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歆
金寨縣農業農村局,安徽金寨 237300
近年來,隨著國家對環境保護工作的重視和人們的環境保護意識的增強,發展豬生態化的養殖模式,已成為當前探討的重要問題。
原生態放養模式是結合生豬生長特性,如豬喜歡群居、愛拱地、喜歡食用雜草等所采用的一種模式。該模式最大限度的借用了荒山、荒地以及果園等,在養殖時只需要搭建生豬休息的簡易豬舍,搭配精飼料、農副產品以及各類雜草等喂養即可,而生豬的排泄物等則可以直接就地排放,轉變成為果園的養料。
該模式的優勢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一是符合生豬的生長習性,生豬的活動自由,幾乎可以說是完全純天然,因此更有助于增強生豬的免疫力和體質。二是放養期間生豬的活動范圍大,養殖密度比較小,因此可以有效的降低各類傳染病傳播的概率,從源頭上保證生豬的質量。三是純天然、原生態養殖,能夠有效的減少能源、豬舍的建設以及其他基礎設備的投入力度,降低了養殖成本,但是豬肉的品質更加理想,因此豬肉的價值也更高。
當然該養殖模式也存在一定的缺點,即該模式的生產效率比較低,生豬的生長速度緩慢,而且生豬具有喜歡拱地的愛好,會在一定程度上對植被造成不必要的破壞。同時養殖期間,生豬所需要的活動范圍相對比較大,占地面積大,管理困難,防疫難度也因此增加,這些都對該養殖模式的應用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該養殖模式是近幾年來發展起來的新型環保養殖模式,其一般分為全漏縫式和半漏縫式。其實施方法是在建筑豬舍的時候,鋪設一層鑄鐵或者是水泥制作的漏糞地板,然后配套安裝專門的溝渠管道,養殖生豬排出糞便后,糞便可以經過漏糞板流入到地下溝渠之中,不需要專門使用水沖洗豬舍,等到地下溝渠的糞便積累到一定量之后,將糞便引入到大容量的儲糞池中,等待其自然發酵,可以將其中的固液分離進入到沼氣發酵系統,實現廢物利用。
這種模式的優勢一方面是減輕了養殖人員的工作負擔,對于大規模的生豬養殖場來說,為了防止疫病,保證生豬的健康生長,必須要經常性的清理豬舍,工作人員的壓力可想而知,但是該養殖模式應用期間無需使用水沖洗豬舍,既可以減輕工作人員的負擔,同時還能減少豬場污水量的產生。另外一方面,豬群平時基本上沒有與糞便及尿液接觸,豬舍內比較干凈,細菌量大幅度減少,這樣也有利于疾病的控制,可以降低防疫成本。
而該模式也存在有一定的缺點,即養殖成本高,豬場的造價高于普通豬場,不適用于規模小或者是散養的養殖戶,而且糞便中產生的一些有害氣體也會對豬舍的環境造成一定污染。同時,漏糞板也會對豬的蹄部產生一定影響,容易使豬的蹄殼變硬,甚至是龜裂。此外,對于處在哺乳期的母豬來說,其多是趴臥在地上,因此乳頭將會頻繁的和漏糞板接觸,很容易引發乳腺疾病,影響哺乳效果,而仔豬的四肢則容易被漏糞板夾傷,影響仔豬的成活率。因此,在應用該生態養殖模式時,必須要加強對生豬的管理,及時了解生豬的生長動態。
該模式是當前生豬養殖中一種最新的生態養殖模式,其是在漏縫板以及生物發酵墊料零排放等養殖模式基礎之上誕生的。在應用該模式建造豬舍時,全部使用的是漏縫地板,同時豬舍不會直接與地面接觸,而是距離地面2 m 高,地面會鋪上木屑、谷殼等墊料,這種借助自然界的有益菌和人工補充益生菌發酵豬舍的墊料,可以有效的對生豬糞便進行凈化,而且這些墊料的使用時間長達1 ~2 年,廢棄的墊料則可以做農作物的有機肥,構建生態農業體系。
在具體應用中高床模式綜合了多種生態養殖模式的優點,有效的解決了生豬養殖期間會產生的環境問題,降低了養殖成本,而且這種模式下養殖出來的生豬,所受到的污染比較小,肉質佳,生豬質量高。養殖期間所鋪設的墊料也比較容易清理,還能夠有效的促進農業的發展和進步。該模式的養殖缺點主要表現豬舍的建設成本比較高,為了最大限度的發揮豬舍作用,需要對豬舍進行精細化設計,糞便清理所花費的時間雖然大幅度減少,但是在通風、保暖等常規情況監測方面,所需要投入的精力則更多,而且這種養殖模式對于各類藥物的使用有著嚴格的限制,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疫病控制的難度。
總之,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和進步,人們對于豬肉的品質要求不斷提升,生豬養殖必將會回歸到生態養殖模式,而在發展生態養殖模式時,既要結合當地的養殖環境,同時也要考慮養殖利益的獲取,實現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平衡,這樣才能更好的推動我國養殖業的發展壯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