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克布克
生活在100多萬年前的原始人想吃我們可不容易,因為我們出現在大約1萬年前。
今天的晚餐有趙小野的最愛——雞湯。他覺得雞湯實在是太好喝啦!但是,他突然很想知道:原始人也是這樣喝雞湯、吃雞肉的嗎?
這個問題……讓我們來看看中國烹飪的發展歷史吧!
人類在沒有學會用火的年代,想吃生肉還挺困難的,捕獵充滿了危險,野果、野菜才是最好的食物!直到有一天,閃電或別的原因讓森林燃起了火,動物被燒焦了,散發出香味。正是這種香味,讓人類走上了吃熟食的道路。


把動物皮鋪到挖好的土坑中,加入水和食物,再陸續將燒熱的石頭投入,使水沸騰,生肉就逐漸熟了。
在石板下生火加熱石板,再利用石板煎烤食物,這就是最早的“石板燒”。


用泥巴將食物包裹起來,再丟到火堆中燒,這種烹飪方法叫“炮”。
將肉穿在木棍上燒烤,這樣就能輕松地掌握火候,肉食不易被烤煳。


新石器時代,人類開始用泥巴燒陶,陶器的出現使烹飪技術向前邁進了一大步。
新石器時代晚期,人們開始冶鑄青銅器。到了商周時期,青銅材質的炊具、餐具也開始出現。剛造出來的青銅器是金黃色的,因為氧化作用,數千年之后表面會被綠色的銹覆蓋,所以才有“青銅”的說法。

戰國時,鐵器逐漸普及,鐵質炊具開始出現!蒸和煮的烹飪方式也漸漸流行起來。
秦漢時期,因為人們開始大規模使用延展性良好的鐵,所以釜的質地變得輕薄。此時,人們建造了灶臺,房子里也漸漸有了廚房的位置。

從隋代開始,瓷盤、瓷碗、瓷杯等瓷質餐具逐漸成為餐具的主流。它們跟我們現在使用的瓷質餐具已經十分相似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