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群嚴 程晨

創新是什麼
是破舊立新,是永不止步
於施維展先生來說
創新是一家工廠進步的靈魂
五年前,他銳意創新
從生產、經營、管理、技術等進行全方位改革
推出新的主打產品——烙畫筆
令烙鐵這一傳統行業有了新的定義
令烙畫這一傳統藝術有了新的表現方式
更令其旗下工廠“高頻”有了騰飛的不竭動力
引領業界,展翅於世界市場
在傳統上下功夫,以創新贏得市場
“如果五年前不大膽創新,或許今天人們就看不到高頻了。”
創新是一個永恒的話題,若用於傳統行業,更能凸顯出其非凡的創造力和蓬勃的生命力。毋庸置疑,高頻電業有限公司執行總經理——施維展先生對此頗有發言權。因為,由他不斷改革、引領業界的“烙畫筆”,助推著烙畫,讓這一古老的藝術形式有了全新的藝術創作手法。
烙畫,是我國民間珍貴的稀有畫種,堪稱“中華一絕”。早在上世紀九十年代,作為電烙鐵行家,施維展先生就一直有生產一些簡單的烙畫工藝品遠銷海外,因銷量不大,也未曾引起他大量投入。後來,由於其專注的工業烙鐵行業受到沖擊,他未雨綢繆,開始尋求新的出路。
一個偶然的機會,施維展先生發現烙畫筆在海外很多家庭用戶的DIY市場廣闊,遂決意將其原本就有生產的烙畫筆進行改良。如何從家庭用戶的角度進行改良和創新呢?這成為他當時亟需解決的問題。為了找到改良之法,他在市面上廣招人才,無果。無奈之下他在工廠里內招,有一名廚師毛遂自薦,沒想到這位有過美術功底的廚師竟然成為了改良烙畫筆的關鍵人物,他就是陳東敏。“改良之前的烙畫筆粗糙難用,氣得他一邊畫一邊提出改良意見,從而在使用中給了我們許多有效意見。”施維展先生為此專程成立烙畫筆研發室和研發小組,針對陳東敏的反饋意見一一改進。從恒溫到變溫,費時一年,終於研發出適應初學者和資深畫家使用的好用、耐用、易用的烙畫筆,使這一古老創作方式具備了前所未有的表現能力。成功研發以後,烙畫筆也成為了其公司的新拳頭產品。
有了拳頭產品,未曾想出口卻受阻,這讓施維展先生吃了閉門羹,“最開始銷售不理想,不同國家有不同的安規認證,我們出現在烙畫筆行業又算是新品牌。”為了扭轉局面,他一邊貼牌生產,一邊慢慢地樹立自家口碑聲譽,最終帶動公司成功轉型,也使“高頻”成為了歐美、澳大利亞、俄羅斯、南美、非洲等地的烙畫筆主要生產商!
堅持做品質,是施維展先生開工廠數十年的自我要求。正因為如此,才讓他在近期遭遇中美貿易戰,還能逆勢高走。在一些歐美國家,產品在短時間內壞了還可以換新,零售商若是售賣質量不過關的產品,無疑加大了成本,索性轉賣價格相對高但質量更有保證的產品,從而讓施維展先生獲得了長期的穩定訂單。
在管理上下功夫,以創新贏得主動
“我們的管理越來越簡單,為什麼?是因為善於做減法。”
“如果讓我拼價格,我拼不了,如果讓我拼質量,我有信心。可以說,當下我們不是出售產品,而是在出售公司形象。”為何施維展先生有如此信心?這得益於他在工廠運作上健康有序的管理。
“說起在傳統行業的創新,我們主要體現在兩方面,除了產品,第二就是生產自動化。五年前,隨著人工高漲,我們投放了大量資源在研發自動化生產上,前後花了不少心血,不過在人工高企的當下,幫了我們不少的忙。其一,能平衡我們對人工增長的需求。就我們當前的管理力量,管理400名工人是最適合的,因而訂單增加,我們就再加大自動化機臺的生產,最終將所需人手控制在400人;其二,自動化機臺,目標在一年內回本,且在無訂單時無需更多開銷。”
