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霽

強化黨的領導把方向。先后17次主持會議研究黨建工作,切實把準政治方向。主導穩慎推進機構改革,規范設置黨建工作領導小組等11個黨委議事協調機構,建立健全6個行業黨委,跟進優化黨組織體系設置。推動出臺加強和改進機關事業單位黨建工作意見,著力解決二級單位黨建“燈下黑”問題,督導160家“兩新”組織和104家國企子公司完成“黨建入章”。
強化政治引領抓落實。認真落實“第一責任人”責任,帶頭深入長陽、秭歸、五峰等山區邊遠基層支部調研破解難題。持續深化黨組織書記抓基層黨建履責“口袋書”制度,推行責任線、業務線“雙線”考評,倒逼黨建履責見人見事見主體。督促369名縣級干部全覆蓋研判1620個村(社區),直接聯系、包保轉化118個軟弱渙散村(社區)黨組織,縣鄉村三級書記領辦黨建實事1.1萬件。強化縣鄉黨委對基層組織“關鍵人”的政治把關、質量把關責任,換屆后動態調整27人,在全省率先建立村黨組織書記縣級備案管理辦法,全覆蓋“過篩子”審查村級“兩委”干部。分領域落實支部工作指南,強力推進支部標準化規范化建設,全覆蓋培優訓強各領域基層黨組織書記。
強化政治功能抓基層。持續深化“黨員公約”“三亮四美”活動,全面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134家化工企業“關改搬轉治綠”取得歷史性進展,高質量發展穩中有進、進中爭先。鞏固深化脫貧攻堅“四雙行動”(雙建、雙帶、雙包、雙促),探索“黨組織+基地+農戶”扶貧模式,組建產業黨支部200多個,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帶動貧困戶達85%以上,實現4萬人脫貧、16個村出列,所有貧困縣可望摘帽。堅持抓黨建促鄉村振興示范帶建設,整合74項政策資源重點向示范點傾斜,宜都“雙基強化、三治融合”基層治理經驗全省推廣。推動細化城市基層黨建綜合體建設13條措施,組建24個街道“大工委”、160個社區“大黨委”,整合資源引領城市善治,新建改造菜市場50個、新建停車場30個、改造提升老舊小區107個,“卡”住宜昌主城發展長達25年的伍家崗收費站成功東遷。抓實抓細“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推動黨員領導干部領辦民生實事6600多件,整改整治問題1400多個,群眾急難愁盼的2萬多個具體問題得到妥善解決。
強化資源統籌抓保障。選派3000余名精兵強將駐村幫扶、組織2.1萬名機關黨員進社區結友認親,擇優遴選5000多名農村“鄉土人才”“發展顧問”,為基層黨組織引智聚力。投入1.6億元推進192個村(社區)陣地提檔升級,落實3750萬元專項資金扶持75個村集體經濟發展,村(社區)干部待遇年均增長10%以上。整治村(社區)活動場所形式主義掛牌問題,每個村平均清理機構、制度牌16個。研發推廣宜昌“智慧黨建”云平臺,為基層黨組織騰出更多時間精力抓班子、謀發展、優服務。
下一步,將以更高站位扛起黨建責任,以更大力度破解黨建難題,以更實舉措提升黨建質效,持續深化抓黨建促脫貧攻堅、鄉村振興、城市治理,全面打造基層黨建工作“升級版”,為決勝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決勝“十三五”收官提供堅強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