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麗
吉林省長春市九臺區西營城辦事處畜牧獸醫站,吉林長春 130500
籠養蛋雞疲勞癥主要發生在籠養蛋雞,飼養蛋雞的養殖戶為了利潤和經濟利益盡可能讓蛋雞多產蛋,而不考慮蛋雞身體條件,急于求成。該病在蛋雞產蛋高峰期發病,尤其在夏季,主要是飼料中鈣磷代謝障礙,維生素D和礦物質缺乏,或蛋雞常年在籠中飼養,缺乏運動等因素引起的骨質疏松癥,臨床上以病雞兩腿發軟、不能站立、腿骨變脆、關節變形,容易骨折,破損率高,產軟皮蛋或畸形蛋為主。
1.1 高產蛋雞在蛋殼形成過程中,需要大量的鈣磷,尤其是在產蛋高峰期,若飼料中不能及時攝取鈣磷或鈣磷比例失調,飼料中長期缺乏礦物質和維生素D,是本病發病主要原因。但是鈣過高容易導致雞的甲狀腺機能障礙,而影響鈣磷的吸收。
1.2 蛋雞自從進入蛋雞籠那天起,在狹小的籠內,沒有運動空間,長期站立,運動量嚴重不足,腿部缺乏運動,腿骨變脆,特別容易骨折。雞舍溫度和濕度過高,光照嚴重不足,外界噪聲引起的應激反應,光照不合理容易引起蛋雞性成熟過早或過晚。
1.3 飼養環境差,溫度和濕度過高或過低,舍內有害氣體濃度過高,導致雞群抵抗力下降。
1.4 一些寄生蟲病、藥物中毒也能引起該病的發生。
本病主要發生在高溫夏季,產蛋高峰期,剛開始病雞精神、食欲基本正常,產蛋影響不大,主要表現站立不穩,腿顯軟弱無力,用跗關節和尾部支撐身體,跛行、骨折、伏臥在籠底。重癥的雞,體重逐漸變輕,產蛋率下降,軟殼蛋、畸形蛋變多。急性的病雞突然死亡,而且死亡率越來越高。
胸椎受壓骨折,脊椎和胸部變形,椎肋于胸肋交界處成珠狀,腿骨變薄而脆。病雞產蛋時因為疼痛而困難,有憋蛋的表現,腺胃潰瘍、糜爛,腸道出血,黏膜脫落,肝臟腫大,淤血,肺淤血,有出血點,腹部脂肪有出血點,卵泡和輸卵管出血和水腫。
本病沒有具體治療措施,主要以預防為主。
合理搭配日糧,上籠雞的周齡控制在18周齡左右,不宜過早,在這之前,做好平養,加強運動,增強體質。控制體重,定期稱重。在開產前5周左右,飼料中注意補充鈣磷,礦物質和維生素D,鈣在4%左右,磷在0.5%左右,控制好溫度和濕度,防止噪聲產生的應激性。冬季做好保溫,夏季做好降溫防暑,在水中添加電解多維。在育雛和育成期間密度不宜過大。每天早上先觀察雞群,及時發現病雞,若出現病死雞,找獸醫解剖病雞查其死亡具體原因。
發現病雞立即把其轉移到地面平養,飼料中添加鈣磷,礦物質和維生素D,讓其適量運動,一般情況下1周左右恢復,再放到籠中,對整個雞群添加3%左右的鈣制劑和磷,一直到3周左右,出現腸炎和輸卵管炎的飼料中添加抗生素。
5.1 加強飼養管理,舍內和舍外定期消毒,保持好衛生條件,減少舍內灰塵,保持空氣流通。
5.2 產蛋高峰盡量避開冬季寒冷和夏季高溫,在育雛期做好計劃。
5.3 防止老鼠和野鳥、蛇其它野生動物進入舍內。
5.4 做好免疫計劃,以免繼發引起該病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