。值得一提的是,這幅作品使用的是整張描金云龍底紋白麻紙,這種紙是宮廷特制的。據記載,制作這種特殊的紙需要上百道工序。
《千字文卷》寫于宋徽宗40歲那年,正是他書法風格逐漸成熟的時候。作品中的書法筆勢流暢奔放,變換多姿又起伏跌宕。如果你仔細品味,還能感受到蘊含其中的好像音樂節奏般的美感呢!一位皇帝能有這樣的藝術造詣,實在了不得!

“天下一人”款

草書《千字文卷》(局部) 遼寧省博物館藏

草書《七言詩紈扇》 上海博物館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