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 靜
近些年,國家對農業產業的創新給予了高度重視。我國農作物種業發展已經進入了新階段,并提出了新的要求。國家為了加快構建新型農業創新體系,發揮基礎性、公益性研究對我國種業創新驅動的引領和支撐作用,支持有實力的企業建立全產業鏈的種業創新體系,鼓勵種業科技人才在科教單位和企業之間通過兼職、掛職、實施項目等方式雙向流動;加大農業科技創新條件能力建設,加快建設一批種業領域重大科學工程、重點實驗室、科學觀測試驗站、育種及種子生產基地,完善形成一批“布局合理、運行高效”的農業科創新平臺;強化種業科技國際合作,鼓勵我國種業具有優勢技術和產能的領域走出去,開發國際市場,以及在全球范圍內進行知識產權保護。
2017年3月科技部會同農業部、教育部、中國科學院聯合編制和發布了《主要農作物良種科技創新規劃(2016- 2020年)》。該規劃是為深入貫徹《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種業體制改革提高創新能力的意見》(國辦發〔2013〕109 號)和《國務院印發關于深化中央財政科技計劃(專項、基金等)管理改革方案的通知》(國發〔2014〕64 號)的精神,科學有效地推進農作物種業科技改革創新??梢姡瑖覍ΜF代農業發展戰略的重視程度,而河南省作為全國糧食大省之一,農作物播種面積一直居全國第一,其中2015年河南省農作物播種面積達到14425 千公頃,占全國總播種面積166374 千公頃的8.67%。因此,我們選取了鄭州鑫勝電子科技有限公司進行分析研究。
通過多方面的調查,對資料進行深入分析,先進行了開放性譯碼,然后進行了主軸譯碼,最后進行了選擇性譯碼,用“d++”序號進行譯碼。
鄭州鑫勝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長期專注于為糧食儲運行業用戶提供智能化技術、產品和應用服務的河南省高新技術企業,主要從事糧庫的信息化、智能化建設以及多功能糧情檢測系統(測溫、測濕、測蟲、測氣);糧情測控系統,在線氣體采集檢測系統,糧倉害蟲倉外采集檢測系統,智能通風系統,氣調儲糧智能控制系統,儲糧害蟲智能檢測終端等產品的生產與銷售(d1)。擁有1500 多平方米的行政辦公和設備組裝、生產車間和產品研發中心(d2),擁有露天試驗場一處以及高、低溫箱,數字示波器等一批先進的電子儀器及生產設備,并建有良好的原材料供應渠道,可在糧食儲運信息化、智能化技術領域為用戶提供成熟領先的行業整體解決方案以及多功能糧情檢測系統產品、儲糧害蟲智能檢測終端產品、智能通風、智能氣調產品等。還從事糧情測控系統生產和銷售;電子產品、計算機軟硬件的技術開發、技術轉讓和技術咨詢;銷售建筑材料、五金交電、化驗儀器、家用電器、辦公用品、日用百貨、其他化工產品以及倉儲設備(d3);計算機信息系統集成,建筑智能化工程設計與施工。2014年,產品“多功能糧情測控系統”獲河南省人民政府的“科學技術進步獎”(d4)。目前有技術工程中心、銷售管理中心、生產管理中心?,F有職工146人,技術人員92 人;中高級技術人員54人,其中高級職稱15 人,中級職稱25人(d5),初級職稱14 人;具有本科以上學歷員工占職工總數的85%,技術人員占職工總數的61%(d6),研發人員占職工總數的30%(d7)。與河南工業大學、國家糧食局科學研究院等高等院校和國家科研機構為重要科研背景(d8),立足河南、放眼全國,注重科技創新,堅持技術領先(d9),積極參與了眾多國家級、省級科研課題的研究與開發,在糧情多參數指標檢測技術、糧情控制技術、糧食儲運智能化領域擁有眾多核心技術、系列化的自主研發產品(d10),等等一次類推。
為了更好地理清概念,我們在貼標簽的過程中,對案例資料中的每一句話、每一個段落的核心意思進行了提煉和總結,并將這些提煉語句進行了現象定義。下面我們將折現現象定義上升為概念,并且將這些概念進行范疇化,將相同或相近的概念歸類到同一的范疇下,同時將這些范疇能夠用專業的術語進行最終的術語范疇化。將標貼中同時表達一個含義的進行歸納合并。對該案例總共標記了129 個標簽(用d+ 表示),將129 個標簽概括成個72 概念(用dd+ 表示),并進一步濃縮成了60個范疇(用D+ 表示)。具體過程例如:
開放性譯碼:d1 產品和糧食大省的行情相關——概念化:dd1 產品和河南糧食大省的行情相關(d1)——D1 產品和河南糧食大省的行情相關(dd1)。再如開放性譯碼:d2 注重研發——dd2 重視研發(d2、d10)——D2 重視合作研發(dd2、dd6),依此邏輯,將標簽概念進行濃縮,最終演變為62 個范疇,后續本文將陸續展開分析。
下面將進行主軸譯碼,即將開放性譯碼中進行范疇化描述通過各種邏輯關系聯系在一起。主軸譯碼過程的方法——典范模型,是主軸譯碼過程的一種重要工具,主要是通過典范模型建立起范疇之間的互相聯系,從而確定主范疇和次范疇。
典范模型包括:因果條件、現象、脈絡、中介條件、行動互動策略、結果六個方面。具體如表1。
國家發改委、財政部、國家糧食局三部委聯合發布《糧食收儲供應安全保障工程建設規劃(2015—2020年)》。文件對新建庫和改造庫作了明確要求,并鼓勵有條件的地方建設一定比例的基于物聯網等新技術的高標準儲備倉庫,積極推廣應用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并體現先進、適用、安全、可靠、節約要求的儲糧新技術和新裝備。產品屬于國家科技部“科技型中小企業技術創新基金”產品,特別是公司的“儲糧害蟲智能檢測終端”還被國家糧食局指定為基于北糧南運的國家糧食儲運監管物聯網應用試點工程推薦產品的,公司還可以享受國家稅收減免政策。
主范疇一:政府政策。

