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 超
(國家能源集團陜西富平熱電有限公司,陜西 渭南 711700)
本文選用上海電氣集團生產的SG-1131/25.73-M4422鍋爐,為超臨界參數變壓運行螺旋管圈直流爐,單爐膛、平衡通風、尾部雙煙道擋板調溫、π型緊身遮擋封閉、固態排渣、全鋼架懸吊結構。每臺爐配5臺中速磨煤機。燃燒設計煤種時4臺運行1臺備用。一臺鍋爐共配有5磨煤機、兩臺密封風機,密封風機對磨煤機傳動盤、拉桿、旋轉分離器和磨輥等處進行密封。[1]
從表1和表2兩組數據說明,高位燃盡風(AGP)擺角對屏過吸熱量影響較大,燃燒器擺角對屏過吸熱量影響較小。在主汽溫度較低時,可通過AGP擺角向上擺動來提高屏過的吸熱量從而提高主汽溫度[2]。
從表3、表4兩組試驗數據說明,在控制垂直水冷壁懸吊管壁溫時,開大上層磨的輔助風對火焰中心影響較大,有利于控制水冷壁超溫。

表1 燃燒器擺角對屏過吸熱量的試驗結果

表2 燃燒器擺角對屏過吸熱量的試驗結果
對空氣預熱器入口氧量表進行了校驗,氧量校驗結果見表5,不同的三個工況下A側氧量表盤讀數比實測值平均偏低0.12個百分點,B側氧量平均偏低0.25個百分點,總體偏差不大。

表3 二次風對水冷壁壁溫及汽溫的試驗結果

表4 二次風對水冷壁壁溫及汽溫的試驗結果

表5 氧量校驗結果
在三個不同工況下對空氣預熱器出口排煙溫度進行了標定,排煙溫度標定結果見表6。

表6 排煙溫度標定實驗結果
一次風速過高,會推遲著火,引起燃燒不穩定,甚至滅火。一次風率越大,為達到煤粉氣流著火所需熱量越大,達到著火所需時間越長[3]。同時,煤粉濃度也隨著一次風率的增大而降低,這對低揮發分或者難燃煤種是非常不利的。一次風率過小,煤燃燒初期可能氧量不足,揮發分析出時不能完全燃燒,也會影響著火速度。
本文研究的旋轉分離器為動靜組合式的,從研磨區送來的氣粉混合物進入分離器,首先通過靜止百葉窗,產生一定的切向速度,大的顆粒由于質量較大,直接回到回粉錐返回研磨區,其余煤粉氣流在曳引力帶動下進入轉子部分,通過調節轉子的轉速,使合格煤粉顆粒的離心力和氣流的曳引力平衡,而不合格的顆粒在離心力的作用下返回研磨區重磨。
煤粉細度的調整主要是通過調節折向門開度和改變分離器轉速來完成[2]。如果經過調節,煤粉仍太細,則就需要減少磨輥彈簧的壓力;反之,煤粉仍很粗,則就需要加大磨輥彈簧壓力,以增加磨輥對煤層的碾磨緊力[3]。
在鍋爐負壓作用下,通過鋼帶輸渣機箱體外側風門進入一定量的冷空氣,使熱爐渣在輸送鋼帶上逐漸被冷空氣冷卻,爐膛漏風率在一定程度上明顯增大,所以在不同負荷下,對干式排渣機兩側風門進行調整后,實測鍋爐氧量平均降低0.21%,漏風量較風門調整前降低了55378.26Nm3/h,降幅較大。而主蒸汽減溫水量降低2.8t/h,一級減溫器入口溫度平均降低3.63℃,鍋爐排煙溫度平均降低0.84℃,引風機電流平均下降0.86A,電耗平均降低了8.01kW。試驗結果表明,在對干式排渣機各進風門開度調整后,在額定負荷下,干排渣漏風率降低了6.48%。
影響燃燒調整的因素較多,本文通過此次試驗研究對比鍋爐主蒸汽溫度同比升高13.33℃,再熱蒸汽溫度同比升高12.2℃,排煙溫度同比降低15.36℃,再熱蒸汽減溫水流量同比降低0.24t/h.鍋爐排煙熱損失由5.879%下降到5.614%,固體未完全燃燒熱損失由0.532%下降到0.201%,鍋爐熱效率也由92.380%上升到94.870%,提高了鍋爐燃燒的經濟性。在耗電方面,通過對比燃燒調整前后試驗發現:調整前引風機平均電流為334.27A,而調整后電流為326.06A,每小時節電146.56°。該機組按照全年滿負荷運行7000h計算可得:146.56kwh×7000h×0.24元=24.62萬元,通過鍋爐燃燒調整后該機組每年可為電廠節省24.62萬元,本次優化調整實驗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值得推廣。