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 龍
(長春黃金設計院有限公司,吉林 長春 130000)
金礦對于人類而言一直是尤為真貴的自然資源,其年采礦量能夠極大限度的影響社會經濟發展的進程。金礦山體一般地理環境較為復雜,具有礦體厚度不均勻的特點。面對惡劣的金礦采礦條件,先進的采礦技術及方法是保障采礦效率的有效途徑[1]。因此,本文提出金礦井下采礦技術及方法的選擇。從金礦井下采礦技術以及方法兩個角度出發,希望能夠從根本上提高金礦資源的開采率。

圖1 金礦深井采礦卸壓機示意圖
金礦井下采礦技術必須要根據金礦具體地質環境進行選擇,從而確定金礦井下采礦效率最高技術。本文根據金礦井下采礦的技術準則,提出三種金礦井下采礦技術[2]。第一種金礦井下采礦技術為金礦深井采礦技術,主要針對于井下深部金礦資源采礦進行,也是目前金礦井下采礦實際應用最為廣泛的采礦技術。金礦深井采礦技術在實際操作中,最重要的部分在于卸壓機的合理運用,卸壓機具體示意圖,如圖1所示。
通過圖1可知,在金礦深井采礦深度不斷加大的情況下,金礦床巖層承受壓力也隨之增大。其工作原理為,卸壓開采金礦場內應力分布規律,首采層開采后頂板存在環形裂縫區、頂底板被卸壓煤層膨脹變形區的裂縫場分布及演化;井下有害氣體富集區分布及運行規律,在百余個工作面的現場工業性試驗中,研究成功首采層之后,大量解吸有害氣體在抽采負壓作用下,沿卸壓張裂隙向流動的卸壓開采抽采有害氣體壓力原理。
第二種金礦井下采礦技術指的是緩傾斜金礦采礦技術,主要運用于地質情況極為復雜的金礦床。通過對金礦礦層的傾斜角度,全面了解金礦礦體結構特征。在正式開展采礦工作前,對金礦礦體進行科學分段,分別為:礦段以及盤區兩個部分。結合礦段以及盤區的具體情況,并結合常規的井下填充技術,促使金礦采礦工作更加安全、可靠。
第三種金礦井下采礦技術是金礦無廢采礦技術,這項技術是金礦井下采礦技術的最新研究成果。利用金礦無廢采礦技術,在保證金礦采礦效率的同時,盡可能的降低成本。從根本上提高金礦資源采礦廢料的利用率,解決金礦井下采礦過程中最為頭疼的環境污染問題。不但可以滿足對于金礦井下采礦的技術要求,還能有效降低由于金礦井下采礦造成安全事故的發生幾率[3]。綜上所述,通過以上提出的三種金礦井下采礦技術,在確保井下礦產資源開采效率的同時,減少井下礦產資源開采安全事故的發生幾率。
空場法是指回采以后采場暴露不作處理;充填法是指回采結束后,利用廢石或者尾砂等充填采場;崩落法是指回采結束后,利用崩落的圍巖填充采場。
本文針對以上提出的三種金礦井下采礦技術,選擇適用的金礦井下采礦方法,分別為:空場采礦法、充填采礦法以及崩落采礦法。空場采礦法包括:全面采礦法、房柱采礦法、留礦采礦法、分段礦房法和階段礦房法。本文所采用的方法為全面采礦法、留礦采礦法以及留礦全面法三種。全面采礦法必須依靠留有礦柱等支撐物,主要針對積薄礦體,其最大特點為分采分運。但該方法的不足之處在于主要憑借人為勞動力,采礦效率不高。留礦采礦法在全面采礦法的基礎上,對金礦回采工藝等方面進行了相應的改善,有效減少金礦采礦不必要的損失。留礦采礦法的不足之處在于安全性低,主要應用于二次回采過程中。留礦全面采礦法不同于其他兩種方法,可有效降低金礦井下采礦損失,無論是在采礦效率還是安全性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填充采礦法包括:房柱采礦法、分段空場采礦法、暴力運搬空場采礦法、水平分層充填采礦法以及分段崩落采礦法等。通過填充采礦法在金礦采空區進行有效填充,可以直接應用在金礦深井采礦過程中產生的廢石進行回填。崩落采礦法主要是對金礦礦體進行分層,重點采礦礦段位置的金礦資源,可以利用側向崩礦法或者無二次破碎法實施采礦工作。根據落礦的不同,開采過程可從高部依次向底部進行,亦可以從底部依次向高部進行。
由于針對金礦井下采礦的礦產行業發展進程不斷加快,金礦井下采礦技術及方法的選擇已經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
本文通過研究金礦井下采礦技術及方法的選擇兩方面,為金礦井下采礦工作提供可靠資料和科學依據。為指導金礦井下采礦進行最安全的工作具有非常重大的意義,同時能夠切實為實際金礦井下采礦工作中帶來一定的幫助,推動金礦井下采礦工作的進一步發展。但本文不足之處在于,沒有對金礦井下采礦技術的發展趨勢進行深入研究。相信這一點,也可以作為金礦井下采礦技術日后重點研究的內容,為金礦井下采礦技術領域的進一步完善與創新工作提供理論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