表1 鄭州鑫勝電子科技高質量技術創新主范疇一
特殊的國情決定了,該行業屬于國家鼓勵行業,企業的技術創新和國家糧食安全戰略密切相關,國家因此給予了資金支持和稅收支持,使得企業能夠為了振興行業經濟發展而進行技術創新。
主范疇二:行業需要。

表2 鄭州鑫勝電子科技高質量技術創新主范疇二
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糧食市場。目前傳統糧庫的很多問題亟待改進,新型智慧糧庫的建設刻不容緩,國家從糧食安全的角度出發,三令五申要求各地盡快推廣,但是目前該行業的企業較少。國家糧食部門相關領導給予該行業高度的關注和肯定,要求行業內公司一定要把糧食的倉儲事業做強、做大、做精,為國家糧食倉儲做出貢獻。
目前國家建設新型智慧糧庫迫在眉睫,影響著國家的糧食戰略安全,但是行業內企業較少,技術上亟需完善,該公司在行業內享有一定的知名度和聲譽,因此由于行業的這些需要,不斷進行技術創新和研發新產品,已經在技術取得一些突破,填補了國家行業空白,為國家做出了貢獻。但是這些遠遠不夠,行業還有很多技術需要企業去突破,因此行業需要還會是企業未來進行技術創新的重要驅動因素之一。
主范疇三:地方發展需要。

表3 鄭州鑫勝電子科技高質量技術創新主范疇三
河南是中國最大的糧食產地和人口大省,糧食行業的發展當然是當地發展的重點。當地政府也給予了高度的重視,據河南省糧食局預計,“十三五”期間僅河南省智慧糧庫投資總規模將達到6000 億元,長期看來,全國投資規模將超過10 萬億元。以上這些為該公司的業務發展提供了良好的行業環境和較為廣闊的市場空間。公司先后獲得河南省信息產業科技進步一等獎和河南省科技進步三等獎,公司主營產品“XS- CI 糧倉害蟲倉外采集檢測系統”和“XS- CIJ 多功能糧情檢測系統”先后被評為河南省“火炬計劃”產品。
該企業立足河南糧食大省行情,主營的產品和河南糧食大省的行情密切相關,自然受到了當地政府的高度重視,也給予了地方資金支持,促使企業在實踐中不斷研發新項目,目前技術成果豐碩。
主范疇四:市場前景。

