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淼葭
鋰電產業園效果圖
鋰電產業園入駐企業——天齊鋰業
2019年9月9日,遂寧市召開《關于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發布會。如何加快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作為四川省唯一的丘區經濟發展示范縣的射洪市目標明確,就是要打響“中國鋰都”城市名片。
而在2019年8月底,經四川省經信廳評審,射洪鋰電產業園納入全省首批“5+1”產業重點特色園區,獲得1400萬元省財政資金支持。作為西南地區首個鋰電產業園,射洪鋰電產業園主導鋰電新材料產業,目前已入駐天齊鋰業、盛屯礦業等鋰電新材料公司。園區全部建成后,預計將聚集50戶鋰電新材料企業入駐,實現年營業收入700億元、利潤40億元,將形成產業規模較大、配套完善、特色明顯、競爭力強的鋰電新能源新材料產業集群。
大力建設“中國鋰都”,射洪還有更多底氣和信心。目前,射洪鋰電產業已形成高度融合之勢,上、中、下游及配套產業基本形成,射洪已成為西部地區鋰電產業鏈最完善的集中區。截至2019年6月,射洪已擁有天齊鋰業、四川新鋰想、綠然集團等鋰電企業26戶。
上游資源優勢聚集。射洪與阿壩州、甘孜州、青海格爾木市建有鋰資源戰略性合作關系。助力天齊鋰業斥資298億元成功收購澳大利亞泰利森鋰輝礦和智利SQM公司股權,進一步掌控全球鋰輝礦石資源和鋰鹽湖礦資源。盛屯集團握有川內最具開采條件的鋰輝礦場,并與華友鈷業和金川科技建有鋰資源OEM合作關系。未來三年內,射洪每年將使用全球鋰輝精礦粉超過100萬噸,可持續掌控資源優勢超過20年,射洪已成為礦產資源界的“無中生有”地。
新鋰想開工儀式現場
中游產業規模龐大。瞄準鋰電池正負極材料、電解液、隔膜構成等中游產業,先后引進四川路橋年產5萬噸磷酸鐵鋰正極材料、四川弗羅蒂年產10萬噸鋰電池負極材料、朗晟新能源年產5萬噸鋰電池三元正極材料等產業中游項目。
下游產業布局齊備。射洪已有綠鑫電源科技年產100億Wh的電芯產業、年產10萬臺套的Pack產業和普利科技BMS新能源電池控制系統等下游產業項目。綠然集團收購四川客車廠建設年產5萬臺純電動客車,取得3個乘用車目錄27個車型,與江蘇天洋汽車公司建立合作關系,鋰電池應用渠道進一步拓寬。
目前,射洪已成為西部地區鋰電產業鏈完善的集中區,設計產能規模達970億元,鋰電產業作為射洪產業發展的“一號工程”強力推進。
為了發展好鋰電產業,射洪著重強化金融支持,化解融資難問題。為此,射洪專門設立了20億元鋰電產業發展基金,支持鋰電園區建設、鋰電企業發展等。依據投資強度等條件,對投資3000萬元以上的鋰電項目,按規模給予最高100萬元獎勵。設立2600萬元技改項目補貼基金,對獲得國家重大研究課題、重要發明專利的鋰電項目給予10萬—100萬元獎勵。引導金融機構向鋰電產業企業優先提供信貸支持,優先支持鋰電產業企業發行企業債、公司債、中小企業私募債等。
另外,強化要素支持,解決成本高問題。射洪出臺了鋰產業發展投資“一企一策”優惠政策,降低企業創業成本和風險。對投資強度大、市場前景好的鋰電項目,建立分期繳納土地出讓價款機制,對宗地容積率超過1.3的企業給予財政補貼。優先為鋰電企業申請“直購電”和綠色高載能電力扶持政策,支持鋰電產業園內企業“打捆”參與電力市場交易、企業天然氣改“轉供”為“直供”,享受天然氣主產區“應供盡供”政策,保障企業穩定生產。
盛屯礦業開工儀式
強化人才支持,破解發展慢問題。根據企業人才需求,聯合高等院校、研發合作基地、專業培訓機構等共同實施人才定向委培和企業職工提升培訓,重點引進和培育鋰電行業發展急需的研發型人才、技術管理人才和復合型人才。有效破解企業發展中存在的技術過時落后問題,用扶持人才的方法來實現發展中的新舊動能轉換。
鋰電產業園入駐企業——綠然集團
“我們深刻認識到,只有在區域乃至全國大市場中找準優勢、深挖鏈條、打造集群,真正讓特色產業站上‘C位,才能支撐縣域經濟跨越發展。”射洪市委書記蔣喻新表示,通過周密細致的調研分析,射洪決定把建設“中國鋰都”核心區作為發展的主攻方向,奮力打造特色優勢產業集聚區。
由此,政府主導改制升級。2007年鋰鹽廠股份制改造為天齊鋰業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成功在深交所上市,已成為全球規模最大的礦石提鋰企業,生產裝備和產能居亞洲之首,實現龍頭企業“化蛹成蝶”的華麗蛻變。
射洪堅持以專項產業發展規劃引領鋰產業集聚發展。2013年,射洪圍繞中央和省市培育優勢產業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政策導向,充分研判分析,圍繞打造“一基地一中心一集群”(即高端電池級鋰材料基地、動力電池生產中心、終端應用產業集群),編制出臺《射洪鋰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明晰射洪鋰產業發展定位、實施路徑和預期目標。
高起點規劃承接平臺。加快建設全省鋰材料及其應用產業集群集聚發展示范區——射洪鋰電產業園,構建射洪“一區三園”鋰產業發展總體格局,重點布局基礎鋰材料、鋰電池、鋰化合物和鋰電池材料、鋰電池組件、新能源汽車等產業項目。園區擁有鋰電產業發展的充足環境容量,被國內權威鋰電行業咨詢機構——高工產業研究院評為2017年最佳投資環境鋰電產業集群、2018年優秀鋰電池產業園區。
高標準創立科研平臺。引導校企“聯姻”,建立以天齊鋰業為龍頭的“產、學、研、用、投”跨行業技術創新平臺,與省有色冶金研究院合作成立“鋰資源綜合開發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建成“鄭綿平院士工作站”、鋰資源與鋰材料四川省重點實驗室、四川省鋰電基礎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高水平研發機構。川榮新材料與澳大利亞能源公司建立石墨烯應用產業研究院。四川路橋與中南大學建立鋰電新能源研究院。截至2019年6月,射洪鋰電企業已擁有國家授權專利218項、發明專利82項,牽頭起草和制定國家和行業標準30項。“硫酸鋰溶液生產低鎂電池級碳酸鋰的方法”榮獲國家專利金獎。
高質量打造服務平臺。積極打造公共交流平臺、信息共享平臺、金融支持平臺、物流服務平臺和創新服務平臺,為入駐鋰電企業提供政務、法務、產品研發、物流等全方位支持。開通鋰電及新材料產業重大項目和關鍵配套項目的立項審批“綠色通道”,限時回應企業訴求。組織住建、自然資源、水利等部門聯合開展“多評合一”“多圖聯審”“并聯評價”,企業評估評審時限縮短50%以上。
“要舉全市之力、盡一切努力,推動鋰電產業做大做強做優。”蔣喻新表示,鋰電產業既是射洪當前最具競爭力的優勢產業,也是未來一段時期內射洪產業發展的主攻方向,射洪將加快推進“中國鋰都”核心區建設,力爭到2020年底,射洪鋰電產業產值突破200億元,到2025年突破500億元,讓鋰電成為射洪最靚麗的名片。
(射洪市委宣傳部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