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雅涵
2014年,國務院正式發布《關于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實行新高考改革后,新入學的高中一年級學生不分文理科,可根據自己的興趣、未來大學想學的專業及生涯規劃目標確定高考選考科目。這些改革措施從制度上給了學生更大的選擇空間,也使高中生生涯規劃教育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關注。
高中階段是青少年人生發展中的一個關鍵時期,但目前國內高中少有職業生涯規劃的指導和教育,導致一些高中生缺乏學習熱情和學習動力,更不具備規劃自己職業生涯的決策能力。
因此,在普通高中開展生涯教育有助于學生了解并適應社會發展需求,建立學校學習與未來發展的內在聯系,形成對人生發展的清晰認識,促進自我設計與完善。
一、問卷設計
此次調查的樣本共計200份,分初中組、高中組、家長組和企業組等4組進行問卷設計,隨機選擇4個班級(每班50人)發放問卷。
在調查過程中,考慮到初中組和高中組區別較大,沒有對比性,所以舍棄了初中組的數據。考慮到發放企業組問卷時存在較多不可控的因素,所以也舍棄了企業組的數據。
1.高中組統計分析
當被問到是否考慮未來做什么職業時,58%的高中生表示考慮過,只有9%的高中生表示沒考慮過。調查顯示,大部分高中生非常關心自己未來的職業,只是缺乏專業引導。這也從側面說明,當前國家面向高中生推行生涯規劃課是有必要的。
對于高中生的興趣選擇,83%的家長表示尊重,17%的家長稱必要時會干涉他們的選擇。
66%的高中生表示生涯規劃課程有必要,34%的高中生認為沒必要。對此,我們將進一步調查高中生認為沒必要的原因。
31%的高中生認為學校安排的生涯規劃課不合理,因此,若要發揮生涯規劃課的作用,還需更多地了解學生的需求。
高中生對職業的選擇更傾向于依據專業測評結果,當專業測評結果與個人興趣愛好沖突時,他們很難做出選擇。
27%的高中生了解自主選課,64%的高中生表示比較了解,9%的高中生表示不了解。
17%的高中生了解新高考改革,67%的高中生表示比較了解,16%的高中生表示不了解。
71%的高中生認為“3+3”自主選課合理,29%的高中生認為不合理。
33%的高中生認為生涯規劃課對他們有很大的幫助,59%的高中生認為幫助不大。
60%的高中生表示比較了解未來的職業趨勢。
2.家長組統計分析
58%的家長了解新高考改革,33%的家長表示不了解,2%的家長對本輪新高考改革持中立態度,17%的家長明確表示對新高考改革很反感。
69%的家長認為從小培養孩子的興趣很重要,30%的家長認為不重要。
34%的家長不了解孩子的興趣,77%的家長對孩子是否有明確的興趣愛好表示否定。
64%的家長不清楚自家孩子是否有明確的人生規劃目標,27%的家長知曉自家孩子有規劃目標。
17%的家長表示會支持孩子的目標,16%的家長不支持孩子的目標,并會干涉孩子規劃目標的選擇。
27%的家長曾幫助孩子規劃未來,但對于孩子的目標能否實現表示不確定。
二、實驗結論
調查結果顯示,高中學校開展生涯規劃課程的情況并不樂觀。
1.對生涯規劃課程不夠重視。大部分人對此只有一個模糊的概念, 沒有意識到生涯規劃課程的重要性。
2.生涯規劃課程有待落實。從調查結果中我們可以看到,只有少數學生了解生涯規劃的知識,學校生涯規劃相關課程與講座未能落實到每一位學生身上。
3.缺乏生涯規劃的專、兼職教師。教師對生涯規劃服務意識不強,知識內容和范圍相對局限,難以滿足社會和學生的需求。
4.生涯規劃測評系統良莠不齊,相關產品科學性不強,創新性不足,對學生的指導作用較差。
5.國家購買內容和政策機制、社會力量參與的市場準入機制有待進一步探索。
三、對策建議
1.重視生涯規劃課程的地位
把生涯規劃課納入必修課程,教育部組織教材編寫、出版,規范生涯規劃課程目標計劃及相關內容。教育行政部門積極將生涯規劃教育納入普通高中課程體系,結合當地實際情況,制訂可行的實施方案。
2.合理安排課程
每學期不少于15個課時,可從學校課程教學時間中安排,也可與學校各類活動結合進行落實,制定詳細的課時、課程時間和內容。每學期計1學分,三年共計6學分。納入學業水平考試,定期進行考核。
3.加強統籌管理
教育行政部門定期對學校生涯規劃課程的開展情況進行評估督導,引導學校落實課程計劃,開足課時。學校定期了解學生和家長對生涯規劃課程的反饋意見,及時完善該門課程。
4.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各級教育行政部門指導學校加強生涯規劃課程教師隊伍建設,建立健全指導教師考核激勵機制,將生涯規劃課程探索成果納入基礎教育教學成果評選范圍,激勵相關教師和專職研究人員持續性從事生涯規劃課程研究和實踐探索。
5.做好生涯規劃測評系統的開發和使用
嚴格規范生涯規劃測評系統開發招標,引進高校、科研單位、企事業單位已經成熟的、有指導性的專利成果,將生涯規劃測評系統與互聯網技術融合,建立集技術、信息及應用于一體的學生生涯規劃測評云平臺,全面提升生涯規劃測評系統的服務能力。
6.積極開展生涯規劃教育試點探索
遴選部分普通高中學校作為生涯規劃課程試點學校,將生涯規劃課程試點工作納入當地普通高中教育發展規劃,統一部署。
7.營造良好氛圍
與社區、企業、政府部門、高校、公益組織等機構合作,開展相關的社區服務、社會實踐等活動,為學生搭建生涯體驗和學習實踐平臺。
8.采取多樣化的評價方式
記錄和描述學生在活動過程中的表現,并以此作為評價學生的基礎。科學使用測評工具,將定量評價與定性評價結合,鼓勵學生建立自己的生涯規劃課程學習記錄,學生對課程學習過程的收獲積極總結,對課程學習過程中的變化做出自我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