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長城
(北京博亞和訊農牧技術有限公司,北京 100085)
1 月份,美國農業部供需報告中性偏空,上調美國大豆單產和總產,但下調收割面積和期初庫存,令期末庫存維持不變;南美大豆產量預估維持不變,巴西早播大豆開始收割,分析機構預測巴西大豆產量再創新高,阿根廷播種結束,產量有望保持正常水平,南美大豆豐產預期較強,全球大豆市場供應寬松。中美正式簽署第一階段協議,由于2020年進口規模低于預期,且進口細節并未公布,美國大豆價格承壓高位回落,月底美國大豆價格收在925美分/蒲式耳。國內連粕期貨市場震蕩下跌,主力合約2 005跌破2 700元/噸支撐位,月底縮減跌幅,收在2 682元/噸,較12月底下跌90元/噸。
進口大豆集中到港,國內油廠大豆供應充足,開機率先升后降,豆粕現貨供應增加,但終端備貨低于預期,節前逢低補貨為主,油廠豆粕庫存持續攀升,北方供應緊張態勢明顯緩解。由于受馬來西亞棕櫚油減產影響,國內油脂市場延續強勢,油廠挺油拋粕現象明顯,豆粕現貨價格持續下跌,中旬沿海油廠報價跌破2 650元/噸。節前終端養殖產品集中出欄,疊加看淡節后市場,補欄謹慎,飼料企業逢低少量補貨為主,備貨低于預期。1 月份,豆粕現貨均價2 784元/噸,環比下跌4.95%,同比下跌3.6%(圖1)。

圖1 2017-2020年(1月)國內豆粕均價趨勢圖
1月15日上午,中美第一階段經貿協議簽署儀式在美國白宮東廳舉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中美全面經濟對話中方牽頭人劉鶴與美國總統特朗普共同簽署協議文本并致辭。
這份協議在相當程度上解決了雙方關切,實現了互利共贏。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深化貿易領域雙向合作,擴大雙方在農產品、制成品、能源、服務業等領域的貿易規模,以更好地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二是進一步放寬市場準入,包括擴大金融領域雙向開放,為兩國企業提供更多市場機遇。三是持續優化營商環境,雙方承諾加大知識產權保護力度,鼓勵基于自愿和市場條件的技術合作等,以更好地促進公平競爭,激發市場主體的創新與發展活力。同時,雙方將建立雙邊評估和爭端解決安排,及時有效解決經貿分歧。在關稅退坡問題上,美方承諾取消部分對華產品加征關稅,實現加征關稅由升到降的轉變。
在擴大貿易方面,從2020 年1 月1 日至2021 年12 月31日兩年內,中國應確保在2017年基數之上,擴大自美采購和進口制成品、農產品、能源產品和服務不少于2 000億美元。其中,①在制成品方面,在2017 年基數之上,中國2020 日歷年自美國采購和進口規模不少于329 億美元,2021 日歷年自美國采購和進口規模不少于448 億美元。②在農產品方面,在2017年基數之上,中國2020日歷年自美國采購和進口規模不少于125億美元,2021日歷年自美國采購和進口規模不少于195億美元。③在能源產品方面,在2017年基數之上,中國2020日歷年自美國采購和進口規模不少于185億美元,2021日歷年自美國采購和進口規模不少于339 億美元。④在服務方面,在2017 年基數之上,中國2020 日歷年自美國采購和進口規模不少于128 億美元,2021日歷年自美國采購和進口規模不少于251億美元。
對于美豆來說,預計2020 年在365 億美元購買額下對美豆的采購量會在2 000 萬~3 000 萬t 之間,對美豆出口的提振有限。由于中美之間第一批互加的關稅并沒有取消,若無關稅免除,中國對美豆商業進口增量有限,關注后期政策變化。此外,目前中國第一季度大豆買船已經基本完成,4-8 月為南美大豆出口季,美豆出口將面臨較大競爭,中國大量購買美豆可能要到2020年8 月以后。
在確定谷物進口配額政策不放開之后,DDGS 進口放開的可能性大增,由于目前DDGS 仍處于“雙反”政策內,后期需關注中國何時撤銷“雙反”政策,政策放寬后,預計進口美國DDGS 將明顯增加,利空國內豆粕和菜粕市場。
2019年,全球大豆市場供需格局有所改善,大豆期末庫存降至2017 年以前水平,主要得益于美國大豆產量的大幅下降,但南美大豆產量延續豐產,全球大豆供應仍較寬松,豆類市場價格維持低位區間震蕩。
1 月10 日,美國農業部公布的1 月供需報告顯示,全球2019-2020 年度大豆產量預估為33 770.4 萬t,12 月預估33 747.8萬t,上調22.6萬t,期末庫存預估為9 667.2萬t,12月預估9 639.7萬t,上調27.5萬t。全球大豆產量上調,庫存小幅上調,供需格局仍較寬松。
美國單產上調,產量上調,期末庫存持穩,高于預期。美國2019-2020 年度大豆收割面積為7 500 萬英畝,下調60萬英畝,大豆單產47.4蒲式耳/英畝,上調0.5蒲式耳/英畝,大豆產量35.58億蒲式耳,上調0.08億蒲式耳,高于市場預期;大豆出口量為17.75 億蒲式耳,大豆壓榨量為21.05 億蒲式耳,大豆期末庫存為4.75 億蒲式耳,維持穩定。
南美大豆產量持平,巴西庫存上調,阿根廷庫存持穩。巴西2019-2020年度大豆產量1.23億t,出口7 600萬t,國內消費4 624 萬t,下調30 萬t,期末庫存3 117.3 萬t,上調75 萬t。阿根廷2019-2020 年度大豆產量5 300 萬t,出口820萬t,國內消費5 170萬t,庫存2 589萬t。
中國大豆產量持穩,壓榨量小幅上調。中國2019-2020年度大豆產量為1 810萬t,大豆進口預估為8 500萬t,大豆壓榨量8 500萬t,上調50萬t。
1月14日,海關總署公布,中國12月份大豆進口954萬t,較上月827.76萬t增加126.24萬t,增幅15.25%,較去年同期572.33萬t增加381.67萬t,增幅66.69%;1-12月大豆進口8 850.84萬t,較去年同期8 803.56萬t增加47.28萬t,增幅0.5%。12 月中國大豆進口均價為407.5 美元/噸,環比上漲2.1%,同比下跌8.47%;2019年1-12月累計進口均價399.2美元/噸,同比下跌7.7%(圖2)。

