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南辰

我的生命成長超乎一般的簡單,厚起一點臉皮,在這里說說吧。
從小在農村里就喜歡畫畫,也沒上過什么學,至今沒有所謂的社會工作經歷。一路跌跌撞撞,堅持著用繪畫的存在方式活了下來。
既然一無所有,就盡可能貼近自己的心茍且。
我是無論才貌和生活環境都簡陋到了極限,卻很長一段時間愛著詩詞里才子佳人的風花雪月和名士的風流倔強。于是總也好作一些虛淡飄渺的筆墨,擺出無病呻吟的姿態來。哈哈……
畫畫二十年來,感嘆覺得這事情真不是簡單的。自古以來,每個時代各個層面的人都把這活兒玩兒絕了,現在也是“百萬雄獅過大江”般氣勢如虹的職業場面。也曾一度“這事兒他媽不是我這樣人能干得了的”,無奈之后,無所能及。又白癡于社會奔忙,還得在這里泡著。沒有過“科班”訓練,都是買又便宜又舊的盜版畫冊揣摩,不時也看一些古畫展覽。懷著崇仰的心情,去過故宮和上海,杭州的博物館里,看了一瞬間,反而不如書上品味來得妥帖。聽多了李白、白居易、柳永、晏幾道、蘇軾的人生故事和狀態,喜歡王蒙、漸江、梅清等人的畫格,從此便不大喜歡現在這個世上的事情了。稍早去了八年蘇杭,逛山水園林,畫寺院古木。朝作夕拾,言盡癡心。在風里、雨里不停的寫生。剃了頭,著一身布衣,自謂高潔,畫也疏冷淡遠。不會活了,整個人惡心了自己一回……




接近四十歲了,漸漸畫出一個樣式,也沒看出成就的端倪,收入也沒什么改觀。但仍覺得磨練一些技術不是最重要的,作品跟人生似乎一個樣子。單就個體來說,它非常弱小,以至于沒有任何意義,也不像社會里講的那么多意義。我還覺得那些所謂的意義多少很無聊,或者有些欺世。這里只跟我怎么生長的,見過什么人,看過哪些書,又是不是用自己的心在思考,向往什么性情品格,怎么度過的一天有關。不愿去諂媚,也不作影響。不作善,亦不作惡。無論魏晉,管甚有漢。能安頓好自己,畫也就會有自己的光彩。
長這么大,經歷了兩次疫病流行,我都客居異鄉。能幸存下來,都感念上蒼護佑。在這恐懼的危難時刻,連自己的身體都不能左右,更不用談不著邊際的藝術。“亂哄哄,你方唱罷我登場”。從來就沒有過像花兒一樣在自然界里無為的開放,靜靜的生長。從不需要修飾成一個什么樣子,才會被善待。
甚荒唐。有來生,再不做人。回到泥土里化成花兒,在某處安然開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