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100米×100米(1公頃)為單元,全國耕地土壤狀況通過數字化呈現,一目了然。中國農科院4月6日宣布,由該院農業資源與農業區劃研究所牽頭完成的覆蓋全域的中國“高精度數字土壤”數據庫,歷時21年建成。據悉,這是我國迄今最完整和精細的土壤資源與質量科學記載。
項目第一完成人、中國農科院資劃所研究員張維理介紹,所謂數字土壤,就是數字化的土壤,它是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方法,模擬、重現土壤類型、土壤養分等土壤性狀的空間分布特征。
張維理表示,未來將高精度數字土壤加載到耕地機械、施肥機械和灌溉機械芯片中,可實現精確施肥、耕作與灌溉。利用土壤時空大數據,還可以對重點農區和流域實現分區、分類、量化管理,能在減少農用化學品投入的同時,增加作物產量,提高農民收入,在保證我國糧食安全、環境安全的同時,讓百姓餐桌上的食品更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