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修雅
第九師166團農業發展服務中心,新疆塔城 834612
隨著社會大眾消費水平的持續提高,大眾對食品安全性和質量方面的要求愈來愈高。肉、蛋、奶等農業產品都來自畜牧養殖行業,在規模化、集約化生產的過程中,農產品的質量問題愈發受到關注,相關的食品安全事件頻頻發生。在這一背景下,我國畜牧養殖行業為了提升市場競爭力,有必要加強對綠色畜牧養殖技術的推廣。
綠色畜牧養殖技術要求養殖戶科學控制飼料供應、養殖場所、藥物應用等不同環節,避免在養殖過程中使用人工合成物質。將這一技術引入畜牧養殖行業的目的是為社會大眾提供安全健康的食品。發展這一產業不但能夠增強我國農產品的市場競爭力,而且有助于實現構建生態文明的目標。而要在短時間內實現傳統畜牧養殖業向綠色畜牧養殖業的轉變,就應當加強對養殖戶的宣傳和引導,使他們充分認識到綠色理念對于提升經濟效益的價值,掌握未來畜牧養殖行業的發展趨勢[1]。
對于我國畜牧養殖行業的發展來說,不僅要重視提升產品質量,而且要解決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之間存在的矛盾。然而,長期以來我國畜牧養殖業以粗放經營為主,養殖戶往往憑借過去經驗進行經營,缺少規范化的管理制度,效率低下,生態破壞嚴重。相關管理部門要對農民給予科學的指引,從而形成生態標準畜牧業體系。然而,從實踐來看,不少農民缺少這方面的專業技術,主要依靠傳統經驗從事養殖,如果遇到動物疫病,往往存在盲目用藥的現象,而不分析產生疫病的原因。因而,管理部門應重視本地畜牧養殖技術的推廣,讓綠色理念深入人心,體現在畜牧養殖的日常工作中。比如,政府可以使用社交媒體,向農民推送有關綠色畜牧養殖的信息,使他們逐漸認識到采用新技術的必要性,能夠按照畜禽成長的實際情況對飼養方式加以調整,構建良好的環境治理機制,讓養殖戶能夠獲得較為全面的綠色養殖技術,提升養殖質量[2]。
由于我國畜牧養殖業逐漸走向規模化、集約化發展,畜禽感染不同疾病的風險逐漸上升。在生產過程中,為了防治疫病,在飼料中添加抗生素已經成為一種普遍現象。雖然使用藥物能夠提升畜禽的成活率,但也產生了不少負面影響,導致動物免疫力下降。管理部門要結合本地實際,有效發揮當地原有飼料資源的作用。比如,有的地區擁有較多的秸稈資源,經過處理之后,能夠充分釋放出其中的養分,提升其適口性。綠色飼料沒有添加劑,對環境污染小,可作為主要飼料。采用新型的飼養方式,能夠減少畜禽對添加劑的攝入,而且還提高了從本地獲得原料的比例,從而降低養殖成本[3]。
在我國畜牧養殖行業發展的過程中,環境保護、食品安全等問題早已受到政府和大眾的關注,綠色畜牧養殖逐漸得到了推廣應用。與以往所使用的技術比較,此種技術能夠為人民群眾提供更為安全健康的食品,市場價值高,能夠提升養殖戶的經濟效益。地方畜牧業管理部門要深入基層,使他們明白應用這一技術的優勢和經濟價值,減輕推廣的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