圖2 2016-2019年中國月度大豆進口量及單價
1 月上旬油廠開機率創下兩年新高,連續3 周大豆壓榨量達到200萬t左右,中旬后由于春節假期影響,油廠陸續停機,開機率大幅下降。大豆壓榨總量為695萬t,環比減5.7%,同比減13.2%。節前終端養殖產品集中出欄,疊加中美達成貿易協議,市場看淡節后市場,終端市場逢低滾動補充現貨,對遠期基差合同采購謹慎,油廠未執行合同小幅下降。截至1月底,國內沿海地區油廠豆粕庫存在60萬t,未執行合同在290萬t(圖3)。

圖3 2017-2020年(1月)國內油廠豆粕庫存和未執行合同趨勢圖
1 月份,國內生豬出欄延續增加,但規模豬場的產能恢復更快,已經連續4個月增長。毛雞待出欄量依然偏高,雞價繼續下跌,肉雞養殖仍處深度虧損。在產蛋雞存欄延續攀升,終端看跌節后市場,養殖戶老雞淘汰增加,補欄謹慎。水產養殖處于淡季,水產飼料需求延續下降,反芻料延續小幅下降。根據博亞和訊數據測算,預計2020年1月國內豆粕飼用消費總量環比減13.4%,同比減15.3%(圖4)。

圖4 2017-2020年(1月)中國豆粕飼料消費量
1 月份,國內豆粕與菜粕現貨價差為462 元/噸,環比縮窄25.4%,同比縮窄18.5%;豆粕與棉粕現貨價差為260元/噸,環比縮窄23.3%,同比縮窄57.6%。豆粕與菜粕價差持續縮窄,豆粕使用優勢明顯,豆粕添加比例保持高位。
預計中國對美國農產品采購增加,關注政策走向,南美豐產預期較強,關注假期天氣變化,預計美豆價格維持在880~980美分/蒲式耳。國內進口大豆供應充足,節后油廠陸續恢復開機,豆粕現貨供應寬松,終端需求止降回升,油廠順價出貨,預計豆粕現貨價格維持在2 650~2 850元/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