如此一來,在他人面臨工廠難做、工人難管的局面時,施維展先生卻輕鬆自如。當然這還得益於他在管理上的創新。“做減法”是其在管理上的智慧所在,“我們會將工作中不合理的部分去掉,再加入合理的部分。”原來,他在工廠中設立了“提案獎”,讓工人放心大膽地提出工作當中不合理的部分,“例如,機器的改進、部門間的互動等,由工人提出的提案經過討論後會進行運行期,如果真的提升了效率,提案者將得到獎勵,且每年年終還會評出最佳的三個提案,再進行獎勵。”
在提案獎的鼓勵下,不但大大調動了工人們的勞動積極性,還大大地調動了工人們的工作創造能力,而工人們積極地提案,令得整個工廠的運作越發順暢,而管理越發輕鬆。“雖然給提案者發了獎金,但實質上提升工作效率為公司減去了更多無價的成本,而頒獎給予員工們的是認可和信任,也讓他們有了更強的歸屬感。”
多年的管理經驗,令施維展先生形成了一套管理原則並嚴格執行,實現了在管理上的監控。“我們每一個部門會有一個周日常表,每周都會匯總到我這裡。若碰到問題,大家就針對該問題碰頭,重新評估,再一一分析、記錄和解決,制定新的流程和計劃。”他指出,幫助大家解決工作上的困難,其實就是幫助工廠的發展,要謹慎用心對待。“當行之有效的管理大原則定下來並嚴格執行,管理就輕鬆了。”
“做工業這麼多年,最大的收穫之一是參加了東莞市長安外商投資企業協會。每年,通過東莞市長安外商投資企業協會促進在內地的港商有非常理想的交流和溝通,令到大家不再是單打獨斗。2019年,協會做了一個總結,將上一年定下的20個項目全部完成。其中,協會組織參觀了會員單位,使大家在互動中學習,資源共享,共同進步。”
未雨綢繆,讓工廠在可控下發展
“父親告訴我兩條經商法則,一是誠信,二是量力而行。”
時至今日,烙畫不但在中國成為了一種風格高雅的藝術欣賞品和國際友人的饋贈禮品,而且還備受世界各地人民的喜愛。不得不提,靈活先進的烙畫筆的不斷銳意創新,讓烙畫這一古老的創作方式具備了前所未有的表現能力,意義非凡,同時也改變了一些人的生活。
據悉,陳東敏在推動烙畫筆改革的過程中,不斷精進畫藝,由他創作的烙畫《白尾鹿》獲得第十三屆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光明新區專項活動、第三屆烙畫展覽交易會的銀獎;《窗系列之遠方》獲得第十四屆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期間配套文化活動第四屆烙畫展覽交易會的金獎,成功轉型為畫家。
“經過一次次的更新換代,我們希望我們的產品能帶給用戶一個快樂的使用體驗,而烙畫筆是我們的主打產品之一。”除此之外,施維展先生還同時研發出了燙金筆、烙皮革畫筆、切割發泡膠專用器具、蠟燭機等,擁有StarkTex?、Hot Craft Hobby?、Takumi?等知名熱銷品牌。
“做工廠無法保證能長期運作,因而我們每年都會思考一件事:什麼情況下會令到我們無法繼續下去,在來年就要避開。為此,我們會對未來的環境或者每一件產品作相應的預測,適時作出改變。”除了這種未雨綢繆的憂患意識,施維展先生的經營智慧一部分還來自父親的教誨:“父親給了我兩大經商教誨,一是誠信,無論何時,誠信不能破產;二,少使用銀行貸款,這決定了我的工廠不會發展得很大很快,但能肯定的是,工廠會在我的可控范圍內穩固發展。”
穩扎穩打的施維展先生,經營工廠30多年,而其中的智慧和管理之道,都圍繞著“創新”兩字展開。說到創新,以不變應萬變,這正是符合時代的呼喚、社會的需要,也正如此,他才能帶領著“高頻”不斷發展,成為了行業中的常青樹,追逐事業上一個又一個新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