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廣
2020年初,人們對今年A股的表現充滿了憧憬。對外,中美貿易戰達成了階段協議,內部市場以5G領頭的科技股和新基建崛起,這些使得無論買方還是賣方都一致看多。沉浸在成功夢想的人們沒有注意,或者說沒有在意元旦前后那一則關于武漢地區的不明肺炎的消息。
春節前后,人們不斷讀到更多的嚴峻消息,使得A股市場處于恐慌之中,這導致開市第一天重挫。不過中國開始了堅決舉國抗“疫”,A股格外給力,幾乎收復了全部失地。在這段時間內,國外市場表現也很好,到2月中旬結束,都創出了歷史新高。
大多數觀點認為,中國控制疫情良好,大約可以在4月份恢復正常。盡管歐美開始有零星確診案例,但并沒有引起足夠重視;反之,吉利德研發的瑞德西韋還成功治愈了一名美國感染者,這鼓舞了所有的投資人。市場仍然彌漫了樂觀的情緒,幾乎沒有人意識到黑天鵝的災難到來,也沒有人做好準備,與病毒進行一場更為艱巨、更漫長的斗爭。與此同時,沙特和俄國的石油爭端,重挫國際原油價格,隨之而來的歐洲和美國疫情爆發,引爆了全球資本市場暴跌,其跌幅之大,跌速之快,也是歷史罕見,難怪巴菲特都沒有見過如此情形。
在這場罕見的市場暴跌中,有幾個特點與以前格外不同。首先,全球性關聯暴跌,韓國看日本,新加坡看韓國,接著是歐洲,然后美國;第二,全部跌幅巨大,短短兩周,美股向下熔斷4次;第三,沒有資產蹺蹺板,全部資產都被拋售,包括黃金這樣的避險工具。以往股票市場暴跌,投資者總要轉移資金到避險或者替代投資品,例如債券或者黃金。這次是全部拋售,只要現金,而且是美元。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投資現象?這歸于兩個原因,一是這次黑天鵝并非純粹的經濟現象,二是非零和博弈的“囚徒困境”。
我們先來看第一個原因。以往資本市場黑天鵝,往往是企業、行業或者整體經濟出現意想不到的經營困難或者衰退,嚴重一些的有俄羅斯國債違約、美國911事件,等等。這類黑天鵝可以在短時間摧毀一個企業或者整個經濟衰退,從而引發股災。但這類事件仍然是純粹經濟事件,也就是說,當資金援助到位或者經濟信心恢復的時候,股市也就穩定下來,重拾漲勢。但新冠病毒的黑天鵝事件,并非純粹經濟活動事件,它讓經濟停擺,特別是第三產業。而對于美國這樣制造業外流,主要是服務業貢獻大比例GDP(占比80%)的國家,無疑是摧毀式的打擊。與人類對手不同,跟病毒也沒法談判,這讓我想起《三體》一句話“毀滅你,與你何干”。這種對經濟摧毀式的破壞預期,是股市整體重創的主要因素。
第二個原因——博弈論的“囚徒困境”,是造成所有資產被拋售的原因。在此之前,有著名的美林時鐘理論,也就是在不同的投資品種(股票、債券、大宗商品等等)在經濟活動周期性的興衰中,可以交替投資,理論上可以獲得長期正收益。但這次連黃金這樣一路走高的避險工具也被拋售,重挫超過10%,證明美林時鐘在疫情黑天鵝事件中失效了,也是巴菲特感嘆“活久見”的所在。但它也符合投資邏輯。“囚徒困境”是非零和博弈(存在雙輸或者雙贏的可能)一個典型的例子,具體模型就不展開討論。通常的股票市場是,投資人A和B都在股票市場,當不確定對方是否拋售或者堅持持有股票時候,只有拋掉現有的股票才能安全,那么兩個人都會拋掉,加劇了市場的下挫。而這次持有股票的投資人A,持有債券的B,以及持有黃金的C,以此類推,因為大家都知道經濟存在停擺可能,都不確定其他人會不會接手自己的資產,或者判斷對方很可能根本不進入自己市場,那么最理性的方法,就是把自己手里的資產也盡快變現。
這樣能夠解釋市場瘋狂的非理性拋售,同時也可以推斷在近期一個月或者兩個月內,現金為王,盡可能保存實力,等待機會。美聯儲看到了這種“囚徒困境”博弈的多輸結果,所以等不及開會,就發布了零利率政策。利率是貨幣價格,這個相當于告訴投資人,持有現金不會有任何未來價值,鼓勵人們仍然持有資產。零利率實際上是對投資人的一種威脅,好比說你持有現金將沒有任意意義,類似如果囚徒不交代罪責,要加重刑罰。這除了因此市場恐慌,不會有任何效果。市場認為各項資產都將為負,即使利率是零,仍然要接受現金,形成了“囚徒背叛”,于是仍然不斷拋售資產。
破解“囚徒困境”的另一個方法是,只有打破囚徒之間的信息,或者改變規則,比如一個囚徒交代,另外一個也交代,那么都不會獲得懲罰,這樣囚徒就會積極交代。美聯儲的“無限量寬松政策”,相當于減輕了持有資產投資人的風險,告訴市場,對于任何市場,都會有流動性去買你的資產。于是短短幾天,市場開始反彈。這就是美聯儲政策背后的邏輯。不過筆者仍然認為,在疫情沒有掉頭或者結束時候,“囚徒困境”仍然沒有完全打破(這個涉及到國際合作的“囚徒困境”模型)。這一點,美國決策者也清楚看到,如果不采取平衡本國經濟和抵抗病毒,對自身經濟的打擊是極為沉重的。因此,破解“囚徒困境”的第三種方法,就是恢復經濟流動,這是在美國這樣的國家不得已采取的措施。預計在4月份可見分曉。
如果現在做投資建議,通觀全球化下,大部分經濟停擺不可避免,持有現金仍然是投資的一種理性選擇。到什么時候可以重新進入市場,國內的省際隔離政策取消是一個標志,國際上美國的確診總人數不再增長或者變得很緩慢增長是一個標志,當然掉頭向下更好。這兩個標志是考慮A股和國際市場的一個分界線。至于出臺的各類刺激政策,只能在波段操作中用用,不會對市場產生明顯的推高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