表4 鄭州鑫勝電子科技高質量技術創新主范疇四
由于企業的技術創新能力強和產品質量過硬,另外隨著智慧產業的逐步興起和工業互聯網的不斷發展,向信息化和智能化的新興市場靠攏,走以工業智能化為核心的發展道路,會使得企業市場前景有很好的發展前途,目前公司生產銷售的產品已形成“糧情檢測、糧情控制、安全防護”三大類幾十種系列產品,遠銷大半個中國。目前市場份額大,市場發展較好,公司利用技術、服務和銷售的明顯優勢,繼續去開拓市場和占領市場,未來產品在國際上市場需求也大。
主范疇五:社會責任。
當前,在糧食行業轉型發展的關鍵時期,為了國家、河南以及我們企業自身的發展,所有的糧食人,應該在這種關鍵時期,為中國的糧食產業的發展獻計獻策。糧食人需要提升自身科技創新能力,加大對基礎性研發力度,認真貫徹中央有關技術創新和科技興糧戰略等政策,不斷進行技術創新。

表5 鄭州鑫勝電子科技高質量技術創新主范疇五
作為“糧食人”,有著與生俱來的糧食企業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這些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推動著企業不斷進行技術創新。目前行業經濟發展不景氣,該企業行業領先,資金充足,注重技術研發,注重研發投入,促使企業積極參與國家的信息化糧庫以及智慧糧庫建設,確保國家糧食安全。目前企業的產品和技術得到了國家的認可,也得到了國家有關領導的肯定。
主范疇六:企業家和管理層因素。

表6 鄭州鑫勝電子科技高質量技術創新主范疇六
企業的創立和發展是離不開企業家和管理層的主導作用的。公司管理層的技術和工作背景,使得企業將目標定位為創新民族品牌、管理層重視技術和市場,重視技術成果轉化,加上國家對企業的期許以及國家政策為行業提供的良好的環境,致使企業dd2 重視研發、重視技術人才,最終在行業內享有了榮譽。
主范疇七:研發團隊。

表7 鄭州鑫勝電子科技高質量技術創新主范疇七
公司現有職工146 人,技術人員92人;中高級技術人員54 人,技術人員占職工總數的61%,研發人員占職工總數的30%。多年來公司以河南工業大學、國家糧食局科學研究院等高等院校和國家科研機構為重要科研背景,獨立承擔了發改辦、國家科技部科技型中小企業技術創新基金項目等科研工作。產品的質量離不開技術(dd10)、dd9 技術創新是企業發展的根本(dd9),國家鼓勵技術創新,企業也注重國內外技術交流,最終使得企業利用技術優勢占領了市場。
通過對鑫勝電子科技有限公司進行開放性譯碼,以及對其開放性譯碼進行概念化和范疇化的描述,找出了七個主范疇,通過對其之間的關系進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比較,發現了“行業”需要是驅使鑫勝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技術創新的一個重要因素,同時也和其他主范疇之間形成了緊密的關系,形成了一條故事線。
“政府政策”是所有主范疇的核心范疇,即“政府政策”是驅動技術創新的核心要素,這條故事線可以概括如下: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糧食市場,河南是中國最大的糧食產地和人口大省。糧食行業又處在轉型發展的關鍵時期,國家發改委、財政部、國家糧食局三部委聯合發布《糧食收儲供應安全保障工程建設規劃(2015—2020年)》。文件明確要求積極推廣儲糧新技術和新裝備。目前傳統糧庫的很多問題亟待改進,新型智慧糧庫的建設刻不容緩,國家從糧食安全的角度出發,要求行業內公司一定要把糧食的倉儲事業做強、做大、做精,為國家糧食倉儲做出貢獻。在這種關鍵時期和現實條件下,所有的糧食人,為中國的糧食產業的發展獻計獻策,需要提升自身科技創新能力, 認真貫徹中央有關技術創新和科技興糧戰略等政策,不斷進行技術創新。企業進行技術創新離不開企業家和管理層的主導作用的。公司法人代表以及管理層都是行業的技術專家,也在軍隊院校工作過,有著強烈的社會責任感,企業將目標定位為創新民族品牌,重視技術研發,重視引進技術和研發人員,也重視和科研院所進行研發合作,多年來公司與河南工業大學、國家糧食局科學研究院等高等院校和國家科研機構開展了研發合作工作。
本部分通過對鑫勝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的原始資料進行開放性譯碼(貼標簽)、概念化和范疇化,將128 個標貼概括成72 個概念,并進一步濃縮為68 個范疇。通過類聚分析,以及對范疇之間進行對比分析,找到范疇之間的相關關系與因果關系,共挖掘出7 個主范疇,分別是:政府政策、行業需要、地方發展需要、市場前景、社會責任、企業家和管理層因素、研發團隊。在這些主范疇中,找出了“政府政策”是驅動該企業進行技術創新的核心范疇,統領著所有范疇及原始案例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