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濤
疫情發生后,針對春耕備耕出現的新情況、新變化,巴中農商銀行早謀劃、早部署、早動員,結合“走千訪萬”“百行進萬企”等活動,積極主動深入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農業專合社、家庭農場、種植大戶開展春耕備耕調研,逐戶了解春耕物資儲備、資金需求、金融服務等情況。在此基礎上,形成春耕備耕專題調查報告,為支持春耕備耕爭取了主動。
同時,緊緊圍繞農產品生產、加工、流通、銷售全鏈條,以及春耕備耕期間種子、肥料、農藥、農膜等農資儲備的資金需求,建立重點信貸支持客戶名單,制定信貸支持工作方案,推出3款春耕生產專項信貸產品,單列春耕備耕信貸計劃3億元,重點支持米面糧油、蔬菜、水果以及茶葉、核桃、道地藥材等本地特色農業,有針對性地做好農業春耕備耕金融服務,確保疫情防控和春耕備耕工作“兩手抓,兩不誤”。
巴中農商銀行立足于長期扎根農村的傳統優勢,加強整村授信、網格化營銷力量,持續推進客戶經理進村入戶工作,通過加大對“扶貧小額貸款”“農業產業貸款”“農戶小額貸款”的宣傳力度,做大做強傳統信貸產品靈活、高效、便捷的優勢,拓寬產品覆蓋面,并結合轄內實際需要和農業生產發展以及農副產品的特點,積極創新“三農”新主體和新業態金融服務,推出特色明顯、針對性強、優勢突出的信貸產品,充分滿足春耕備耕各類主體的信貸需求。
開春以來,該行已累計投放春耕備耕貸款金額19716萬元,有力支持了天果農業科技公司、軍華種植專業合作社等980戶涉農企業、種植大戶開展春耕備耕生產;其中,支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287戶、金額7764萬元。
同時,為減少疫情防控期間農戶和企業往返網點辦理業務的頻率,該行大力推廣“蜀信e”電子銀行、微信銀行、“蜀信e·惠生活”等互聯網“三農”金融服務,讓“三農”客戶通過線上辦理貸款申請、還款續貸、支付結算、農產品銷售等業務,并運用CRM客戶關系管理系統開展預約金融服務和上門服務,有效降低疫情對“三農”客戶備種、備藥、備肥等工作的影響。據統計,該行通過電子渠道或非接觸式辦理春耕備耕貸款35筆、金額725萬元。
此外,該行發揮點多面廣的優勢,結合信用戶、信用村、信用鄉(鎮)創建和評定工作,加強農戶信用檔案建設,積極開展春耕生產農戶信貸需求貸前調查,廣泛收集農戶貸款申請資料,針對春耕生產發放農戶小額貸款619筆、金額2309萬元,助力廣大農戶進行新一輪的春耕種植。
巴中農商銀行支持建設的農業產業化發展基地
巴中農商銀行不斷優化業務流程,設置春耕備耕貸款專營窗口,建立貸款審查審批綠色通道,積極為涉農客戶提供專業化、特色化、一站式服務。在安排信貸計劃方面,優先向涉農企業及種養大戶傾斜,對春耕備耕的流動資金貸款,一律優先受理,并安排專人加快辦理,切實提高春耕備耕貸款審批發放進度和辦結效率,確保隨到隨審、即到即辦、限時辦結。
巴中市某農業科技有限公司主要從事魔芋種植、加工、銷售,建有標準化魔芋生產線2條,魔芋示范園基地4個,經營模式為“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實現了魔芋“產銷一體化”。魔芋播種期一般為三四月份,春耕生產播種在即,該企業急需流動資金,但受疫情影響,企業自有資金不足,于2月24日向巴中農商銀行申請貸款200萬元,用于購買魔芋種子。該行涉貸營銷團隊第一時間深入企業進行調查,次日即完成貸款審批,最大限度為借款人節約了時間,幫助其盡快恢復種植。
同時,該行制定“利率優惠、手續從簡、額度放寬、貸款優先”等優惠政策,對受疫情影響暫時受困的農資、農產品生產加工流通企業以及農戶,不抽貸、不斷貸、不壓貸,積極運用降低貸款利率、調整結息方式、延長還款期限、無還本續貸、優化征信服務等差異化政策,幫助加快復工復產,努力克服疫情影響。通過支持各類扶貧龍頭企業、扶貧帶動主體盡快復工,幫助貧困戶和貧困勞動力有序返崗,盡快開展生產。據統計,該行通過采取上述措施,共為77家涉農企業辦理展期、續貸2761萬元,調整還款計劃2035萬元;為14家涉農企業下調貸款利率,貸款平均利率6.12%。
該行還與轄內35家農業龍頭企業簽訂資金兌付代理協議,充分發揮自身匯路暢通的優勢,提高企業現金調撥、緊急取現、資金劃轉、賬務處理效率,讓企業及早備足資金,購置農機具、化肥、薄膜等春耕生產用品,確保不誤農時、不誤農需。自疫情發生以來,該行先后為轄內涉農企業辦理資金匯劃及結算業務89筆、金額4.4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