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天航 周淼葭
戰“疫”打響后,西南醫科大學第三附屬醫院醫護人員以“去留肝膽兩昆侖”“不破樓蘭終不還”的大無畏精神,聞召而動,勇往直前。抗疫至今,全校已有三批次、69名醫護人員戰斗在武漢疫情防控戰場;兩批次、7名醫護人員與甘孜州人民共同抗疫。這些醫護人員中,既有20多年黨齡的老黨員,又有50多歲的黨外人士,還有90后的共青團員;既有技術精湛的中青年骨干,又有巾幗不讓須眉的女同胞。
他們,心中有大義。西南醫科大學附屬醫院90后護師邱少平說:“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因為自己是一名黨員,覺得這個時候應該挺身而出了。”
他們,心中有傳承。汶川地震時,西南醫科大學附屬中醫醫院袁茂思護師還在讀高中。抗震英雄們一個個感人的故事讓她熱淚盈眶。今天,她像當年的抗震英雄們一樣,擔負起一個醫護人員的使命,奮戰在武漢戰疫一線。
他們,為醫則剛。在這場抗擊疫情的戰役中,他們以小身軀扛起大使命,用平凡刻畫不凡。在武漢醫院,他們穿著防護服,堅持不吃不喝不上廁所值班4小時。每次換班時,手腕上、臉上、額頭上,都是穿戴防護服留下的深深壓痕。西南醫科大學附屬中醫醫院魏光蓉主管護師說:“我平時很愛哭。但是這次出征,自己一滴眼淚也沒掉。”
2月13日,西南醫科大學附屬醫院援助湖北第三批醫療隊緊急出征
他們,為醫而軟。他們會因病人間支援水果的小舉動而感動,會因病人的一句“謝謝”而備受鼓舞。西南醫科大學附屬醫院醫療隊隊長李多剛結束為期一年對口支援涼山州“傳幫帶”醫療隊工作后,又出現在了第一批援助湖北醫療隊的名單上,這個七尺男兒會在患者治愈出院時,哽咽地說道“值了!”
……
這樣感人的事例還有很多很多。如果把疫情防控戰場當作初心“考場”,西南醫大人無疑交出了一份令人滿意的答卷。
在瀘州,西南醫科大學主動投入地方疫情防控工作,展現著醫大人的責任與擔當。
瀘州市成立疫情防控指揮部,學校黨委書記廖斌擔任指揮部副指揮長及醫療組組長,參與瀘州市疫情防控決策部署和醫療救治相關工作。并以西南醫科大學附屬醫院感染科專家為主要力量,建成了瀘州市傳染病醫院,集中收治瀘州市確診病人,目前已有10名患者治愈出院。同時,學校還成立了專家組,幫助指導周邊醫院開展疫情防控工作;學校公共衛生學院還選派12名專家配合瀘州市疾控中心參與實驗室檢測、數據處理及健康教育等工作。作為省級、市級醫療救治定點醫院,西南醫科大學附屬醫院、西南醫科大學附屬中醫醫院全體人員放棄春節休假,堅守崗位、任勞任怨,全力做好各項防控和救治工作。
在校內,學校始終把維護師生生命健康和社會穩定放在第一位,筑牢抗擊疫情的堅固防線。
西南醫科大學黨委書記廖斌(前排中)調研新冠肺炎防治情況
西南醫科大學附屬中醫醫院第一批赴武漢醫療救援隊
一方面,迅速啟動和制定了相關工作預案,第一時間成立了學校新冠肺炎防控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各單位、各部門嚴格落實防控措施,切實保護師生、員工生命安全,堅決遏制疫情蔓延。同時,科學部署管控措施,嚴格執行師生健康日報告和零報告制度,嚴格食堂用餐管理和樓宇寢室管理;嚴格校園安全保衛,堅持24小時值班制度和車輛門禁管理,加強校園全天候巡邏巡查;定期定時對兩校區公共場所、圖書館、辦公樓、教學樓、食堂、學生寢室等消毒消殺;全面做好醫用外科口罩、紅外線體溫計、消毒液等物資儲備。
另一方面,加強宣傳引導,通過網站、微博、微信、展板、櫥窗等平臺,宣傳疫情知識、工作動態、典型人物。同時,對24名湖北籍本科生和14名湖北籍研究生進行了全覆蓋、一對一的電話聯系,送去學校的關心與問候。并從黨費中劃撥專項資金100萬元,用于慰問抗疫一線的醫務工作者和基層黨員、干部,支持兩所附屬醫院購買防控物資等;將省總工會、省教科文衛工會下撥的慰問金20萬元劃撥兩所附屬醫院工會,用于慰問戰斗在一線的醫護人員。
在此基礎上,及時制定下發《2020年春季開學前后疫情防控工作預案》,按照“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要求,學校教務處、教師發展中心、現技中心等相關部門和各院系教師加班加點、克服困難,大力推進線上教學課程、電子教材建設、線上教學培訓、網絡教學備課、教學平臺調試等相關工作,最大限度地減少疫情對同學們學習的影響,確保教學質量效果。目前,全校醫教研管工作與疫情防控“兩手抓兩不誤”。
疫情阻擊戰終將勝利,歷史也將銘記西南醫科大學為堅決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做出的貢獻。
(西南醫科大學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