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書甲
最近有個開了美股賬戶的朋友跟我說,本來進股市想賺點錢,結果卻見證了歷史的時刻:美股一周內兩次熔斷。
先給大家小科普一下,什么是熔斷機制?
按照美國股市的交易機制,紐約證券交易所、納斯達克及其他證券交易所在1987年10月份的股災發生以后推出了熔斷機制,并在1989年推出了一種后續機制。
當前美股熔斷機制的基準指數為標普500,三級熔斷的單項跌幅閾值分別為7%、13%、20%。
這意味著,當指數較前一天收盤點位下跌7%、13%時,全美證券市場交易將暫停15分鐘;當指數較前一天收盤點位下跌20%時,當天交易停止。
巴菲特老爺子活了80多歲才見過3次熔斷,而現在一星期就經歷2次熔斷,本來以為是黑色星期一,結果卻是黑色一星期。
因為全球疫情的爆發,3月12日美股狂瀉2353點暴跌10%,一周之內第二次熔斷。要知道,美股歷史上只熔斷過3次,第一次是在1997年,然后就是今年的3月9日和13日兩次。
巴菲特接受采訪時都說,活了89歲也沒見過這種場面。說實話,我沒有美股,我想大部分朋友也沒有。但美國股市跌成這樣,我們是很難保持吃瓜心情的。
美國作為第一大經濟體,聯通著全球經濟,當天歐洲市場跌幅都在10%左右,亞太也是全線暴跌,至少觸發了11個國家股市熔斷,韓國、日本、加大拿、巴西……
那到底何時才能結束暴跌呢?
3月13日消息,摩根大通策略師表示,當基本面顯示出改善跡象時,市場才會企穩,目前而言這意味著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率有所下降。
該策略師表示:“在當前環境下,根本原因是公共衛生危機,而不是杠桿或盈利能力危機。因此,疫情必須先達到高峰,然后美國和歐洲的COVID-19感染率放緩才行。”
該策略師確定了市場見底的3個條件:類似衰退的資產定價、投資者持倉出現投降式拋售,以及病毒得到遏制的跡象。只有這樣,投資者才能預測經濟增速和盈利預期下調何時才會終結。
很多人問我A股會怎么樣?
雖然A股有逆勢走向獨立的態勢,但我仍舊不想算命。不過,3000點咱站了10年,腳底下應該比美股踏實點吧。
客觀點說,美國歐洲股市技術上都已經跌入熊市,外圍市場已經形成一次股災。黃金石油比特幣都在暴跌,傳統避險資產在這個時刻不靈了。原因就是資本市場應該是出現了流動性擠兌。
大家手里都缺錢,都得賣東西換錢。關鍵時刻,才能體會什么叫做現金為王。當恐慌性擠兌消退,錢仍然會被扔出去,換成各種資產。能不能撿“血”籌碼,最后就看手里有沒有現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